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面積275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184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以“南海Ⅰ號”為起點,“海絲方舟·夢啟陽江”為設計理念,提取海浪、絲網等具有陽江海洋特色的文化元素,形成形體優美、空間豐富的整體造型,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形成兩館協調共融、氣韻相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地址:廣東省陽江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
- 建築面積:32184 km
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面積275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184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以“南海Ⅰ號”為起點,“海絲方舟·夢啟陽江”為設計理念,提取海浪、絲網等具有陽江海洋特色的文化元素,形成形體優美、空間豐富的整體造型,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形成兩館協調共融、氣韻相生。
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於廣東省陽江市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西側,面積2758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2184平方米,總投資約3.5億元,以“南海Ⅰ號”為起點,“海絲方舟·夢啟陽江”為設計理念,提取海浪、絲網等具有陽江...
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負責廣東省海域、內水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發掘及研究。配合國家海洋戰略,協助國家文物局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對全國範圍內的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發掘及研究工作。古建築研究中心:負責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古遺址古墓葬保護,古建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勘察設計。信息和文物保護中心:負責...
崔勇,男,中國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水下考古中心主任。教育經歷 廣州出生,1980年高中畢業,華南師範大學在職本科。人物經歷 1987 年,參與發現“南海一號”;2010年作為“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領隊,組織的“南澳Ⅰ號”水下考古發掘,被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列為2010年“一號工程”。2022年...
推動創建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建設一批廣東省文物考古科研基地和重點實驗室。加大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對文物研究課題的支持力度。重點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高水平建設廣東省智慧博物館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廣東文物保護科技中心、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標本館和廣東省...
水下中心、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就“南澳1號”沉船發掘等項目進行了重點匯報。與會代表圍繞2012年我國水下考古的新進展和2013年全國水下考古工作計畫展開了熱烈討論,並達成若干共識。北海基地 2018年11月6日,位於青島市即墨區“藍色矽谷”的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北海基地正式啟用。北海...
先後入選廣東省宣傳文化戰線“十百千工程”第一層次培養對象、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出版專著《新石器時代考古》,譯著《考古學理論導論》,公開發表文物考古、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和先秦史研究等方面的學術論文三十餘篇。主持過“南海I號”宋代沉船整體打撈等國家文物保護重點項目,主持或承擔過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內...
2015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是2015年8月11日舉行的研討會。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工作部署,積極推進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史跡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進程,2015年8月11日,廣東省文化廳在廣州召開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會議由省文物局...
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位於廣東省陽江市江城區南海一號大道西,是以“南海Ⅰ號”宋代古沉船發掘、保護、展示與研究為主題,展現水下考古現場發掘動態演示過程的中國首個水下考古專題博物館,總建設面積1.75萬平方米。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主要由“一館兩中心”(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海上絲綢...
北海基地是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內設機構,由水下中心提供人員和項目、設備支持,青島市承擔北海基地建設用地、建設經費及基本建設工作。北海基地落戶在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是集水下考古調查、勘探、發掘、保護、研究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面向黃渤海、面向全國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機構。研究方向 北海基地...
深圳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北靠蓮花山公園,南臨深南大道,隸屬於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博物館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和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4處館址,占地面積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的地方...
隨著一系列重大水下考古和保護項目的開展,為了更好地完成跨地區、跨部門開展全國水下考古工作,2008年5月,國家文物局正式批准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成立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具體承擔中國水下考古和文物保護等方面工作。2009年9月,國家文物局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內設立“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下簡稱水下中心...
金濤,男,1983年7月出生,現任寧波市文化遺產管理研究院水下遺產中心副主任。人物經歷 他多次組織開展重大沉船保護項目,推動寧波地區文物科技保護事業跨越式發展。組織實施浙江省首個海洋出水沉船科技保護項目,為寧波的文化遺產研究和文化強市建設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例證、考古依據和學術支撐。所獲榮譽 曾獲最美浙江文物...
2010年11月24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重慶市文物局聯合主辦,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首次“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展示與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重慶隆重開幕。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出席研討會開幕式並作了題為《從水下考古到水下文化遺產保護》的...
