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書院位於廣州中山七路,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它還有一個別稱,叫陳家祠。
基本介紹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廣東省廣州市
- 建成日期:光緒二十年(1894年)
廣州陳家祠一般指本詞條
陳氏書院位於廣州中山七路,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它還有一個別稱,叫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陳氏書院是廣東規模最大、裝飾華麗、保存完好的傳統嶺南祠堂式...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
2014年10月17日訊息,廣州,四年前為了迎接亞運,廣州荔灣區政府耗資8億元打造西關最大的廣場———陳家祠廣場,但今年因捷運8號線施工,廣場已經被拆了一半,圍蔽成...
本書是一部對廣州陳家祠進行深度田野調查及史料分析後,完成的學術研究專著。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布局嚴整...
廣州捷運陳家祠站是廣州捷運1號一座車站。位於廣州市荔灣區中山七路,在1號線上編號是10,無線路進行換乘,於1999年2月16日建設並投入使用。...
北村陳家祠坐南朝北,沿江而建,位於南海黃岐北村,為黃岐北村陳氏族人所建,始建年代不詳,重修於清鹹豐年,距今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重修年代比廣州陳家祠早31年,...
距廣州珠江 6.3公里距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 6.4公里距廣州廣交會琶洲國際會展中心 6.5公里距廣州上下九步行街 7.6公里距廣州陳家祠 8.1公里...
同義詞 廣州陳家祠一般指陳氏書院 陳氏書院位於廣州中山七路,籌建於清光緒十六年(1890),光緒二十年(1894年)建成,是當時廣東省72縣陳姓人氏合資興建的合族祠堂,...
廣州陳家祠建築頂部使用的石灣陶塑瓦脊都是雙面人物脊,裝飾內容豐富,五彩繽紛,令人目不暇給。陳家祠採用的佛山陶塑瓦脊共有11條,瓦脊總長度約163米,每條瓦脊的...
現任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陳家祠)館員,負責展覽陳列和設計工作。1983年城雕《犁》獲第一屆文學藝術紅棉獎,為全國當時70件城市雕塑優秀作品之一。近年創作“...
該祠仿廣州陳家祠模式而建。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均硬山頂鍋耳式風火山牆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木構梁架結構。面寬三間。二進、三進進深三間。宗祠坐西向東,前...
陳蘭彬是廣州陳家祠的創建者,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四月,陳昌朝、陳宗詢、陳蘭彬、陳伯陶等廣東四十八位陳氏族中鄉紳名流聯名向全省各地陳姓宗族發出《廣東省各縣...
陳濟坤,清光緒年間柳州府知府,在任升用直隸州特授廣西羅城縣、補授靈川縣、調署武緣縣、署理雒容縣,廣州陳家祠重要倡建者之一。清朝光緒十四年(1888)四月,陳...
其中的青花瓷剪紙系列,拿到了中國剪紙藝術精品博覽“中國藝術山花獎”會銀獎, 作品《古祠留香》在陳家祠永久收藏。現在是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州工藝美術行業...
陶塑作品:“醉蘆仙”藏於廣州陳家祠博物館。陶塑作品:“護蘆拐李”分別藏於廣東省博物館、廣東工藝美術珍品館。陶塑作品:“秦始皇”分別藏於廣東省工藝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