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廣德岳飛抗金遺蹟
- 地理位置:安徽省廣德縣
- 性質:非物質文化
簡介
遺蹟
紮寨圩遺址
凌岩遺址
鐘 村
鐘村位於廣德橫山西北麓,距縣城約4公里。岳飛與金兵鏖戰於城郊時,鐘村曾是岳家軍的大本營。岳母也在此住過。岳家軍曾一度缺糧,岳飛嚴令部屬不得擾民。岳母親自挑野菜製成糠餅以餉將土。百姓感念,自動參戰,士氣大振,大破金兵,繳獲糧秣無數,解決了軍中缺糧之危。
清代濮陽摸《過鐘村》詩云:“宋史輝煌紀戰功,贏得鐘村名不滅。我來弔古心激昂,人家寥落無碑碣。偶聽田父坐閒談,耕田時拾殘刀鐵。更指村邊無樹松,松根曾污金人血。……”從詩中可以看出,鐘村確是岳飛抗金的古戰場;從宋代至清代仍能“耕田時拾殘刀鐵”,可以想見當年戰鬥之激烈。鐘村原是一個大村落,到清代已經“人家寥落無碑碣”。今天只留下幾處農舍和一片大松林了。
岳 王 祠
岳王祠在桃州鎮城西祠山廟東側,是後人為紀念岳飛抗金而立的祭祀祠宇。內供岳飛像壁畫。明代,在祠內增祀王原采,改岳王祠為“雙忠祠”。王原采,字叔文,是明惠帝(又稱建文帝)時的翰林編修。建文四年(1399),燕王朱棣起兵攻占南京,奪了惠帝的皇位。王原采正因公到廣德,聽到惠帝蒙難的訊息,就白縊在州衙內的銀杏樹下,以示忠於惠帝。邑人就將他葬於橫山。
營 盤 山
營盤山在廣德縣橫山西南麓,是一座小丘岡。至今還能看到一個禮帽形的大土堆,並有殘破的磚砌牆垣痕跡,是當年岳飛安營紮寨的地方,故又名紮寨圩,或名武穆寨。營盤山以西有一條土岡,叫楊令圩,據傳“懸羊擊鼓”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條土岡上。
飲 馬 澗
廣德縣橫山中部密林深處有一水澗,蜿蜒流至山麓凹地形成一個水池。池邊怪石森立,濃蔭如蓋,環境十分清幽。岳飛駐兵橫山時,經常在此飲馬。戰馬飲水,岳飛就坐在石坎上觀覽兵書。
岳 飛 廟
岳飛廟又稱岳王廟,在廣德縣邱村鎮趙村村和下寺村接壤的一座長嶺上。這裡群山夾一溝,地勢險峻,林木叢雜,是通往江蘇溧陽的要道。岳飛進兵收復溧陽時,曾與金兵在此大戰。岳飛首先勘察了地形,在嶺頭嶺尾險要處設伏,布疑兵誘敵進人伏擊圈,然後用火箭射入敵陣。霎時間,萬弩齊發,烈焰沖天,殺聲震野,金兵大潰。後人為紀念此次赫赫戰功,就在嶺上建立岳王廟,這道長嶺被稱作岳飛嶺,嶺下的山溝稱為岳飛溝,一直沿用至今。
跑 馬 岡
跑馬岡在邱村鎮邱村村西北。遠看是一座大山岡,登上岡頂卻是一展平陽。這裡既可登高望遠,又能跑馬騎射,幾十匹戰馬可以並駕馳騁,當年是岳飛的騎兵訓練基地。岳飛是著名的神箭手,親自傳授騎射。一天,正在傳授時,恰有雁群飛過,岳飛就把馬打得飛跑,只聽弓弦響處,兩隻大雁同時落了下來。頓時歡聲雷動,大大鼓舞了士氣。
箭 穿 石
箭穿卡在廣德縣新杭鎮距城北約35公里,東北為將軍山(因岳飛駐兵而得名),西南為架鼓山(是岳飛擂鼓督戰的地方),北為廣德與宜興毗連的分界山,地勢十分險要。當年金兵曾在此樹柵為營,憑險據守。岳飛採取火攻戰術,燒毀金兵柵寨,斃敵無數。此處村邊的一園形巨石,巨石中部有一網孔,前後透亮,據傳是岳飛川箭射穿,叫“箭穿石”。
牛 頭 山
金 沙 寺
金沙寺在廣德縣東亭鄉陽岱山村。寺壁有岳飛親筆題記。文曰:“余駐大兵宜興,沿乾王事過此。陪僧僚,謁金仙,徘徊暫憩,遂擁鐵騎千餘,長驅而往。然俟立奇功;殄醜虜,復三關,迎二聖,使宋朝再振,中國安強。他時過此,得勒金石,不勝快哉!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河朔岳飛題。”這篇信筆揮灑的題記,不僅充分表達了岳飛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宏大報負,而且為後世留下了珍貴史料。可惜金沙寺毀於戰火,寺壁題記已無存。
念 母 嶺
念母嶺,在安徽省廣德縣城東南約20公里的群山中,有一座無名山嶺,岳飛曾在嶺上臨時紮營。一日,忽接家書說岳母病了。岳飛與母親感情深厚,心急如焚。接著營中又悄悄傳說:岳母已病故。岳飛頓時心生一計,假意向敵人暗遞訊息:岳母病故,岳飛已潛往奔喪,營中只留少數將士,金兵認為有可趁之機,連夜偷營。結果中了岳飛的埋伏,潰不成軍,岳飛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