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武城

廣武城

廣武城是明長城山西鎮重要關堡。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廣武堡有新、舊兩座,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在新城西,居長城之外。廣武舊、新兩城是研究國家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2006年05月25日,廣武城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概貌,城中敵樓,遺址現狀,研究價值,遊人評價,交通線路,主要景點,

簡介

廣武城建於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重建於明萬曆三年(公元1575年)。據《代州志》載:廣武 城位於山西省山陰縣境內,“洪武七年(1374)建,萬曆三年(1575)重建,周三里有奇。”
舊廣武,位於縣城南40公里、雁門關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漢墓群,是山西省現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舊廣武雄踞關口,南接長城,對峙敵樓,想望烽火台,進可攻退可守,是中國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重要據點。據《遼史》記載,舊廣武始建於時期,為雁門關前的防禦據點。今存完整城牆系明、清加修。古城城牆周長1652米,城牆高8米,下寬5米,上寬3米多,外表全部磚砌,石條做基。最上沿矮牆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個城牆共施馬面16座,馬面緊貼牆體,雄偉穩健。城牆東、南、西設城門,不置北門。原城門上有門樓,已遭破壞。城內街道建築布局基本保留原制,為四街八巷。舊廣武城牆上有一株古榆樹,城西南有兩株古柏樹,均蒼勁茂盛,歷數百年風雨。最為奇特的是,在一株香柏的枝椏處,還寄生著一株枸杞,和諧相擁,融為一體。
新廣武建於明洪武與萬曆年間,位於雁門關北3公里處,是內長城防禦體系內的重要設施。新廣武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鎖鑰中原的北大門和戰略要點,歷來為兵家之爭、短兵相接的戰場。原來的新廣武城也有高10米的城牆,底寬5米,石條做基,通體包磚,是固若金湯的城池。古城內設東關、南關、大北關、小北關四道關門,大北關關樓上有石碑“三晉雄關”字樣。城內有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線組成,中城狀如簸箕,南瓮城形似斗狀,故有“金斗銀簸箕”之稱,意即城防堅固。
2006年05月25日,廣武城作為明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廣武城

歷史

廣武城建於明洪武七年,重建於明萬曆三年。新廣武城所在地自古兵 家必爭,在漢代,這裡歸屬雁門郡的陰管縣管轄。陰管縣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東漢時雁門郡治即遷於此,可見此地地理位置之重要!該地依山傍險,雄踞雁門關前,漢王朝在此設縣置郡,屯兵扼守,有效的起到了抵禦匈奴南侵的作用。到了明代,為了防禦蒙古族的入侵襲擾,明王朝從前期即開始了大規模修築長城的工程,這項浩大的工程到了明中晚期更臻完備。在長城沿線的內外還散布著眾多的城堡,新廣武城就是其中一座,明邊上的這種城堡平時屯種,戰時出征,在和平時期還兼有易市、榷場的經濟職能。但它的軍事職能始終是主要的,正如《兩鎮三關制》所載的那樣:“廣武當朔州、馬邑大川之沖,忻代崞峙諸郡縣之要,凡敵由大同左右衛入,勢當首犯。”這就說明廣武城是當大同一線長城防線被突破後保衛中原的第二道防線。
廣武城廣武城

概貌

東出山陰縣境,入應縣境,至馬蘭口。山陰縣轄長城約七十七華里,共有磚石砌築敵樓及夯 土墩台六十七座,其中現存較好的磚砌敵樓三座,其餘均成夯土台狀。
廣武城廣武城
廣武堡城有新、舊兩座,新城緊傍長城而築,舊城在新城西,居長城之外。南面城牆石基磚砌尚較好,並有一磚券拱門,門額上有一石,因風化字不可辨。城東、西兩面牆包磚被拆走,存八至十米高的夯土牆,局部亦有圮坍。城北面牆大部分包磚被拆為民用。尚存夯土牆體和此城門磚券拱門洞。北門城門樓同城門台連為一體,全為磚砌。此樓南面開有三扃門,現安有木門,成為村裡的庫房。門額上嵌有石匾,因風化字不可辨。樓東、西各有三箭窗,樓北面牆圮坍。樓下地上橫臥一幢石碑,因風化字不可辨。
長城過新廣武城,至皂銀窪村,牆多為磚石包砌,由於自然圮坍及人為破壞,大部分牆體只存夯土了。但在很多地段斷續尚存有條石包牆。在靠近新廣武城一側的城牆上,尚殘存兩座磚砌敵樓。長城經廣武跨河,河床內牆址早已為洪水毀掉。過河是第一座殘存的磚砌敵樓。此樓東、西面牆上各一門,居一箭窗南,門額均嵌有石匾,因風化字已不清。樓北面牆有三箭窗,南面牆已圮殘。樓向東在皂銀窪北的第八座敵樓亦較好,樓東、西、北各三箭窗,南有一門,門額亦嵌有匾,字已不清。匾四框有磚雕。皂銀窪村,僅有一戶人家,住在樓南,整個院牆全為長城磚所砌。
長城過皂銀窪,約有一華里為條石包砌,順山北坡而築,圮坍嚴重。再過一華里至南寺溝村基本未築牆,沿山走徑連續地築有敵樓,樓多隻存夯土墩台。樓間只個別地方有石砌城牆。
由南寺溝村經大泉溝、苗家窯、東寺村至水峪口,依山險作障未築牆,在各溝口東西兩側山上築有磚砌敵樓,今全成為夯土墩台。據《代州志》引翁萬達奏疏載:“自大水峪鴉兒崖起,東至馬蘭口霍家坡止,為垣五十三里有奇,增添敵台九十六,鋪屋二百八十八,品窯千八百四十。”
峪口東、兩兩側山上,存有己殘成夯土狀的樓原為磚砌。長城過水峪口後,繼續沿山坡向東北經盤道窯、馮家窯、王家園、許家凹抵沙家寺。這段長城,僅水峪口東有近百米夯土殘牆尚存,此後一直到馮家窯,牆和敵台均已無存。過馮家窯在較為平緩的山坡上,才可見有殘存的夯土墩台。
過沙家寺長城走徑繼續沿山坡經南口、胡峪口、蘇家場,出山陰縣界入應縣境。這段長城今已無牆跡,只順山坡在各溝口處,及溝口兩側山上築有已殘圮的夯土墩台。

