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水稻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國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水稻卷
- 作者:鄧國富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030649799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第一章廣西水稻種質資源概述
- 第二章廣西栽培稻種質資源
- 第三章廣西野生稻種質資源
- 參考文獻
- 索引
《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水稻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國富。
《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水稻卷》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國富。 內容簡介本書概述了廣西栽培稻和野生稻資源的分布、類型、特性,以及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在水稻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鑑定和評價等方面的工作。書中選錄了 ...
在國內外專業期刊上發表科技論文80篇,編著《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蔬菜卷》《廣西設施農業發展研究》等4本。編制國家行業標準1項(排名第2),編制廣西農業地方標準、團體標準11項。所獲榮譽 獲各級科技進步獎18項,其中“廣西外向型蔬菜新品種引選與育苗技術集成創新”“多抗苦瓜育種技術體系的建立及新品種選育”“...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種質庫是廣西第一個種質資源保存專業科研機構,貯藏有豐富多樣的作物種質資源,具有人才、技術、資源三大優勢。研究方向 主要任務是管理、保存、接收分發作物種質資源,研究作物種質資源低溫安全保存的基礎理論與技術,發展確保種質低溫安全保存的預警、監測及更新等技術,維護種質庫設施設備正常...
廣西水稻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是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其前身是廣西農業科學院水稻所生物技術實驗室,建於2000年,獲得過國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寧分中心、國家種質廣西水稻資源圃、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繁殖更新基地、廣西農業良種培育中心等平台項目的支持。於2014年被廣西科技廳認定為第四批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中國素以作物種質資源豐富多彩著稱。水稻的世界起源地之一在中國,中國的野生稻就有3種,栽培稻也有多種類型。中國起源的大豆現已在世界上廣泛分布,並為大豆品種的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小麥在數千年前從西南亞引入中國後產生了許多新的變異,其中普通小麥在中國分布尤廣,變異類型極為豐富,在中國形成了次生起源...
《目錄》立足產業急迫需求,著眼種業振興發展,首批公布的可供利用資源共2萬份,涉及作物類型48種,包括水稻、小麥、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大豆、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白菜、辣椒、蘿蔔等蔬菜作物,蘋果、梨、桃等果樹作物,以及棉花、麻類、西甜瓜等。每份資源主要信息包括種質名稱、統一編號、農作物種類、種質類型、...
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成立於1981年,其前身為組建於1957年的廣西農科所糧食作物系、植物作物系和植物生理系。長期從事稻種資源、水稻育種、水稻高產栽培及配套技術、成果轉化等研究與推廣工作,是我國最早實現雜交水稻三系配套單位之一,曾獲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廣西科學技術特別貢獻獎等高水平榮譽。“...
2001年5月26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根據2004年6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關於修改〈廣西壯族自治區農作物種子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檔案全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護和合理利用種質資源,規範品種選育和種子生產、經營、...
《中國野生稻》是2020年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龐漢華、陳成斌。內容簡介 《中國野生稻》是我國資深野生稻研究專家幾十年研究的成果總結,是目前代表我國野生稻研究領域權威的著作之一。本書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我國野生稻種質資源研究的主要成就和*進展,在全面介紹我國野生稻普查、考察、蒐集、保存、鑑定、...
2021年1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萬建民表示,中國保存種質資源總量突破52萬份,位居世界第二。2024年上半年,中國種質資源保護取得歷史性突破,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全面完成,新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3.9萬份、畜禽和水產遺傳材料119萬份,加上原有保存資源,在國農業種質資源保存總量位居世界第一...
列入《國際糧食和農業植物遺傳資源條約》——附屬檔案Ⅰ。種群現狀 1917年和1926年相繼在廣東發現野生稻之後,陸續發現在6個陸上省份(廣東、廣西、雲南、湖南、江西、福建)和2個海島省份(海南、台灣)均有野生稻分布,在中國稻種資源庫中也占有較大份額。除了中國台灣的已滅絕,上述地區也是野生稻在中國的分布區(余萍...
2.種質資源編號、入庫及保存;3.種質資源的數據信息平台構建;4.開展作物種質資源鑑定評價及深度鑑定評價;5.進行優異資源展示及分發利用;6.開展種質資源的創新利用研究;發展歷史 國家農作物種質資源繁殖更新基地基地於2012年獲農業部批准建設,建設單位為廣西農業科學院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建設時間為2012年1月至...
2007年,在廣西財政的支助下,農科院建成了一座新種質庫,採用密集移動種子架和固定種子架存放種子,新種質庫於2008年1月接替老種質庫投入使用。截至2012年11月,保存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食用豆、麻類、西甜瓜、蔬菜、高粱、小米、薏苡、芝麻、菸草、綠肥、牧草、林木等作物種質資源、中間育種材料7.1萬份及...
雖然疣粒稻已得到一定程度的保存和保護,但其種質資源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其一,一些分布點較小且分散在保護區外的疣粒稻居群極易因毀林開荒、經濟作物種植而消失;其二,在雲南少數民族藥用土著知識中,疣粒稻具有抗菌消炎、清熱降火等功效,被認為是治療肝炎等疾病的良藥,其原生境地區的草醫常採集和挖掘疣粒稻(...
