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樅盆地岩漿岩與銅成礦作用關係研究

《廬樅盆地岩漿岩與銅成礦作用關係研究》是由合肥工業大學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周濤發、袁峰、范裕、張樂駿、張達玉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廬樅盆地岩漿岩與銅成礦作用關係研究
  • 成果登記號:20120080
  • 第一完成單位:合肥工業大學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20080
項目名稱
廬樅盆地岩漿岩與銅成礦作用關係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合肥工業大學
主要完成人
周濤發、袁峰、范裕、張樂駿、張達玉
研究起始日期
2005-10-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7-06-01
任務來源
地方計畫;

成果摘要

本項目對廬樅地區四個旋迴典型火山岩剖面、54個侵入岩和次火山岩體進行細緻的野外地質觀察研究工作,確定了研究區火山岩和侵入岩的空間分布及相互關係。選擇不同旋迴火山岩和不同期次主要侵入岩、次火山岩等典型樣品,系統地並有針對性地進行單顆粒鋯石LA-ICP-MS及SHRIMP U-Pb及造岩礦物40Ar-39Ar精確同位素定年,確定了廬樅盆地四個旋迴火山活動噴發的時間、火山旋迴的時限、不同類型主要岩體的成岩時代等,深入討論和首次構築了廬樅盆地岩漿活動的時間格架,確定了岩漿作用的時空演化特點與過程,並編繪了廬樅盆地岩漿岩時空分布圖。系統收集和整理了包括廬樅盆地在內的長江中下游成礦帶的成岩成礦年齡的最新研究成果,開展了廬樅盆地與長江中下游地區成岩成礦時代的對比分析,討論了區域各火山岩盆地的火山活動時代關係。同時討論和確定了火山岩盆地與隆起區在岩漿活動時間和形成的構造背景上的異同,對廬樅地區火山岩和侵入岩進行了礦物學、岩石學、岩石化學特徵研究,基於岩石化學、REE、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的深入分析對比,確定了各旋迴火山岩和各期次侵入岩的岩石系列、成岩物質來源、岩漿演化、岩石成因和成岩構造背景,對比、分析和確定了廬樅地區火山岩和侵入岩的成因關係。提出廬樅盆地4個旋迴火山岩與該區四次侵入岩在岩漿起源、由早到晚的岩漿演化特徵、岩石成因等方面一致,可以完全對應。並首次提出早期岩漿岩形成於擠壓-拉張過渡的構造背景,晚期岩漿岩則形成於典型的拉張構造背景,二者轉換時間約在130.5Ma。構築了研究區岩漿岩的成因模式。系統收集、整理和總結了廬樅盆地30多年來的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建立了該區4個火山旋迴、54個岩體和11個主要礦床(點)的系統資料庫及卡片,豐富和深化了研究區岩漿岩及主要礦床的研究成果。上述研究成果大大深化了廬樅地區岩漿岩及其與成礦關係的研究程度,推進了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岩漿作用與成礦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