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廣東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是廣東科技學院重點建設的工科學院之一。學院堅持立足東莞、面向大灣區、輻射華南地區,圍繞智慧型製造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設定專業,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培養套用創新型人才。

學院開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智慧型製造工程汽車服務工程新能源汽車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機器人工程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12個本科專業,以及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2個專科專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 院長:高俊國 
  • 黨委書記:王援兵 
  • 主管部門廣東科技學院
辦學歷史,學科建設,專業介紹,課程建設,師資力量,組織架構,現任領導,

辦學歷史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教學效果突出的師資隊伍,共有教師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5人,高級職稱的教師有71人,占比43%,碩士及以上學歷140人,具有“雙師型”素質教師超過60%。已建成單片機原理及套用、工程製圖兩門省級一流課程。近年來,學院教師承擔國家級項目27項,省、市級項目90項,其中省自然科學基金粵莞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50餘項,院級項目234項;出版教材20餘部;在省級、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200餘篇;獲各類專利182餘項。
近年來學生參加國家級和省市級各項競賽,有360餘人在100餘個項目中獲獎,其中省級以上獲獎180餘項,且獲獎層次逐年提升。如在東莞大學生科技創新節創新技能競賽中,連續5年獲無動力環保小車設計與製作競賽第一名;連續多年參加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連續獲得一等獎;2015年參加全國套用型人才技能大賽“諾信杯”模具設計與製造大賽榮獲一等獎;2016年及2021年參加廣東省工科大學生綜合實驗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2019年參加第六屆全國青年科普創新實驗暨作品大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一等獎;2019-2020年參加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總決賽連續獲得一等獎;2021年參加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獲國賽二等獎,參加中國工程機器人大賽暨國際公開賽獲國賽三等獎,參加全國大學生工程訓練綜合能力競賽廣東省分賽獲省一等獎;2022年參加第十五屆“高教杯”全國大學生先進成圖技術與產品信息建模創新大賽獲二等獎,參加第十屆廣東省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省機械創新大賽獲二等獎。

