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

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以廣東海洋大學為依託,立足廣東和南中國海區域,逐步建設成為一支物理海洋與大氣、海洋環境科學交叉的複合型高水平學術團隊,為我國的海洋科學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
  • 主管部門:廣東海洋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

研究方向

l 南海海洋-大氣相互作用、陸-海相互作用、區域海洋動力過程與海洋災害等:建立相應動力學理論,確定不同時空尺度海洋現象的時空演變規律及動力學機制,預測海洋環境的變化,為國家海洋事業、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有待解決的主要科學問題有:
(1)颱風過程海洋的回響:開展颱風過程,海氣界面物質、能量和氣體交換(特別是CO2)研究,揭示颱風過程風-浪-流耦合機制和海洋內部回響機制;
(2)颱風過程陸-海相互作用:開展颱風過境,近海動力過程及陸坡泥沙輸運研究,揭示控制沙脊向岸和離岸移動的動力學成因,建立風-浪-流耦合系統中泥沙輸運數值模擬技術。
(3)內波形成、發展及其破碎混合:開展內波常規觀測,重點開展內波破碎及其混合研究,為發展內波數值預報技術奠定基礎。
l 南海物質循環和生態效應:開展南海環流輸運、颱風過程對近海生態系統影響研究,重點揭示南海環流輸運、內波混合、颱風過程如何控制營養鹽分布,以及對環境容量和初級生產力水平的調製作用;深入研究海岸經濟帶生物系統與動力過程耦合,逐步建立區域性、業務化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系統。
l 海洋環境立體監測技術研究:繼續跟蹤國際上先進的海洋環境立體監測技術,研發適合南海長期監測需求的套用技術,如海表、海底、近岸監測技術;大力發展能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技術支撐的業務化套用平台,如海洋水文動力環境評估、颱風災害預報、赤潮預警等業務。

發展歷史

廣東海洋大學南海海洋環境研究所成立於2006年11月,是廣東海洋大學校級直屬科研單位。研究所以面向重大科學問題和服務於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為學科發展宗旨,以南海為重點研究海域,圍繞著氣候變化、海洋環境、海洋資源等重大問題,以與大氣和海洋環境交叉為核心,按照“立足南海,突出特色,以點帶面,形成優勢”為研究思路,堅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創新促發展,以成果為目標,以奉獻和服務謀出路”,在“十一五”期間,重點抓好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隊伍建設三項工作,全面提高學術競爭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化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