《作物學報》設有作物遺傳育種·種質資源·分子遺傳學、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研究簡報、綜述、科技寫作、基金分析等欄目。讀者對象 《作物學報》讀者對象是從事農作物科學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專院校師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專業人士。編委人員 據2020年3月31日《作物學報》編輯部官網顯示,《作物學報》編委會有顧問22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亞熱帶作物研究所(下稱廣西熱作所)(Guangxi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前身為腰塘毛魚藤繁殖場,始建於1952年,隸屬於廣西農科院,是自治區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廣西熱作所主要從事熱帶、亞熱帶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良種選育繁育、豐產栽培、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檢驗檢測等研究...
在種質創新利用、水稻新品種選育、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方面已取得了顯著成效,育成一批優質高產的雜交稻、常規稻以及超高產水稻品種並通過省級以上品種審定,如育成了廣西第一個通過國家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桂兩優2號”等。同時,大力開展了水稻種質資源和野生稻資源的創新利用,挖掘和定位了...
大會還發布了首屆中國—東協優質秈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名單、廣西農作物優良品種推廣目錄、廣西第二批自治區級制種大縣名單,揭牌了第三批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頒發了第三批自治區級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牌匾等,並舉行了簽約儀式,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與廣西兆和種業有限公司簽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
第二章至第十四章分別敘述了水稻、小麥、大麥、燕麥、玉米、高粱、粟、黍稷、食用豆類、甘薯、馬鈴薯、木薯、蕎麥等糧食作物在世界和中國的生產情況,主要植物學特徵和生物學特性,起源、演化和傳播,植物學分類及中國各糧食作物品種的演變,並根據備作物的特性,相應闡明了種質資源的繁種技術。備作物章都分別介紹了...
袁隆平用了50多年時間,把一粒稻種變成了“超級稻”,而在北京西北三環,國家作物種質庫長期庫里,包括水稻在內更多的珍貴種質資源正在低溫環境下冬眠。作為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種質庫,這裡共保存著45.1萬份珍貴種質資源,除此之外,還有6.9萬份保存在全國各地種質圃中,加起來總計52萬份。作為國家最重要的...
NY/T 2033-2011 熱帶觀賞植物種質資源描述規範 紅掌 NY/T 2034-2011 熱帶觀賞植物種質資源描述規範 非洲菊 NY/T 2035-2011 熱帶花卉種質資源描述規範 鶴蕉 第2部分 種質資源鑑定評價標準 NY/T 1215-2006 水稻光、溫敏雄性核不育系育性鑑定規程 NY/T 1303-2007 農作物種質資源鑑定技術規程 馬鈴薯 NY/T ...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領域(7個):作物、園藝、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與服務、農業信息化 廣西優勢特色重點學科(2個):作物學、植物保護 廣西重點學科(2個):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 ESI世界前1%學科(1個):農業科學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6月,學院有教職工176人,其中專職教師120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玉琛說,野生稻不育種質資源的成功利用,為解決當時10多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貢獻巨大。目前,我國野生稻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正朝深層次發展,現代生物技術也紛紛套用到野生稻開發領域。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一大批含有野生稻優異種質的水稻優良品種在生產上獲得套用。廣西農科院培育的汕優桂99水稻品種,截止...
新塘鎮曾獲“自治區級群防群治工作突出集體”“平安貴港建設重點工作先進單位”“貴港市優秀鄉鎮”“港南區項目建設效益年先進集體”“工業發展提升年先進單位”“‘五衝刺一全勝’六個年活動先進集體”“貴港市重大項目建設先進集體”“貴港市港南區‘文旅振興’重點工作先進集體”“貴港市種質資源普查工作先進單位”...
2003年7月,按照國家科技體制改革的要求,由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和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的作物育種部分經戰略性重新組建為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2006年2月,舉行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質能源研究中心揭牌儀式;11月,國家科技部批准,依託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組建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野外...
羅瑞鴻(1970年9月—),男,瑤族,廣西融水人,博士。2006年畢業於廣西大學農學院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現任廣西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書記,副研究員。先後主持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課題“廣西農作物種質資源標準化整理及共享”,廣西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龍眼樹體營養與成花的化學調控機理研究”、“木豆凝集素...
率先在國內外開展水稻抗褐飛虱、白背飛虱和稻癭蚊核心種質的研究。主持參加的“褐稻虱生物型的監測和控制對策研究”獲1995年度廣西農牧漁業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參加的“普通野生稻稻褐飛虱抗性基因鑑定和種質創新”獲2003年度廣西科技進步二等獎;參加的“中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與利用”...
40多年來一直從事農作物病蟲害研究。1958年在廣西寧明首次發現的檢疫性害蟲——蜜柑蠅。1978年後參加國家、省部級“糧食作物種質資源抗病蟲鑑定”、“水稻抗病蟲育種”、“菸草侵染性病害調查”等多項研究。其中獨立或參與主持並榮獲農業部或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頒發證書的科技成果及科技獎勵有二等獎4項、三等獎3...
31.李容柏. 水稻直立穗型的遺傳及其對秈稻農藝性狀的影響[J].廣西農業科學 2006,37(5):490-493 32.李容柏;野生稻細菌性條斑病抗性資源篩選及遺傳分析,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8, 9(1): 11~14 33.李容柏,廣西來賓市五里塘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Grif.f )居群遺傳多樣性與核心種質研究,西南農業學報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