學科建設

專業介紹

通信工程(本科)
主要課程:
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技術。
主要核心課程:電路分析基礎、C語言程式設計、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單片機原理及套用、信號與系統、高頻電子線路、資訊理論與編碼、DSP原理及套用、嵌入式原理與套用、EDA技術及套用、數字音視頻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及套用、通信原理、計算機網路與通信、通信專業綜合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畢業五年左右應能夠達到通信與信息相關領域工程師職稱任職條件或崗位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
培養目標1: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熱愛祖國,具有人文社會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工程實踐中理解並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職責。
培養目標2:能夠綜合運用工程數理基礎知識和通信工程專業知識,解決通信與信息相關領域的複雜問題,承擔通信與信息技術相關產品的開發、套用和項目實施。
培養目標3:掌握通信與信息工程領域的有關標準規範,能夠跟蹤該領域的前沿技術,具有工程套用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4:具備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擁有團隊精神,具備良好的交流、協調、合作、競爭和工程項目管理能力。
培養目標5:具有良好的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
培養目標6:能夠與時俱進,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有不斷學習和適應發展的能力。
就業方向:
面向通信與信息設備製造企業,從事智慧型設備的開發、設計和製造等工作;面向通信網路運營企業,從事通信網路建設的組網設計、基站安裝調試、網路設備維護、網路運營等工作;面向網際網路IT企業,從事計算機套用軟體、電信運營增值服務、網際網路/電子商務、雲計算服務等工作。
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本科)
主要課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半導體物理與器件、模擬積體電路設計、數字積體電路設計、嵌入式原理與套用、機電產品創新設計等。
培養目標: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東莞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科學素養,掌握積體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電路系統設備等方面的技術套用能力,能在積體電路領域及相關產業從事套用研究、產品設計、製造測試、服務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創新型人才。
就業方向:
到積體電路生產企業從事晶片設計、研發、封裝、測試等相關的工作;到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等生產企業從事積體電路的設計、研發、生產、銷售與管理工作;到積體電路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從事專門的積體電路研究工作。就業崗位有硬體工程師、電子工程師、模擬積體電路設計工程師、電路設計工程師、射頻積體電路設計工程師、嵌入式工程師等。
智慧型製造工程(本科)
主要課程:
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資訊理論與編碼、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通信原理、電工電子基礎實訓、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大學物理實驗、模擬電子技術綜合設計數字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課程設計、嵌入式原理與套用、嵌入式原理與套用課程設計、Capstone課程、印刷電路板設計與製作課程設計、DSP原理及套用課程設計、Linux系統套用與開發課程設計、電子系統綜合設計、語音信號處理課程設計、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灣區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質、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掌握紮實的工程科學基礎、工程專業技術及管理知識,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組織管理、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在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運行及管理、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等工作,富有工程意識、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勤勉務實、甘於奉獻的高素質套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
主要在電子技術、信息通信、智慧型控制、計算機與網路等領域,從事電子與信息通信系統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套用開發、使用維護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電子信息工程(本科)
主要課程:
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資訊理論與編碼、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通信原理、電工電子基礎實訓、金工實習、電子工藝實習、大學物理實驗、模擬電子技術綜合設計、數字電子技術綜合、設計、單片機原理及套用課程設計、嵌入式原理與應、嵌入式原理與套用課程設計套用、Capstone課程、印刷電路板設計與製作課程設計、DSP原理及套用課程設計、Linux系統套用與開發課程設計、電子系統綜合設計、語音信號處理課程設計、數字圖像處理課程設計、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灣區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品質、人文素養、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掌握紮實的工程科學基礎、工程專業技術及管理知識,具備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交流合作、組織管理、工程實踐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在電子信息工程及相關領域從事生產運行及管理、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和科學研究等工作,富有工程意識、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勤勉務實、甘於奉獻的高素質套用型高級專業人才。
就業方向:
主要在電子技術、信息通信、智慧型控制、計算機與網路等領域,從事電子與信息通信系統產品設計、生產製造、套用開發、使用維護和技術管理等工作。
機械電子工程(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東莞地區機械製造行業生產、管理、服務需要,培養具有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團隊合作意識、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具備機械工程、電子技術、控制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機械電子工程行業及相關領域從事機電產品的設計製造、技術開發、生產運行管理等方面工作,能夠解決生產、技術套用等方面的工程問題,有效利用專業技術服務於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套用創新型人才。
就業方向:
主要在機械製造、電子產品生產、機電一體化設備研發等行業就業,從事機電設備系統及元件的設計、製造、電氣控制開發及機電設備的運行管理與行銷等工作。
新能源汽車工程(本科)
主要課程:
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電工電子技術、汽車構造、新能源汽車結構與原理、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技術、新能源汽車電子控制技術、新能源汽車CAD與CAE技術、新能源汽車設計與匹配等。
培養目標: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東莞地區新能源汽車行業企業一線需要,培養愛國、愛黨、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本專業紮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基礎的產品研發與檢測能力,能在新能源汽車工程領域從事設計製造、零部件開發、生產、檢測、實驗、運維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創新型人才。
學生在畢業後5年左右,預期成為能夠獨立開展新能源汽車工程領域相關工作的專業骨幹、技術和管理人才,具體目標如下:
目標1:能夠適應現代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融會貫通工程數理基本知識和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知識,了解新能源汽車工程專業方向相關的標準、規範、規程和法規,能對複雜新能源汽車工程項目提供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目標2:能夠跟蹤新能源汽車電控、電機、電池領域的前沿技術,具備創新能力,能將新技術成果套用於工程實踐,有能力獨立完成較為複雜的汽車設計與仿真工作,進而成長為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產品設計工程師、結構仿真工程師、熱仿真工程師等。
目標3:具備社會責任感,理解並堅守職業道德規範,有良好的質量、安全、服務、環保意識,綜合考慮法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等因素,在工程實踐中有主動服務國家、服務社會需求的意識。
目標4:具備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人文素養,能理解並掌握科學原理和方法,具備一定的協調、管理、溝通、競爭與合作能力,勝任研發、分析、測試、技術支持等部門的管理工作,成為企業中層管理者。
目標5: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有開創型的個性,具有國際視野和競爭意識,能夠通過繼續教育或其他渠道更新知識,實現能力和技術水平的持續提升,有終身學習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
就業方向:
學生可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三電”生產與研發企業、充電設備研發運維企業、汽車行銷與維修企業、新能源汽車檢測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等部門從事整車及零部件設計、生產製造與檢測、汽車金融與電子商務、汽車企業運營管理及技術教育等工作。
自動化(本科)
主要課程:
電路分析基礎、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原理、電機及拖動基礎、嵌入式原理與套用、電氣控制與PLC、電力電子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過程控制技術、現場匯流排技術、運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技術基礎、工業機器人編程與調試、工廠供電技術、智慧型控制技術、智慧型儀器設計等。
培養目標:
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東莞地區自動化行業一線需求,培養愛國、愛黨、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自動化領域的基本理論知識、專業技術,具有過程控制、智慧型檢測、機器人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在相關企業從事自動化產品的設計開發、系統集成、運行調試和維護管理等相關工作的高素質套用創新型人才。
本專業學生畢業5年左右應達到以下具體目標:
目標1:利用數學、自然科學、工程基礎知識和自動化專業知識來分析和解決自動化系統設計、開發和實施過程中的複雜工程問題;
目標2:能夠使用現代工具在自動化產品設計、開發和運行維護方面開展工作,富於創新精神和較強的自動化工程實踐能力;
目標3:具有解決自動化工程現場問題的能力,具有獨立從事自動化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對自動化系統進行最佳化的能力,解決自動化系統運行、維護等工程實踐中出現的複雜工程問題;
目標4:具備社會科學知識和企業經營管理能力,能夠遵守工程規範與職業道德,在工作中能從法律、倫理、社會、安全、環保、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的視角管理和運作工程項目;
目標5:具備科學人文素養、團隊合作能力、溝通和表達能力,能就複雜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眾進行溝通和交流;
目標6:具備通過持續的自主學習或其它終身學習的途徑拓展自己的業務知識和技能的能力。
就業方向:
在電子、電力、機械等企業從事自動化系統、電氣控制設備、控制網路、中小型供配電裝置的產品設計、集成套用、系統運行、調試操作、維護管理等工作。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本科)
主要課程:
機械工程、工程製圖、電工電子技術、工程力學、工程材料及成形技術、機械原理、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液壓與氣壓傳動、機電傳動控制、流體力學與傳熱學基礎、機械產品設計。
培養目標: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東莞地區機械製造業的生產、設計、管理、服務一線需要,培養愛國、愛黨、守法、有良好道德的合格公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重套用、重技術,能夠從事機械製造領域的設計製造、產品開發與技術革新、運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質套用創新型人才。
就業方向:
機械產品設計與開發、加工工藝規程編制、質量監控、檢測與分析、設備管理與維護、運行組織和經行銷售等。

