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蠶桑說》中說桑者19條,說蠶者66條,說桑起自桑地整理,說蠶起自留種,按照蠶桑生產過程對蠶桑生產的各個環節依次加以介紹,條理分明,文字淺顯易懂,可操作性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廣蠶桑說》中說桑者19條,說蠶者66條,說桑起自桑地整理,說蠶起自留種,按照蠶桑生產過程對蠶桑生產的各個環節依次加以介紹,條理分明,文字淺顯易懂,可操作性強。
《廣蠶桑說》中說桑者19條,說蠶者66條,說桑起自桑地整理,說蠶起自留種,按照蠶桑生產過程對蠶桑生產的各個環節依次加以介紹,條理分明,文字淺顯易懂,可操作性強。作者·成書沈練,字清渠,江蘇溧陽人,道光辛巳(1821)舉人...
《廣蠶桑說輯補》是2008年 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沈練。編輯推薦 《廣蠶桑說輯補》是由中國書店出版的,在我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農學專著。內容簡介 《廣桑蠶說輯補》最大的貢獻在於,第一次將蠶桑生產放在了與農業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此書最早刻於元至元十年(二一七三年),元代時刊印過三...
一時蠶可抵半年糧 “一時蠶可抵半年糧”,諺語,意思是利用農閒時養查,收入可抵半年口糧。解釋 利用農閒時養查,收入可抵半年口糧。出處 清・沈練《廣蠶桑說》下:“是以農隙之時,即須兼顧蠶染為救貧地步。諺雲:'一時蠶可抵半年糧。”利非小補明矣。”
蠶桑習俗(含山軋蠶花),浙江省桐鄉市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桐鄉地處浙江北部,是江南蠶桑的主要產地,這裡的鄉間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其中以祭拜蠶神的含山軋蠶花廟會最具代表性。含山當地流傳著蠶神發祥或降臨的傳說,因此有“蠶花聖地“之稱。含山軋蠶花廟會又叫“蠶花廟會“,大約起源於宋代...
漢以前,蠶已被神化,稱其神曰先蠶,意指始為蠶桑之人神,其姓名、來歷有不同的說法。東漢時,所祀先蠶為“菀窳婦人,寓氏公主”。 《漢舊儀》曰:“春桑生而皇后親秉於苑中,蠶室養蠶,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今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北齊時,改祀黃帝。北周時,又改祀神話中的黃帝...
蠶歌是流傳於蠶鄉的一種特殊的民間歌謠。它是蠶鄉人民在從事蠶桑生產活動中創造的語言藝術。它跟朱自清在《中國歌謠》一書中所列舉的田歌、牧歌一樣,都是勞動人民在艱苦的勞動中尋求慰藉、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馬明王》《馬明王》是杭嘉湖蠶區廣為流傳的一首祈蠶歌,既祈求馬明王保佑蠶花豐收,又兼敘養蠶經過...
蠶桑,即養蠶與種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相傳是嫘祖(黃帝正妻)發明。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就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誌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2008年6月7日,蠶桑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蠶絲簡介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
桑(Morus alba L.),通稱桑樹,又稱白桑、家桑、蠶桑,是桑科桑屬的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厚,灰色,具不規則淺縱裂。葉卵形或廣卵形,邊緣鋸齒粗鈍,有時葉為各種分裂,表面鮮綠色。花單性,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為穗狀。聚花果卵狀橢圓形,成熟時紅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桑原產於中國...
蠶桑業絲織業的分布和變遷 蠶桑業絲織業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蠶桑業的國家。浙江吳興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絹片和絲帶,經鑑定為家蠶絲。以後在江蘇吳江梅堰和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器物上又發現了蠶紋圖案。這些都說明長江流域的中國先民經長期採用野蠶絲的實踐,到了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已將野蠶馴化為家蠶,...
