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廬山即景,步董老初游廬山韻
匡廬勝景都爭識①,流水高山特逞奇②。
崖擁翠松幾日月③,雲如滄海起陀陂④。
清泉終古漏仙洞⑤,花徑何人寫石碑⑥。
栗里先生留雅韻⑦,桃源是處不須疑⑧。
注釋譯文
①匡廬:即廬山。相傳殷周時有匡氏七兄弟結廬隱居在山上,周定王聞聽派人前來尋訪,但匡氏七兄弟早已離去,僅存草廬一座,故後人稱廬山為匡山或匡廬。
②逞奇:爭奇。逞有誇耀、顯示之意。
③幾日月:幾多日月,指經歷時間的久遠。
④雲如滄海起陀陂:雲霧從起伏不平的山間升起,翻動變幻,如大海的波濤。陀跛:山坡。終古:自古以來。
⑤漏山洞:泉水從仙洞中流瀉出來。仙洞,即仙人洞,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即在此洞中修煉成仙,洞內有山泉名一滴泉。
⑥花徑:廬山名勝之一,也稱白司馬花徑,相傳為白居易詠桃花的地方,詩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花徑山亭中有一碑碣,相傳為白詹易竣書。
⑦栗里先生:即陶淵明。陶淵明掛冠歸田後,先住在柴桑,後遷栗里。栗里在柴桑與廬山之間,即現在九江縣的西南。當時釋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組織白蓮社,陶淵明常登廬山去拜訪慧遠,留下了風雅遺韻。
⑧桃源:指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記》的桃源。
創作背景
按照律詩的章法,頷聯緊承首聯,要先描繪“高山”之“逞奇”處:“崖擁翠松幾日月,雲如滄海起陀陂。”遠望廬山疊嶂重巒,蒼翠的青松巍然屹立在崖邊石罅之上,盤曲著挺拔向上的枝幹,迎風沐雨,不知度過了多少歲月;白霧般的煙雲從千崖萬壑問湧出,猶如滄海波濤,百態千姿,蒼茫壯闊。這一聯運用烘雲托月的手法,寫“高山”以蒼松、雲海來襯托,足見山之高與天、與雲比肩,雄闊浩蕩,神秀絕倫。句中的那個“擁”字,不但再現了崖勢之高險,而且突現了松姿之峭拔,二者相得益彰。“幾日月”三字不是寫眼前所見,而是看到崖上青松挺秀神姿,作者自然得出的聯想。這聯想揭示了特定景物的悠久歷史,從另一個側面揭示從古至今人們爭識廬山面目的原因所在。
頸聯再承首聯,回答“流水”之“逞奇”處:“清泉終古漏仙洞,花徑何人寫石碑。”眾所周知,仙人洞是人們唱詠讚嘆的廬山奇境之一。林老觀察的角度與眾不同,而是從仙人洞漏出的清泉著筆,情趣盎然。只見那脈脈泉流,緩緩從仙人洞的石中滴滴漏出,自古而然,源遠流長。順著那潺潺涓流形成的小溪,兩岸鮮花盛開,裝點著山間小路和掩映在其中的石碑。作者為這山間美景所陶醉,無心再去探尋那石碑的年代和上面所刻下的內容。這一聯中的“漏”字,有形有聲,形聲兼備,如詩如畫,堪稱傳神之筆。
以上兩聯寫盡廬山“流水高山”的自然景觀,然而還有“流水高山”的人文景觀。“流水高山”典故出自《列子·湯問》:“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日:‘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日:‘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這一典故引申為比喻知音或知己的意思。廬山歷史的人文景觀中,傳誦著陶淵明與高僧慧遠結為知己的故事。當年慧遠居廬山東林寺,並在此組白蓮社。從此社名可得知,是取出污泥而不染之意。住在栗里的陶淵明以“不為五斗米折腰”而歸耕田裡,潔身自好。因此,他常游廬山與慧遠過從甚密,曾留有風雅遺韻,特別是他寫的《桃花源記並詩》,面對黑暗現實寄託了他所追求的無限美好的理想境界。面對廬山這一人文勝境和眼前的現實,林老浮想聯翩,廬山不僅留下了陶氏雅韻,更重要的是他在詩文中所構築的理想境界就真真切切地展示在面前,這已經沒有什麼絲毫可以值得懷疑的了。
這首律詩在藝術上,從眼前的實景人手,幾乎所有引人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給人以歷史性的連貫思索,產生一種歲月悠悠,天地無窮之感。而撫今追昔,又深深感到古人所追求的理想在今天卻變成了美好的現實。應該說這才是廬山真面目的集中所在。全詩對廬山景物進行了熱烈的讚頌,更洋溢著對當今社會主義祖國無比的自豪的深情。林老對廬山面目的揭示,較古人之題詠,更顯超凡脫俗,妙筆生花,藝高多籌,不可同日而語焉。
作者簡介
林伯渠(1886年3月20日-1960年5月29日),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中國湖南省安福(今臨澧)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南昌起義、長征等革命活動,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主席。建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二屆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重要領導人之一,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和吳玉章並稱為中共五老。
林伯渠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一位成就很高的傑出詩人。在其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曾留下大量詩作,其內容之豐富,藝術成就之高,在20世紀的中國舊休詩詩壇上堪稱重要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