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八音(邕寧區)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申報的一項傳統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認證於2007年。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廣西八音(邕寧區)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音樂
- 起源時間:清朝末年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一批
- 申報地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邕寧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保護措施,
簡介
南寧邕寧壯族八音,原指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依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金(如鐘)、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塤)、革(如鼓)、絲(如琴)、木(如祝)八類,俗稱壯族“八音”。邕寧區歷史悠久,是壯族八音之鄉。其演奏有著廣泛和深厚的民眾基礎。
歷史淵源
邕寧壯族八音可追溯到清末民初。當時蒲廟、新江、中和、百濟、那樓一帶農村舉辦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時,民眾都喜歡請“八音班”吹奏,由此壯族八音十分盛行。1915年前後,在蒲廟那路,以黃大紀等人為主的壯族七人八音班就很出名,直至現在該班還遺留下直徑近一米的大鈸和一面8公斤重的大銅鑼。此後,隨著廣東粵劇班頻繁進入廣西,邕寧壯族八音在富有民族和民俗特色的吹打樂的基礎上,兼收並蓄廣東音樂精華,逐漸發展為極具壯族特色的“邕寧壯族八音”,並在原邕寧縣地域盛行不衰,在民間深深紮根。
邕寧壯族八音演變經歷5個時期,即清末民初的產生、形成期;民國的成熟期;解放後至“文革”的新生、轉折期;“文革”期間的冷落、沉寂期;改革開放後的復甦期以及發掘、繼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弘揚、振興期。上個世紀80年代初,自治區舉辦首屆“三月三”歌節時,原邕寧縣文化局和文化館的藝術專乾走進每一個村坡的八音隊,對這一民族民間藝術進行挖掘、整理、提高,並篩選出120名八音吹奏好手組成一支八音表演隊,邕寧壯族八音得到弘揚和發展。如今的邕寧壯族八音已簡化為以吹奏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的一種民間藝術。主奏樂器是大嗩吶、小嗩吶,無孔笛等,打擊樂器有鼓、鑼、鈸、壯族岳鼓等。演奏的主要曲目有師公調、祝壽歌、嘹囉調、採茶調等。音色更優美、高亢、嘹亮,撼人心旌。
基本內容
邕寧壯族八音的表演形式主要是:解放前至上個世紀80年代,八音隊以村為單位自發組織,參與民間演奏(吹打)活動,八音演奏人員之間一般為師傳關係。改革開放以來,壯族八音經整理提高,表演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變,演奏隊伍規模更大。如今,壯族八音隊有以村為單位的,有以鄉鎮為單位的,也有以城區為單位的。壯族八音在邕寧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蒲廟、那樓、新江、中和等鄉(鎮)最為普及,每個行政村都有數支八音隊,長年開展演奏活動。目前,邕寧區能演奏八音的樂手有300多人。
保護措施
該城區政府實施了壯族八音的保護措施:一是舉辦2005年邕寧區壯族八音比賽;二是邕寧區政府決定從2005年開始,每年舉辦一次邕寧壯族八音文化藝術節;三是增加經費投入,每年撥出專款用於壯族八音保護工作;四是成立青少年壯族八音示範班,培養壯族八音演奏人才。為了加強保護傳承工作,邕寧區文化部門已於2006年成功申報壯族八音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並於2009年6月在蒲廟鎮良信村建立壯族八音保護傳承基地。在邕寧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邕寧壯族八音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開發,壯族八音這朵奇葩將在民族文化之林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