蠶學館:浙江理工大學的前身,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8月,杭州知府林啟在西子湖畔金沙港關帝廟和怡賢王祠附近(現曲院風荷公園內)創辦蠶學館,揭開了我國近代紡織和農業教育的帷幕。學校從創辦時起,就以先進、科學的新學教學方法和切實服務於我國蠶絲事業的辦學宗旨得到了社會的肯定,而被譽為開全國蠶桑改良之...
蠶桑絲織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五千年來,它對中國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並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為更好地保存保護祖先留下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浙江、江蘇、四川等三省作為蠶桑生產的主產區和蠶桑絲織文化的保護地,三省文化行政部門聯合行動,以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為項目由中國絲綢博物館向聯合國教科...
《農書三種:齊民要術·農桑輯要·廣蠶桑說輯補》最大的貢獻在於,第一次將蠶桑生產放在了與農業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從書名即可看出來。此書最早刻於元至元十年(二一七三年),元代時刊印過三次,朗代有三個版本,清代以武英殿本為藍本,共有近二十種,從刊刻流傳之眾可見其重要性。漸西村舍本即以武英殿本為...
鄭辟疆晚年,還積極從事我國傳統蠶絲技術的挖掘整理工作,經他校譯的蠶絲古籍,已出版的有《蠶桑輯要》、《豳風廣義》、《廣蠶桑說輯補》、《野蠶錄》等,使我國傳統蠶絲文化得到弘揚。所獲榮譽 鄭辟疆曾先後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三、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人民委員會委員,第三屆江蘇省政協常委...
“蠶花,讀音cán huā,漢語詞語,意思為養蠶期間、蠶農為討吉利、稱一般野花為蠶花。解釋 1.指蟻蠶。2.方言。指蠶繭。3.養蠶期間﹐蠶農為討吉利﹐稱一般野花為蠶花。4.蠶忙季節上市的一種小蝦。出處 清·沉公練《廣蠶桑說輯補》卷下:“子之初出者名蠶花,亦名蟻,又名烏。”《中國歌謠資料·官員專欺...
“昔在上葉,深鑒茲道。是以天祿既終, 唐 虞 弗得傳其嗣;符命來格, 舜 禹 不獲全其謙。《南齊書·高帝紀上》:“是故 勛 華 弘風於上葉, 漢 魏 垂式於後昆。《魏書·李騫傳》:“為衢樽於上葉,號木鐸於前修。清 沉公練 《廣蠶桑說·飼蠶法》:“三眠起後,食葉較速,宜晝夜上葉。
整理之後的《農政全書》,“大約刪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全書分為12目,共60卷,50餘萬字。12目中包括:農本3卷;田制2卷;農事6卷;水利9卷;農器4卷;樹藝6卷;蠶桑4卷;蠶桑廣類2卷;種植4卷;牧養1卷;製造1卷;荒政18卷。內容評析 徐光啟認為,水利為農之本,無水則無田。當時的情況是,...
醝物國中無禁。自真蒲巴澗濱海等處,率皆燒山間。更有一等石,味勝於鹽,可琢以成器。土人不能為醋,羮中欲酸,則著以鹹平樹葉。樹既莢,則用莢。既生子,則用子。亦不識合醬,為無麥與豆故也。亦不曽造麴,蓋以蜜水及樹葉釀酒,所用者酒藥耳。亦如鄉間白酒藥之狀,蠶桑土人皆不事。蠶桑 婦人亦...
小婦連宵上絹機,大耆催稅急於飛。今年幸甚蠶桑熟,留得黃絲織夏衣。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壟翻江逆上溝。地勢不齊人力盡,丁男長在踏車頭。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槐葉初勻日氣涼,蔥蔥鼠耳翠成雙。三公只得三株看,閒客清陰滿北窗。黃塵行客汗如漿,少住儂家...
《農政全書》共60卷,內容宏富,計有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牧養、製造、荒政等12目。全書既大量考證收錄前代有關農業的文獻,又有徐氏自己在農業和水利方面的科研成果和譯述,堪稱為當時祖國農業科學遺產的總匯。徐氏編撰《農政全書》的主導思想是“富國必以本業”,所以...
