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18年11月,原機械工程學院和原汽車與交通學院合併組建機械與交通工程學院。同年,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入選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
2020年,機械工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2021年8月,更名為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同年,車輛工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年,智慧型車輛(製造)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學院入選教育部首批現代產業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截至2022年1月,學院設有7個教學系、6個本科專業。
教學系:工業設計系、交通運輸系、汽車工程系、車輛工程系、機械基礎教學系、機械電子工程系、機械工程系
本科專業:機械工程、車輛工程、工程力學、機械電子工程、智慧型製造工程、交通運輸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1月,學院有專任教師109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76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59人,45歲以下教師占比約65%。擁有廣西八桂學者、廣西特聘專家、廣西十百千第二層次人才、廣西八桂青年學者、廣西教學名師、廣西卓越學者、廣西高校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百人計畫”、廣西高校優秀人才、中組部“西部之光”訪問學者等省部級及以上優秀教師10餘人。
廣西八桂青年學者:周銘
廣西教學名師:徐武彬
廣西高校優秀人才:徐武彬、孫有平
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羅建國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1月,學院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機械工程、力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機械、交通運輸
教學建設
截至2022年1月,學院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1個,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2個。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機械工程、車輛工程
國家級特色建設專業:機械工程
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機械工程、車輛工程
截至2022年1月,2018年以來,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中共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100餘項,其中國家級獎勵30餘項,2018、2020年分別獲得全國大學生方程式大賽燃油組和電動組亞軍。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2年1月,學院擁有省部級科研平台4個。
省部級科研平台:重型車輛零部件先進設計製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廣西汽車零部件與整車技術重點實驗室、廣西移動機器人機構與控制技術工程研究中心、土方機械廣西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月,近年來,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創新驅動發展專項(科技重大專項)、廣西重點研發計畫、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及以上項目60餘項,承擔企業委託橫向課題30餘項,科研經費5000多萬元,科研成果鑑定3項;獲得發明專利30餘件,實用新型專利40餘件,軟體著作權10餘件,實現重大成果轉化2件,發表學術論文近400篇,其中SCI、EI和ISTP收錄論文100餘篇,ESI高被引論文2篇。2019年,學院牽頭獲得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參與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廣西技術發明一等獎,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二等獎各1項。
學術交流
截至2022年1月,學院承辦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專業委員會高峰論壇、全國車輛工程學科教學委員會年會、2020智慧型製造創新發展高端論壇等學術會議、2021年廣西本科高校機械類專業教學建設研討會。
合作交流
文化傳統
院徽的整體構造為圓形,寓意著團結與和諧的學院理念。它的主要構成要素為齒輪、汽車與公路,三者的有機結合不僅代表著學院的特色“機械”與“汽車工程”同時還寓意著學院學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
學院曾開展舉辦了“開物杯”科技創新作品競賽、“青春在科大綻放”青春集體舞比賽、“力汽杯”籃球聯賽、“清風機械汽車 初心守廉自律”主題廉政電影配音比賽等團學活動。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