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壽寺(河北省平山縣延壽寺)

平山延壽禪寺,地點:河北省平山縣,構造:南院和北院,建築:天王殿、韋馱殿、伽蘭殿、觀音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壽寺
  • 地點:河北省平山縣
  • 構造:南院和北院
  • 建築:天王殿、韋馱殿、伽蘭殿、觀音殿
延壽禪寺簡介,延壽寺歷史,

延壽禪寺簡介

延壽禪寺乃平山之聖跡,始建於宋元豐年間。明崇禎年間修有碑記。志載寺址於縣西:洪子店鐵庫圓,禪河流長,綿綿千秋。
明修原貌寺分南北兩院。北院山門兩側鐘鼓二樓相對,院中倚中軸線坐落毗盧大殿,贔屓伏馱碑刻立於殿前東位。南院沿中軸線依次天王殿、韋陀殿、大雄寶殿。韋陀殿東伽藍殿,西祖師殿。南端稱塔坪,時有寶塔聳立之故。亦有大小各一風水塔立於寺西坳中。是時寺有壠畝百又八十。殿堂僧僚俞百間,僧侶數十。叢林精舍農禪並重,信士雲集令名遠播。下院散布周邊:曰上文都觀音院,馬峪寺、川坊水碾寺,王母閣等,呈眾星捧月之狀。
古之洪州今之洪子店稱。昔乃軍事重鎮,交通要 沖。穆女天門之傳,太行御侵悲歌銘禪寺歷經戰 亂,命運多舛。公曆1942年禪寺遭遇兵劫,殿焚 寺毀,僧侶遷徙,香火凋敝,自此荒廢。
二十世紀末,湛公上有下明老和尚,闊別古寺甲子之年回省古剎,睹其荒廢,為此嘆之。然極目四野,別有洞天。神鵰天工,天傑地靈。物華天寶,環水為島。青山碧水,蓬萊普陀,遂發弘願重建禪寺。二十一世紀千禧之年伊始,適逢國運昌盛,政通人和,師八十有五,親率弟子入山主持院事。師有願,弟子風雨相隨,眾同苦志,廣結善緣,共襄盛舉。興朴起廢,諸佛普被。寒暑有十,禪寺規模初具。
2010年恩師於農曆十月十五日乘蓮西去,未盡之願前仆後繼!漢白玉露天觀音聖象、恩師真身淨靈塔各於2011年春先後動土啟建,亦於2013年九月相繼圓滿告竣。今觀禪寺盛狀,山依太行,水磅滹沱。坐北向南,當山而立,環水而居。三聖殿、藏經樓、大雄寶殿、北至南向依序立於中路。東西配殿、東西僧僚二層樓舍襯於兩廂。大齋堂、流通處分別立於大雄寶殿東西兩向。漢白玉露天觀音聖像,于山門正南順中軸線遙遙臨水而立,巍巍淨靈寶塔於塔坪屹立生輝!聖像寶塔遙相應,古剎增色日日新。波聲月影印禪機,湖光山色蘊妙音!
禪寺占地數十畝,山勢起伏,氣象萬千。此延壽禪寺之大觀也。梵音再起,宗風又舉,法脈傳承。香火凋敝六十載今又續燃。
正是:斷而復續最上法,默而又宣靈山音。

延壽寺歷史

平山縣過去有個洪子店鎮,古稱洪洲,屬歷史名城,不過早已沉入崗南水庫之中了。延壽寺是個很大的寺院,往洪洲的東北方向行一里多地,就會望見有一大片柏樹的地方,這便是延壽寶剎。東寺不是它的本名,只是當地人們在習慣的一種叫法,它的本名叫“鐵庫院延壽寺”。延壽禪寺始建於宋元豐元年,明崇禎五年重修(有碑記)。
延壽寺的布局,比較獨特,它依山面水坐西向東,南北並排建有兩個大院:南院和北院。在北院的大門兩側,建有鐘、鼓兩樓。院內建有天王殿、韋馱殿、伽蘭殿、觀音殿、大雄寶殿等。在南院的南面,建著佛塔五座,最高的一座是九層,八角風鈴寶塔,上邊懸著七十二隻銅鈴,還立著九通石碑,最大的贔屓背上馱著一通大碑,碑頂雕刻九龍,另外,寺內寺外都載滿柏樹,使全寺一片濃碧,相傳延壽寺的柏樹,從來沒有人能夠數清,是因為地下有一個聚寶盆埋著。
由於1959年國家修建崗南水庫,延壽禪寺舊址那座山現已成為崗南水庫中的一個島,四面環水,碧波蕩漾,山清水秀,似有普陀、蓬萊之境。2000年延壽禪寺的修復工作正式啟動,85歲高齡的有明老和尚(有明禪師)帶領僧眾進駐延壽禪寺,親自籌劃和指導修復工程,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早晚課誦,各種法會活動如法進行。經過幾年的艱辛努力,修復中的延壽禪寺已初具規模,大雄寶殿、三聖殿、藏經樓、東西配殿、東西寮房(600多平米),小院(老年僧人安養院)、流通處已相繼落成。延壽禪寺占地15畝,坐北朝南建在山坳中,山環水抱,東北方向與革命聖地西柏坡一水之隔,遙遙相望,相距10華里;距平山縣城35華里,距石家莊市130華里,向西北方向距五台山200多華里。
平山縣延壽禪寺平山縣延壽禪寺
有明老和尚(有明禪師)因思念幼年出家的寺院“延壽寺”,於一九九六年夏回去探望,到寺址後,有明老和尚長嘆道:“挺好的一座古寺,毀之一無所有。”後登高環顧,有明老和尚精神忽然一振說:“好個所在!”他看到這四面環水,碧波魚翔,山花爛漫,芳香飄溢,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大有普陀、蓬萊之境。此情此景,遂使有明老和尚萌生重建延壽寺之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