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六堡茶業

廣西六堡茶業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關鍵在於“中國紅”的特色!中國紅,是中華民族的主題色彩,更是中國人的圖騰崇拜、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中國紅,寄寓著平安喜慶、和諧團圓、興旺發達!中國紅,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傳承,可謂對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繁榮興旺歷史的高度概括,既是民族的主題色,更是民族的哲學觀,六堡茶演繹“中國紅”,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折中、自然、和諧之美!自此,六堡茶獲得了海內外文化界、茶葉界和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和認同,社會影響力大大增強。六堡茶,紅、濃、陳、醇,有獨特檳榔香氣、越陳越佳,屬黑茶類,採摘一芽二三葉,經攤青、殺青、揉捻、漚堆、乾燥等工藝製成,分特級和一至六級,原產、主產於中國廣西梧州六堡鎮,享譽海內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堡茶
  • 原主產地:中國廣西梧州
  • 茶葉分類:黑茶
  • 文化定位:中國當代著名文化學者肖健
  • 文化寓意:中國紅:喜慶和諧、興旺發達
  • 歷史傳承:千年中國名茶
六堡茶演繹“中國紅”,廣西六堡茶業有限公司,百年商號“廣元泰”,歷史傳承,蝦米茶,

六堡茶演繹“中國紅”

“中國紅”寓意喜慶和諧、興旺發達“中國紅”寓意喜慶和諧、興旺發達
中國當代著名國學家、文化學者肖健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與雲南普洱茶同為千年中國名茶,六堡茶的文化寓意關鍵在於“中國紅”的特色!
千年中國名茶 —六堡茶千年中國名茶 —六堡茶
肖健指出,2011年,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批准梧州六堡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六堡茶“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智慧財產權永久屬於梧州市人民政府所有,並對六堡茶的地理唯一屬性及行業標準作了科學解釋和規定。對梧州六堡茶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直接推動梧州六堡茶文化發展躍上了更高層次。但近年來,梧州茶葉界普遍將對梧州六堡茶的理解和關注度,集中在“紅、濃、陳、醇”的品質特徵上,而對梧州六堡茶歷史追溯、發掘的力度仍然不夠。其實,梧州六堡茶不但有著顯著的自身特色,更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梧州六堡茶在歷史上,曾有過與雲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響和輝煌。建議,梧州六堡茶葉界積極思考,如何讓梧州六堡茶在中國茶葉界重新奪回應有的地位,重鑄梧州六堡茶文化千年輝煌。

廣西六堡茶業有限公司

廣西六堡茶業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集茶園基地、茶葉精加工、經營為一體的大型專業茶葉企業 ,蒼梧縣茶廠、梧州同堡源茶業有限公司、廣西五彩八桂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籌備)等隸屬於集團公司,目前,公司擁有茶園基地9000多畝,兩個茶葉精加工廠,總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總資產超億元,年精製茶加工能力3000噸。產品獲綠色食品認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QS市場準入體系認證。公司產品“同堡源0718”產品榮獲“2008中國北京國際茶業博覽會”特等金獎榮譽。公司產品榮獲2011年中國時尚博覽節“南寧禮物”金獎產品。

百年商號“廣元泰”

歷史傳承

廣元泰有著近300年的歷史,如今廣元泰的第九代傳人黃振傑傳承了家族百年製作六堡茶精益求精的精神,堅持古樸的制茶工藝,再結合現代先進的制茶、管理,成了廣西六堡茶業有限公司,全力打造“廣元泰”和“同堡源”兩大六堡茶品牌。
廣元泰茶莊始創於清朝乾隆年間。創始人黃文舉原籍廣東三水,其父以文取仕,做了幾年官後心灰意冷,無心官場退隱回家。並告誡子孫專心營商,不得參加科舉,並舉家往福建泉州開設茶行。後來,由於清政府關閉了福建海關(1757年),黃文舉便將廣元泰遷址到廣州,在十三行開設茶行,專門經營茶葉貿易。由於品質卓越,經營有方,至清末已經是遠近馳名,先後在香港、南洋開設分號,生意做得非常大。

蝦米茶

清同治版的《蒼梧縣誌》里有:“茶產多賢鄉六堡,味厚,隔宿不變,產長行蝦斗者,名蝦鬥茶,色香味俱佳,唯稍薄耳”的記載。抗戰前秋末,一位據說是當時香港滙豐銀行高級管事陳廉仲曾派人幾經周折專門來到六堡,指定要購買蝦鬥茶,給出每斤60個大洋這個遠高於市場的價格,要購買50斤。一問之下,原來他們年底要送禮給省港的大員,又怕在廣州買不到正宗正貨,寧願捨近求遠,務求正貨。郭師傅當時聽了暗暗叫苦,原來興盛莊當年的蝦鬥茶早已賣完,之好派人從廣元泰那裡高價買進其蝦米茶後,連夜換包裝,順利交貨,大賺了一筆,成為美談。此後,更多人就認著蝦米茶慕名來買。《中國六堡茶》一書里採訪了老茶人陳永昌,據老人回憶,蝦鬥茶最受青睞,最搶手,品質也最佳。當時民間有“上炕下頭埇嶺茶,色香味靚逢人夸”的說法。在興盛莊和廣元泰的經營下,蝦鬥茶很快聲名鶴起,在廣東茶商看來,黑石茶和蝦鬥茶是六堡靚茶的代表,他們都爭相不惜重金採購。
蝦鬥茶選料異常講究,品種上“非細茶不採”、“非高嶺不收”;頭上“單幼芽不做”、“芽身短不要”;採摘時間上更有“三采三不採”的歌訣。在製作上,當時的蝦米茶都是一位姓郭的師傅親手製作,用熱焗、去青、悶蒸等特殊制茶手法,其他人一律不準在旁偷看。全六堡只有郭師傅本人、陳永昌和後來一位廣元泰茶莊的制茶師傅會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