城中敵樓

新廣武旁邊山上的敵樓是長城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屯兵、儲藏物資、登高瞭望、發出信號和輔助攻 擊。兩座廣武城在明朝初年重修時,是被長城一起聯結的,但是這些長城後來很大一部分被破壞了,只有一些敵樓因為可以改建成其他的設施而免遭拆毀。在高高的山頂上屯駐更多的軍隊顯然是不現實的,所以軍營和指揮機構只能建在山下的平原上,緊靠著隘口的位置當然是最理想的,於是就在這裡修建了兩座堡壘,很多軍隊就輪流在這裡駐紮。兩座廣武城就象兩個忠於職守的哨兵,在高高的山腳下警惕地注視著敵人的動向。
廣武城廣武城
敵樓和其他的古代軍事建築,都是在公元14世紀左右修建的,那時,新興的明朝最擔心被他們趕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捲土重來,於是重新整修了數千公里的長城,當然也包括了緊靠著長城的新舊廣武,因為從軍事防禦的角度來看,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直到17世紀和蒙古人一直有著血緣關係的清朝建立,廣武才徹底地結束自己延續了2000多年的軍事使命,僅僅是一個村子。

遺址現狀

廣武城現狀是破敗不不堪,過去的城池早已損毀不存。這座古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里,平時屯種,戰時出征,在和平年代兼有易市和交流的功能,但軍事職能始終是第一位的。有詩云:“廣武驛前春太遲,桃花幾片柳疑絲。堅冰殘雪今初夏,燕語鶯啼仍一時。”其職能主要是旅遊,但尚待開發。

研究價值

廣武舊、新兩城是研究國家軍事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其中的4寶寧寺 在山西陽高縣城內西隅。現存主要建築大雄寶殿,明代建,五開間單檐廡殿頂。梁架規整,斗拱,琉璃瓦件均完好。殿內泥塑三世佛,第子脅侍菩薩和二八羅漢像,仍是明代作品。兩壁壁畫完好,內容為佛傳故事,畫工亦佳。殿前格扇齊備,欞花紋樣精巧,雕工純熟洗鍊,在雕工上可以借鑑

遊人評價

古戰場壁壘森嚴的戰鬥氣勢。博友靚屺說:遠望它,耳邊似乎隱隱聽到了激越的金戈撞擊聲,悲壯的鐵馬嘶鳴聲,慘烈的將士喊殺聲……

交通線路

由代縣白草口過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的猴嶺山,向北為山陰縣所轄。長城在山陰縣轄境內的大致走向為:過新廣武城向東北,經水峪口、沙家寺至胡峪口。從胡峪口向東出山陰縣境,入應縣境,至馬蘭口。山陰縣轄長城約七十七華里,共有磚石砌築敵樓及夯土墩台六十七座,其中現存較好的磚砌敵樓三座,其餘均成夯土台狀。

主要景點

新舊廣武城兩城相距2公里,互為犄角,如二虎把門,與明長城渾然一體,構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是雁門關整體設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城垣保存非常完好,遠遠望去,城牆呈土黃色,近看卻是完整的磚包砌面。古城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 489米,南北長338米。牆高8.3米,女牆高1.7米。東西南牆各有馬面4座,北牆有馬面5座,17座馬面仍緊貼牆體,穩健雄偉。城牆上作垛口,上有望洞和射孔。設東、南、西三座城門。東、西城門較大,門洞寬4米,入深13米,南城門較小。
廣武長城西起新廣武城,南至白草口村,全長10公里。從山腳沿著山脊爬上山頂,氣勢磅礴,恢宏壯觀,是朔州境內明長城的精華所在。這段長城共有20座敵樓,保存較為完好的有5座,敵樓騎牆而建,與險要的地勢互相襯托,更顯壁壘森嚴。其中白草口附近踞齒型長城,為國內罕見。摩天嶺是欣賞這段長城全貌的最佳位置,極目遠眺,延綿起伏的長城猶如一條游弋的巨龍,盤踞在崇山峻岭之巔。
長城腳下的漢墓群,南北長8公里,東西寬4公里,占地面積32平方公里,共有封土堆298座。封土堆連綿起伏,狀若丘陵,星羅棋布,雄偉壯觀。封土堆分為大、中、小三種。最大的236號封土堆高20米,占地面積3250平方米。1988年廣武漢墓群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些年來山陰縣大力開發旅遊資源,在漢墓群前修建了高大雄偉的牌樓、寬闊的塑像廣場和巍峨的漢墓博物館,如今漢墓群已成為人們憑弔漢代陣亡將士,體驗雄關沙場的軍事旅遊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