水下文化遺產,根據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指至少100年以來,周期性地或連續性地,部分或全部位於水下的具有文化、歷史或考古價值的所有人類生存的遺蹟,包括但不限於遺址、建築、工藝品、人的遺骸、船隻、飛行器,及其有考古價值的環境和自然環境。水下文化遺產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以弘揚海絲文化為目標,以南海 1 號遺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閘坡古炮台遺址等海絲遺蹟及海島地貌為特色,加快推進廣東省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建設,擦亮漠陽風箏文化節、南海(陽江)開漁節、高流河墟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強陽江漆藝、根雕、風箏、豆豉、小刀等非物資文化遺產展示。 凸顯城市文化風貌特色。深入挖掘開放...
《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是2018年8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內容簡介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廣東省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編著的《南海Ⅰ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二:2014~2015年發掘(上下)(精)/國家文物局水下...
《南海1號沉船考古報告之一:1989~2004年調查》是2017年11月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國家博物館、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陽江市博物館。內容簡介 南海I號沉船發現於1987年8月,1989年11月首次開展水下考古調查,至2001年重啟調查,再歷經多次大規模調查,直至2007年整體打撈...
2015~2016年,佛山市南海區會同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西樵山採石場遺址開展了兩個階段的水下考古調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也於2016年對廣東西樵山石燕岩水下洞窟遺址調查項目進行立項。2017年10月,國家文物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顧玉才調研了遺址。遺址特點 綜述 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火山形成的獨特...
此次研討會與廣東省博物館“牽星過洋:萬曆時代的海貿傳奇”展覽相配套,議題包括沉船與水下考古、造船與航海、陶瓷貿易、海洋貿易物品等。本次研討會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廣東省文物局的關心和鼎力支持,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以及國內的36名學者參加了研討。研討會的第一專題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水下考古所...
《孤帆遺珍――南澳I號出水文物精品圖錄》是201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共收錄“南澳Ⅰ號”出水文物精品200多件(組),涵括盤、碗、罐、杯、瓶等。展品以“萬里出一”的青花瓷器為主,部分為五彩,也有小部分青、白釉,...
潮州市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潮州大道人民廣場西南側,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和紀念性兩者兼具的博物館。占地面積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3215平方米,是國家二級博物館和廣東省古籍重點保護單位。1950年5月,潮安縣文化館成立,系潮州市博物館的前身。1958年,縣市並為潮安縣,原來兩個文物室合併,籌備建館。1959...
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打撈的文物會隨打撈船運到廣州,交由廣東省博物館進行處理、保護。4名雲澳邊防派出所官兵將隨船執行保衛警戒任務,確保萬餘件船載文物安全萬無一失。2009年9月25日國家文物局將“南海Ⅱ號”更名為“南澳Ⅰ號”。2009年9月26日,“南澳Ⅰ號”水下考古搶救發掘項目正式啟動。廣東省博物館...
金銀島沉船遺址船板與石質類文物、陶瓷器的同時發現為確定西沙群島大部分水下遺存的性質提供了重要的參考,為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在東南亞等地的傳播和影響提供了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2019年10月7日,金銀島沉船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1974、1975年廣東省博物館和...
2017年,筆架山潮州窯考古遺址公園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成為廣東省獲此殊榮的兩個單位之一,也是粵東地區首個獲準立項的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2018年4月,中國24個城市共同簽署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城市聯盟章程》,成立了“海絲申遺城市聯盟”,截至2018年4月...
深圳博物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中路市民中心A區,北靠蓮花山公園,南臨深南大道,隸屬於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博物館有歷史民俗館、古代藝術館、東江游擊隊指揮部舊址和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4處館址,占地面積37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是集收藏、保護、研究、展示、教育為一體的大型總分館制的地方...
《孤帆遺珍·南澳I號出水文物精品圖錄》是2016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內容簡介 為更好地傳承中華優秀歷史傳統文化,推動水下考古學科建設,深入發掘和保護海上絲路文化,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省博物館、國家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整理出版了《孤帆遺珍》圖錄。圖錄具有以下特點: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