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豎子成名
- 基本含義:指無能者僥倖得以成名
- 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 出處:《晉書·阮籍傳》等
基本信息,典源,成語典故,出處,典故,釋義,示例,
基本信息
拼音: shù zǐ chéng míng
典源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亦有是說,文字少異,云:“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曰:‘遂成豎子之名。’”
成語典故
出處
典故
魏晉之際,有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哲學家名叫阮籍。阮籍容貌英俊,性格狂傲,志向宏大,學識淵博。生活中,他按老莊哲學思想處世,順其自然,不拘小節。有時他一連幾個月關門看書;有時又出外遊山玩水,多日不歸。他不僅詩歌文章寫得好,還善於彈琴唱歌,並酷愛飲酒。
阮籍對當時朝政的腐敗深為不滿,常與嵇康等人在竹林里一邊飲酒,一邊批評朝政。他看不起專權的司馬氏集團和曹氏傀儡政權。即使朝廷召他當官,他也推辭不去。
釋義
豎子猶言小子,對人的鄙稱。阮籍清高自負,放蕩不羈。他登臨廣武山,觀楚漢戰場,感慨萬端,認為秦末沒有真正的英雄豪傑,於是像劉邦那樣的人,也竟得勢成名。後世以“豎子成名”形容庸人得志。或感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
示例
清 丘逢甲《阮生行》:“紛紛豎子成名易,英雄用武乃無地。”
清 丁澎《題曾青藜尊人傳後》詩:“豎子成名何足齒,天下英雄君與孤。”
傅敷 《哭楊篤生》詩:“鬼雄入夢二三輩,豎子成名千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