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革新橋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遺址

廣西百色革新橋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遺址

廣西百色革新橋石器時代石器加工場遺址位於廣西百色市百色鎮東筍村百林屯南;東南約300米,處在右江南岸平坦的坡地上,其東側有一條溪流與右江交匯,其第5層發現大型石器製作場。

基本介紹

發掘過程,發掘內容簡介,

發掘過程

發掘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工作隊
發掘領隊:謝光茂

發掘內容簡介

出土各類遺物數萬件,有用於石器製作的原料、製作石器的石砧、礫石和石錘等工具以及大量不同製作階段的產品與廢料;有許多分布相對集中的石製品,每一部分基本上都有一個石砧,以石砧為中心,散布許多礫石、斷塊、碎片等,石砧周圍往往發現有石錘和礫石,有的還有石斧、石錛的毛坯或半成品或成品。個別石砧周圍這幾種石製品都可以見到。有的石砧一邊分布很少石製品甚至沒有石製品,而在另一邊散布很多石製品,其散布面呈扇面形,石砧恰好位於“扇”的把端,表明石器製作者的作業位置。 石器中有的和廣西洞穴出土的打制石器非常想相近。遺址中還發現有相對集中的動物遺骸和許多紅燒土碎粒、炭屑和果核等,並有兩座和石器製作場同期的墓葬,葬式葬俗與頂獅山、甑皮岩一致並可能具有相近的年代。這是百色市迄今發現的惟一一處新石器時代台地遺址,也是廣西發現的惟一一處石器製造場,其規模之大、遺物之豐富和保存之完好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2002年4月發現,遺址面積約5000平方米。同年10月為配合基建進行發掘,揭露面積1600平方米,地層堆積分為五層,3~5層為新石器時代文化層。遺蹟現象主要有一處大型的石器製造場和2座同時期的墓葬。石器製造場成片分布在發掘區的東南部,揭露面積約500平方米,中間沒有間斷,其間分布著大量製作石器的原料及石錘、砧、礪石等加工工具,以石砧為中心分布著許多石製品密集區,清晰地反映出製作石器的整個過程(圖)。墓葬葬式均為仰身屈肢。
出土的文化遺物多達數萬件,種類有石器、陶器及動物遺骸。陶器只發現碎片,均為夾砂陶,胎較薄,紋飾僅見繩紋,可辨器形有罐、釜等;發現有象、猴、熊、鹿、野豬、野牛、竹鼠、龜、鱉、魚、鳥等十多個種類的動物骨骼,多數是牙齒和肢骨,很多有火燒的痕跡,有的還有人工痕跡(砍痕、切痕等);這些遺物中,石器為大宗,占90%以上。原料多為礫石,器形豐富多樣,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切割器、研磨器、斧、錛、錘、鑿、璜、砧和礪石等(圖二、三),此外,還有一定數量的石核、石片和石斧、石錛的毛坯、半成品和成品,以及製造石器過程中產生的斷塊、碎片等,生產工具大多沒有使用痕跡。
石器加工場的發現尤其重要,提供了研究當時石器製作的流程和工藝的可貴資料;遺址發現的墓葬是百色地區首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墓葬,這為研究華南地區古人類的體質特徵、與越南等周邊地區古人類的關係以及壯族的起源與分布等,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出土的遺物既具有廣西地區的地方特點,同時又有雲貴高原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因素,反映了當時古人類間的文化交流。總之,本遺址的發現對於了解百色地區古人類的經濟生活、生存環境以及與雲貴高原古代文化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