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潮汕食管癌發病風險預測的分子基礎研究

廣東潮汕食管癌發病風險預測的分子基礎研究

《廣東潮汕食管癌發病風險預測的分子基礎研究》是依託汕頭大學,由蘇敏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潮汕食管癌發病風險預測的分子基礎研究
  • 項目類別:聯合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蘇敏
  • 依託單位:汕頭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廣東潮汕乃一罕見的南方沿海食管癌高發區,食管癌嚴重危害潮汕人民生命與健康。潮汕人群特殊遺傳背景與食管癌發病家族聚集的特徵,提示遺傳易感作用突出。因此,篩選家族性食管癌易感突變位點,為個體發病風險預測與評估提供可靠的分子遺傳學標記,就顯得尤為重要與緊迫。課題組前期系統完成食管癌發病流行病學、家族聚集與遺傳模型分析、食管癌大家系全基因組與精細掃描,首次定位出家族性食管癌連鎖易感區。在此基礎上,本項目繼續從家系出發,對連鎖區進行靶向測序,篩選、鑑定出在大家系中傳遞並與食管癌表型共分離的突變。利用核心家系與家族聚集病例-對照驗證突變位點,並分析突變位點對散發病例易感性的解析程度。進一步深入研究突變位點對基因、細胞功能改變的影響,以揭示突變位點作用的具體分子機制,為食管癌易感個體發病風險預測模型建立提供分子遺傳學標記。

結題摘要

廣東潮汕乃一罕見的南方沿海食管癌高發區,潮汕人群特殊遺傳背景與食管癌發病家族聚集的特徵,提示遺傳易感作用突出。本項目對57例珍貴家系樣本進行全基因組與外顯子測序,篩選、鑑定出結果發現47個在家系內與表型共傳遞的罕見、功能性變異,並且已驗證一個3500bp的缺失為2個家系所共有,然而這些變異基因突變在家系之間存在顯著的遺傳異質性,因此對變異基因進行功能富集發現其功能主要集中在DNA修復,特別是重組修復通路。我們已構建了1個DNA雙鏈修復基因,1個組蛋白修飾基因的野生型、突變型質粒,初步分析DNA雙鏈修復基因突變型抗DNA損傷能力減弱。共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2名,博士後1名,發表SCI文章11篇,申請專利2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