解放前
老城廓這個地名又叫錢公塘。因有一石姓大戶在那裡修建了私家花園,其地名又叫石家花園,這三個老地名出現在民國十五年。民國三十年又改叫光復路、世傑花園。因為周西成主黔後購買了石家花園,周西成又名周世傑,改建後就叫世傑花園。這個地名一直沿用到貴陽解放。光復路是為紀念辛亥革命時,貴州的以同盟會員為骨幹的“貴州自治學社”,於宣統三年(1911年)十一月三日夜組織發動新軍及陸軍國小學生起義(當時叫“反正”),推翻了滿清朝廷在貴州的統治,成立了“大漢貴州軍政府”,當時叫“光復”。抗日戰爭期間,為便於疏散“跑警報”,將世傑花園近處的城牆拆開了一個缺口,這個缺口取名“三民門”,實際是有口無門。周西成雖在貴陽成立了電氣局,貴陽開始有了電燈,但這一帶晚上仍舊是黑燈瞎火的。到了民國二十一年王家烈主黔時期,將普定街、正陽街改建成黔靈西路,出威清門與環城路相接,又將三民西路世傑花園段擴修通紫林庵與環城路匯合,促進了這一地塊的熱鬧。到了抗日戰爭期間,貴陽是大後方。來貴陽的人多了,這兒的商店也逐漸多了起來,開飲食店的,特別是開小飯店的,因賣“冒兒頭”飯菜既多又便宜,很討下力人的喜歡,生意很好。還有鹽米店、雜貨店等。到後來因這裡是貴陽西出口的通道,進出城的汽車多了,人力車輪改用氣胎的也多了起來,加上貴陽市內從大南門經大十字到銅像台打轉的“馬車的士”也出現了,這裡又出現了很多補胎行,慢慢地成了商業街。值得提到的是紅軍長征過貴州時,蔣介石派他的嫡系將領薛岳率中央軍來黔追堵紅軍。薛岳駐貴陽,令其“新生活俱樂部”在世傑花園附近修了一個公眾浴室。此前貴陽沒有公眾浴室的文字記載,這家浴室也算是“貴陽第一浴室”,取名“新生活澡堂”。提到“新生活”,舊時在貴陽還流行這樣一個諷刺笑話。“新生活運動”是當時蔣介石提倡的。其中有一個內容是“行人靠左走”。諷刺笑話說,某貴州當權者對“行人靠左走”是指來與往的行人各自走道路左邊不懂,對下屬說:“行人都靠左走,那右邊不是空起了嗎?”
解放後
貴陽解放後,為改善交通,發展經濟,市政府在財政困難又百廢待興中,先修建了幾條主幹道,延安中路是其中最靚麗的一條。值得回憶的是當時延安中路上有兩幢翹檐碧瓦,外觀典雅、美觀的建築——— 延安國小(後拆除,建了雲岩區少年宮)及貴州日報社。這兩幢建築雖無延安西路上的貴陽客車總站那樣懨宏壯觀,但也為延安路增添了看點。還有省糧食局、省勞動局、省林業廳、商業廳、農業廳、省供銷社、團省委、省婦聯、省青年聯合會等省級機關駐此,市民中有人就戲說延安中路是“衙門大街”。改革開放後,這裡變成了現代氣息最濃、商機盈聚的商業大街。也是貴陽對外開放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