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民感戴,被廣東人民奉為神明 目錄 1 人物簡介 2 主要功績 3 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編輯 王來任 ,中國清朝官員,在逝世前不足一年,上任廣東巡撫一職。由於當地受到遷界令的影響,居民生活受到很嚴重的打擊。於是他便實地考察和調查,了...
光緒三十一年六月十七日(1905年7月19日),清廷調最後一任廣東巡撫張人駿署山西巡撫;光緒三十一年六月廿一日,以廣西軍務平,裁廣東巡撫缺,以兩廣總督兼管廣東省事務。清朝歷任廣東巡撫 佟養甲(順治四年五月十二日1647年6月15日-...
其後,中央即採取措施對巡撫進行了改制。順治六年(1649年)裁撤了天津、保定、鳳陽、安徽四巡撫,並設定廣東、廣西兩巡撫。順治九年(1652年)撤廢了宣府和登萊巡撫,此時的巡撫為20個。順治十五年(1658年)設定了保定、直隸、貴州三...
王大中丞祠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是深港兩地僅存的一處,紀念清代廣東巡撫王來任的紀念性祠堂。據清雍正《廣東通志·名宦志》記載,清康熙年間實行禁海政策,寶安地區百姓深受其苦,時任廣東巡撫的王來任向朝廷呈遞《展界復鄉疏...
南頭報德祠是深圳市第一批公布的深圳歷史建築之一,位於深圳市南山區南頭古城中山東街94號。據新安縣誌記載,是當地村民為紀念清康熙年間廣東巡撫王來任和兩廣總督周有德而建的祠堂。初稱“巡撫祠”,後改稱“報德祠”。為何感恩 新安...
當時不少地方官員,包括廣東巡撫王來任、廣東總督周有德,均極力請求復界。到了康熙八年(1669年),由於朝廷認為措施已收成效,加上不想繼續影響沿海地區的民生,終於允許復界。遷海令於 順治十八年(1661)頒布,康熙二十二年(1683...
值得一提的是詳細記錄了廣東巡撫王來任關心國計民生,以解除“移民遷界”之事為已任,幾經周折,上疏奏請朝廷解除遷界,朝廷允許。但王來任於康熙七年戊申年(1668年)不幸病故。朝廷另派總督周有德前來巡界、了解民情之後,才得以...
。故廣東巡撫王來任奏請皇上諭敕各部“俘獲賊犯,務必解審,以便根究餘孽。亦須分別善惡,勿得妄害良民。”康熙準其所請,下諭嚴禁官兵妄殺良民,違者罪其長官。此後,閩粵之亂始息 。
主殿中央供奉大王爺及夫人塑像,左供奉廣東巡撫王來任與兩廣總督周有德,右供奉護法師公與注生公媽,右邊設有一夥巷與廂房,兩側各有近年重修廟宇大型石刻碑文。廟前正對面設有天恩公神壇,右側立有旗桿墩與旗桿。門樓上刻有“國王廟”石...
後經廣東巡撫王來任及兩廣總督周有德分別上奏,始許村民於康熙八年(1669)歸家,得以安居故園。當地居民為不忘周、王二公奏請展界之恩,遂創建書院一所,既可紀念周、王二公,又可培育人才。書院創立之後,曾先後於乾隆九年(1744)...
正殿右側神龕中還塑有清初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的塑像。據悉,清初,朝廷為杜絕鄭成功與沿海民眾的聯繫,於康熙元年(1662)在東南沿海一帶施行靖邊海禁政策,強迫人民內徙五十里,製造無人地區。康熙五年(1666),澄海縣也因...
潮汕沿海一帶建有周王公廟,祭祀的是兩廣總督周有慶和廣東巡撫王來任。清初朝廷實行海禁政策,令沿海居民內遷50里,造成百姓背井離鄉、流離失所,難以生存。後來周、王二人挺身而出,冒死上奏,獲準回遷。人民感恩戴德,便立廟奉祀。潮...
三 巡撫都督 修武興文保社稷 安仁樂義扶世風 註:巡撫都督:清康熙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都督周有德 四 殿柱 善報惡報 速報遲報 終須有報 天知地知 神知鬼知 何謂無知 註:下聯前八字,乃後漢楊震拒賂之語 鮀浦巡檢司 蓬洲都...
後經廣東巡撫王來任及兩廣總督周有德分別上奏,始許村民於康熙八年(1669)歸家,得以安居故園。當地居民為不忘周、王二公奏請展界之恩,遂創建書院一所,既可紀念周、王二公,又可培育人才。書院創立之後,曾先後於乾隆九年(1744)...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廣東巡撫王來任、兩廣總督周有德巡視海界後,即“繪圖上疏,請展復”。康熙八年(1669年),朝廷派都統等官員查明遷界詳情,批准恢復重建,讓人民歸回家鄉,由此,許多潮人皆慶幸能重歸故土,人口已比前大減,田園...
後來又置廣東巡撫王來任像於右。洪聖殿建築面積244平方米,分前殿、正殿、拜亭。正殿結構為單檐布瓦綠琉璃剪邊,硬山頂,面寬,進深各三間,山牆閣檁,殿內木刻、磚雕、石雕精工細緻,斗拱梁架結構嚴密,為省內少有的建築物,代表著...
康熙四年(1665年)兩廣總督周有德及廣東巡撫王來任上奏請求復界,至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批准復界,居民才可回鄉重建家園。居民在兩人逝世後,集資在石湖墟興建“報德祠”,以紀念兩人的恩惠。1955年大火時焚毀“報德祠”,石湖墟...
康熙七年(1668),廣東巡撫王來任體察民情,上書請求清廷允許迫遷居民返回原住地。第二年,清廷允許部分地區迫遷居民返回。但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廷平定台灣後,才廢止“遷界令”。翌年,由官府發出告示,允許被遷居民全部遷回...
周王二公書院的建立,是為紀念及供奉清初的廣東巡撫王來任與兩廣總督周有德的,他們本奉命勘展邊界、深入民間,後卻深深體恤居民因海禁遷民所受之苦,因此當時二人上書朝廷,終成功使禁令解除。因此,若說樹屋見證了因遷海令而百業淍零的...
其中兩廣總督周有德、廣東巡撫王來任、湖廣道御史李之芳、福建總督李率泰等,均曾先後上奏朝廷請求復界。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政府權衡利弊得失,終允所奏,同意復界,廢除海禁令。內遷的沿海鄉民陸續遷回原先住地。百姓又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