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江何氏
- 外文名:Ho's family in Lujiang
- 籍貫:廬江郡灊縣(今安徽霍山)
1954年廬江公所正式改名為“新加坡廬江何氏公會”,並自置會所於道拉實街46號。 1970年代,新加坡各籍貫何氏宗親會共有五個。當時在任會長何良琛認為,何氏宗人有必要成立一個統一的何氏公會,不分籍貫,把何氏宗人團結在一起。此...
黃屯何氏指的是位於安徽省廬江縣黃屯古鎮、白湖、廬城一帶的何姓家族。黃屯何氏字輩派行共有三十八個。其中,當今熟知的字輩派行是:“大啟家乘、歷世宏昌、基業永守、宗德榮光、祖恩澤遠、安國興邦”。根據黃屯何氏七修宗譜普查結果...
在何氏太始祖瑊公陵園建設過程中,香港何氏宗親總會,特別是何福注等宗長發揮了重要作用。何福注等宗長於2000年4月30日來廬江始祖瑊公墓遺址祭祖,並與廬江縣政府領導、廬江何氏宗親共同研究,重建始祖陵園有關問題。因經濟困難,不能...
1 簡介 2 廬江堂何氏世系一 3 廬江堂何氏世系二 廬江堂簡介 編輯 語音 廬江堂:韓瑊為何姓始祖,其說言之鑿鑿,據《湞陽水木記》:“瑊公姜妣皆壽百齡,卒後葬於廬江東鄉望淮崗,也稱何墳岡,至宋猶存。”宋代崇寧年間一代鴻儒太...
《《文史通義》廬江何氏鈔本》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章學誠 內容簡介 《文史通義》一書是章學誠畢生精力之所萃,除通行本《文史通義》版本系統外,還有諸多稿鈔本。稿鈔本對考察章學誠學術思想及《文史通義》的...
中國大陸各省的何氏宗親團體成立較晚,起步較遲,至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部分省區的何氏宗親團體才與港澳台和海外何氏宗親團體取得聯繫。但世界性的何氏宗親大會尚未提上議程。1992年11月,時值菲律賓廬江何氏宗親會大廈落成典禮暨宗親會...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記載:“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廬江何氏的“姬—韓—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銘證實。源流二 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載:“...
三國曹魏時期,其管轄區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華、商水、淮陽、鄲城、柘城等五六個縣的範圍之內,其中太康,魏晉時期稱陽夏,是陳郡何氏的發祥地。陳郡何氏是官宦世家 陳郡何氏,也稱陽夏何氏。陳郡何氏或與廬江何氏同在魏晉...
何家祠,檐下壁上多碑刻,彩繪。內設祭台一座,擺供何氏先世神像及其他祖先牌位。代表著中國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越秀何家祠 廣州廬江書院(何家祠) 位於西湖路流水井,又名何家祠。始建於清嘉慶...
②“子思公”:即南朝(齊)時的何憲,廬江人,學士,以博聞強記著稱,與王儉同時。憲以強學見知,母為鎮北長史王敷之女,自幼聰明好學有訓識,曾官本州別駕。永明十年,曾出使北魏虜中。③“西城棲鳳公”:即何妥,四川郫縣人,...
安徽·廬江何氏宗譜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何大海修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崇本 堂活字本 五冊 江蘇蘇州市圖 安徽廬江·何氏三修族譜十六卷首一卷(民國)何惠軒 何吉甫纂修 民國三年(1914年)木刻本 十八冊 河北大學(二部...
廊柱“皖南廬江出望族,浙東芝水毓賢孫”;四京柱上是“要好兒孫須從尊祖敬宗起,欲光門第還是讀書積善來”和“山水繞宗祠但見鐘靈毓秀,讀書綿世澤還期立業建功”。桁及柱頭牛腿都是明清風格的深雕木刻。全立體浮雕的八仙,倒掛鹿...
廬江縣,隸屬於安徽省合肥市,位於安徽省中部,合肥市南部,東與巢湖市、無為市接壤,南以樅陽縣、桐城市為鄰,西靠舒城縣,北抵肥西縣。毗鄰水域包括巢湖和長江。介於北緯30°57′—31°33′,東經117°01′—117°34′之間,總...
