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閩南菜姑本福姑、普會姑二人合資創建,專供出家菜姑修持管理的道場。1957年,廈門市廣播電台擴建(今屬廈門賓館),延壽寺一帶被徵用,先遷後路頭“相公宮”,因廟宇狹隘陳舊,不久被颱風損毀。乃由地方政府復撥遷到本部巷10號。今寺宇為“二層水泥樓房,曲尺形,塗飾白灰,樓前為窄長庭院。一層是延壽堂,供奉藥師佛及觀世音菩薩;二層為大雄寶殿,供奉西方三聖”。1999年經市政府協調和多方的努力,市佛協及該寺同意從大局出發,與有關部門辦理了房產置換手續,明確本部巷10號的房產歸屬市佛協。
開山住持
延壽寺開山住持本福姑,是閩南帶髮修行的出家人,皈依南普陀寺方丈會泉老和尚,在泉州開元寺受菩薩戒。時有齋姑數名,先傳其徒釋轉岸侄女儉治姑,儉治姑1957年西歸,再傳其徒向志姑為延壽寺繼承人。向志姑俗姓張,名韭,原籍惠安,1949年出家本寺。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皈依虎溪岩新德老法師,法名如順。1983年在莆田廣化寺授出家菩薩戒。向志姑出家五十多年,一生專心念佛,勸人念佛,勤儉節約,樂善好施,不受人供養,深受信徒的敬仰。由於向志姑年事已高,體弱多病,進行道業各方面工作,力不從心,為了使該寺的佛教事業能繼續發揚及將來臨終有所依託。1998年遂將寺務交由其徒慧忍姑主持。慧忍姑,俗名魏曉虹,原籍惠安,1967年出生;1983年出家在晉江光明寺,皈依承天寺瑞耀老法師;1984年12月在莆田廣化寺授出家菩薩戒; 1990年閩南佛學院第二屆本科畢業;1996年廈門醫高專口腔醫學專業畢業;1997年入住延壽寺拜向志姑為師;同年3月至2000年10月在南普陀慈善基金會義診院任口腔醫師;2001年延壽寺要重建遂辭職到延壽寺專心管理籌備資金,並舉行日常各種佛教活動;2002年在延壽寺開辦慈善義診部,以義診為主,施藥為輔。
寺內設施
1957年,廈門市廣播電台擴建(今屬廈門賓館),延壽堂一帶被徵用,先遷後路頭“相公宮”,因廟宇狹隘陳舊,不久被颱風損毀。人民政府復撥本部巷10號民居交易。二層水泥樓房,曲尺形,塗飾白灰,樓前為窄長庭院。一層正堂為圓通寶殿,奉觀世音菩薩;二層為大雄寶殿,奉西方三聖。今堂宇為1998年,向志姑年老體弱,遂將堂務交由其徒慧忍姑主持。2001年有女眾8人。
慧忍姑在籌資擴建延壽堂時,碰上了中華街區的拆遷。她和我們講起來為批獲延壽堂擴建的種種困難,以及後來在政府拆遷規劃中保留延壽堂的種種轉折,最終她把結果歸功於庵堂的三尊菩薩。之所以會這么想,因為她曾經在最困難的時候,夢見菩薩帶她到政府部門解決種種問題,結果真如她夢中所料。
寺院管理
《宗教事務條例》
自《宗教事務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寺正確認識《條例》,認真學習掌握《條例》的內容,明確《條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並按照《條例》的相關內容進一步加強寺院的管理。該寺在黨政府和主管部門及市佛協會的關心和直接領導下,寺廟信眾日益興盛。2005年本寺登記固定善信達五百多名、2006年達六百多名、2007年達八百多名、2008年達九百多名、2009年已達一千名;佛菩薩聖誕及藥師共修法會固定安排在每月的農曆十二日舉行,一年一度(10月1至2日)舉行的平安吉祥大法會,善信達一千多名,並舉行放生儀式,殿堂香菸繚繞,佛事如法如儀,四眾弟子法喜充滿;法會和平時用VCD片講經,用VCD片及經書讓信眾相互流通,廣結善緣,引導信眾深信因果,愛國愛教,正確了解認識宗教政策法律法規。本著佛教慈悲救世,“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友愛精神,該寺慈善義診部,堅持以“病人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服務第一”,做到讓每一位患者都滿意,並得到社會信眾的信任支持和好評。本寺在努力加強寺院自身建設的同時,積極參與區政府、區民宗局、社區居委會及市佛協舉辦的各種慈善公益事業及本寺慰問貧困老人等活動,在賑災、救濟、助學、濟困資助病殘等方面作出力所能及,回報社會。
延壽堂義診部
慧忍姑早年皈依承天寺瑞耀法師,後入延壽堂拜向志姑為師,1990年閩南佛學院第二屆本科畢業,1996年廈門衛生學校口腔科專業畢業。延壽堂日常除舉行各種佛教活動外,還開設口腔義診部,慧忍姑自任醫師,開展義診活動。
法事法會
每月農曆十二千佛法會,每月農曆農曆二十二誦地藏經,每月二月十九,六月十九拜大悲懺。四月初八,十二月初八普供。
2005年3月1日正式登記為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2007年5月“廈門市延壽堂”更名為“廈門市延壽寺”。現任住持慧忍姑主持日常寺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