課程建設

教學綱領
自動化專業教學
大學物理是高等院校非物理類理工科本科各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基礎必修課。物理學是研究物質的基本結構、基本運動形式、相互作用的自然科學。它的基本理論滲透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套用於生產技術的許多部門,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課程所教授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是構成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科學工作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所必備的。該課程在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等方面,具有其他課程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逐步掌握物理學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定性分析,估算與定量計算的能力,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獲得同步提高與發展。開闊思路,激發探索和創新精神,增強適應能力,提升其科學技術的整體素養。同時,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教學
機械製圖及計算機繪圖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一門基礎必修課。本課程要求學生掌握機械製圖的國家各類標準;掌握三面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律;掌握點、線、面的投影;掌握繪製和識讀組合體的方法步驟及組合體的尺寸標註;掌握零件上的常見工藝結構和零件圖上的技術要求;掌握畫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理解視圖、剖視圖、斷面圖、局部放大圖的配置形式及畫法;了解截交線與相貫線的作圖方法、軸測圖的基本知識、機械圖樣中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圖的定義;熟悉AutoCAD軟體的常規繪圖命令。本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空間想像能力和基本的繪圖技能,具有一定的識讀機械圖樣能力和圖示表達能力,具備使用計算機繪製機械圖樣的能力;具備從事汽車行業專業技術工作的職業能力。

師資力量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實踐經驗豐富、教學效果突出的師資隊伍,共有教師2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5人,高級職稱的教師有71人,占比43%,碩士及以上學歷140人,具有“雙師型”素質教師超過60%。
教師團隊
宗瀟
中共黨員,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於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高性能結構/功能陶瓷材料合成與製備新技術相關研究。
朱瑩瑩
中共黨員,講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教研室骨幹教師等。主講《機電傳動控制》、《電機拖動及控制》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控制與機械設計。
朱星榮
助教,南昌大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講《大學物理》、《電氣CAD》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智慧型電力系統建模及設備節能運行最佳化研究。
朱思思
講師,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主講《電力電子技術》、《電路分析基礎》、《工廠供電》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鐘潔敏
講師中共黨員,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無線通信專業碩士研究生,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工程本科。教研室主任。主講《電路分析基礎》、《計算機網路》、《C語言程式設計》、《通信原理》、《高頻電子線路》等課程。
趙運才
教授。湖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中南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後,碩導,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常務理事,國家基金通訊評審專家,曾經兼任江西省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理事長。主講《先進制造技術》、《零部件測繪》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零件強化理論與工藝、先進表面技術及關聯工藝。
趙利平
實驗師,模具製造工高級技師,湖南農業大學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本科。主講《工程訓練》、《數控工具機編程與操作》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模具設計及製造,機械設計製造及機械零件加工等。
張新華
教授,西北工業大學一般力學專業博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後,博導。目前為機械教研室專任教師。主講《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大學物理》、《工程力學》等課程。主要研究方向為機械與結構系統的動力學建模與分析、先進材料與結構的力學設計等。

組織架構

廣東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廣東科技學院機電工程學院組織架構

現任領導

學院領導
院長
高俊國
黨委書記
王援兵
副院長(科研)
姜炳春
副院長(教學)
嚴其艷
副院長(學工)
王援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