何氏源於韓氏,韓氏又源姬氏,是周武王姬發次子唐叔虞後裔,傳 至韓虞(即韓景侯)與趙氏、魏氏將晉國一分為三,直至宣惠王(八十世)正式稱王。與齊、楚、燕、趙、魏、秦並稱戰國七雄。廬江何氏始祖埋(何)瑊(第五十一世)是...
何敬容(?-549年),字國禮,廬江郡灊縣(今安徽省霍山縣)人,南梁大臣、文學家,太常卿何攸之之孫,吏部尚書何昌珝之子。何敬容出身世代公卿的士族廬江何氏,弱冠之後尚齊武帝蕭賾之女長城公主,拜駙馬都尉。南梁建立,歷任建安內史...
何胤(446年-531年),字子季,更字胤叔,廬江郡灊縣(今安徽霍山縣)人。廬江何氏家族重要成員,中國南朝齊梁間文學家。何胤前期活躍於南齊政治領域,主要參與朝廷的文化建設。起家齊秘書郎,累遷多職,履歷顯要。師從儒學宗師,受...
何之元(?-593年),字號不詳,廬江郡灊縣(今安徽省霍山縣)人,南陳大臣、文學家、南台治書侍御史何僧達的孫子。出身廬江何氏。南梁時期,得到袁昂的推薦,歷任揚州議曹從事史、揚州主簿、丹陽五官掾、信義縣令、益州刑獄參軍、...
在2000年第七屆世界何氏懇親大會召開前夕,安徽廬江何氏宗親總會發起海內外何氏募捐建設了何氏始祖陵園。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台灣、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何氏宗親會,曾陸續派出尋根訪問團到廬江考察,廬江縣僑辦於1993年成立了專門調查小組...
何庶,相傳為何氏始祖之一。正史未記載人物,散存於諸多何氏家譜中並指為共祖,生活範圍為古代廬江郡。《青山里何氏家乘.譜序》說:晉陵何氏系出廬江,韓非次子庶,父親因秦相李斯以毒酒殺於獄中,改姓避居而占籍者也,自改姓後,...
相傳何九仙為何氏九兄弟,安徽廬江人,九人中除老大的額頭中間有一隻眼睛隱約可見外,其餘人均雙目失明。漢武帝時,何氏九兄弟因擔心其父參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會殃及自身,遂結伴入閩。最初隱居在閩縣九仙山(今福州于山),後來隱居於仙遊...
何仁義補充說,當時潛山歸廬江郡管轄,“就像爭論諸葛亮的故鄉是南陽還是襄陽一樣,古時襄陽可能歸南陽管轄。”對此,《安徽通志》、《廬江縣誌》也記載:“廬江何氏,相傳系方孝孺先生之後”。河南的何姓來源於哪裡?洛陽、平頂山的何...
“三何”簡介 東海何氏是中古時期何氏最具影響的三大郡望之一,即廬江何氏、陳郡何氏以及東海何氏。而東海何氏這個家族是以文化上的卓越建樹而出名,家族中多有文學奇才,成員多以文事出眾,多年以來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在當時文化還...
“東海家聲遠,廬江世澤長。” 這是收藏在北京國家圖書館地方志和家譜中心內《廬江何氏大同宗譜》扉頁上的聯語。它告訴世人:華夏何氏,源於安徽廬江。一、何氏起源 漢民族姓氏源於商姬,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湞陽水木記》(東漢嘮...
《廬江郡何氏大同宗譜》記載為何昌(何休之子)。《何楨別傳》則記載為何他,字文奇。兒子 何龕,官至後將軍。何勖,官至車騎將軍。何惲 ,官至豫州刺史。孫子 何睿,安豐太守,何惲之子、何充之父。曾孫 何充,字次道。何惲之孫...
妻廬江何氏,凡五世,世鄭出,父曰士諤,季父曰士乾,有大名。君之子二人,曰夔,曰導。女一人,曰某。夔、導皆幼,不能事,何夫人哭且戒。柩行萬里,人鹹觀其禮焉。葬伊闕,用明年某月日甲子。銘曰:涼為帝基,克顧厥胤...
妻子:高平李氏;琅邪王氏,贈始安夫人;廬江何氏,贈始安夫人。兒子:溫放之,字弘祖,交州刺史;溫式之,字穆祖,散騎常侍。女兒:溫膽、溫光。史籍記載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後世紀念 溫嶠墓位於江蘇省南京市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