作為中國民間信奉的司蠶桑之神。在中國古代,蠶神有著重要的地位,勞動人民為了向蠶神表示敬仰,並表達蠶農對來年豐收的美好希冀,所以蠶農們對蠶神進行祭祀,並衍生出許多風俗。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勞動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的敬意。簡介 鹽亭嫘祖故里...
多餘,拼音:duō yú 指過度的,太多,過分的;超過需要的,不必要的。語出元無名氏 《桃花女》第一折:“俺可也比每年多餘黍麥,廣有蠶桑。釋義 1.[excessive;surplus;unnecessary]:過度的,過分的 人體往往要排除多餘的氮氣 2.[superfluous]:超過需要的;不必要的 刪去多餘的詞 出處 元無名氏 《桃花女》...
中國18世紀以蠶桑絲綢為主要內容介紹北方地區的農副業生產的技術專著。成書於清乾隆年間,於1742年刊行後,陝西、河南、山東都曾重刻,流傳較廣。作者楊屾,字雙山,是清代傑出的農學家,陝西興平桑家鎮人,以教書為業。多年從事蠶業生產,對栽桑養蠶有深入的研究。全書分三卷,第1卷講桑的種植和栽培,第2卷講...
清末在建立學堂之初,往往開設傳習所,一方面培養實業學堂師資,另一方面給普通民眾傳播實業知識,廣開風氣,緩解學堂建立後招生困難的狀況。這可以從第一任監督洪守汝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發表的一篇畢業詞中窺見一斑,文中稱“念正科學期延長難求速效,復特設蠶桑速成科傳習所,開風氣先。”屈德澤接任監督後,於...
⒃曾(céng)不事農桑:一直不從事農業生產。曾:一直、從來。事:從事。農桑:農耕和蠶桑。⒄吏(lì)祿(lù)三百石(dàn):當時白居易任周至縣尉,一年的薪俸大約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吏祿:官吏的俸祿。《史記·平準書》:“量吏祿,度官用,以賦於民。”⒅歲晏(yàn):...
從中可見出“紅線毯”與“蠶桑之費”的關係。第一部分敘述織毯工藝之複雜精細,雖平平道來。“不務文字奇”(《寄唐生》),但表現出織匠勞動的艱苦緊張,也含寓著詩人深切的同情。第二部分從第六至第十四句,繪寫已織就的紅線毯的精美。先是表現紅線毯面積之大:“披香殿廣十丈余,紅線織成可殿鋪。”“...
西樵是紡織之鄉,素有“廣紗甲天下”之美譽。西樵紡織業始發於五六千年以前,20世紀80年代形成“千家廠、千家店、萬台機、億米布”的產銷規模。廣東自古就是國內蠶桑主產地之一,早在東漢建安年間(公元196—220),廣州附近的蠶桑業已初具規模。唐、宋時期,人們在開發珠江三角洲的過程中,創造了“桑基魚塘”...
顏德基(1886-1951年),名應純,四川省達州市開江縣人。肆業於綏定府(今達州)通濟學堂,後就讀杭州蠶桑學校,不久,赴廣州弁目學校習武,繼往日本留學,畢業於明治大學,並參加同盟會。1911年參加黃花崗起義,失敗後逃武漢。民國二年(1913)年7月在四川任義士團團長,參加"二次革命"。民國五年(1916年)初...
代神農氏治天下,都涿鹿,以土德王,作甲子,作算數,造律呂,作衣裳、舟車、宮室、內經,教蠶桑,設井畝,作鹹池樂,以雲紀官,在位一百十年,崩於荊山之陽,葬於橋山。”(清同治十年潯陽萬氏刊本,第2頁)清,蔡方炳《廣輿記增訂·古蹟》:“軒轅丘新鄭,古有熊氏之國,黃帝生此因名。”1921年版,方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