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7月,黃沙車站建成通車,經營客貨綜合運輸業務。黃沙車站是商辦粵漢鐵路總公司所在地,“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曾於清宣統三年至清宣統四年(1911一1912年)在此辦公。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粵漢鐵路客運改站,黃沙車站客運業務移至大沙頭站,黃沙車站更名廣州南站,成為當時廣東最大的編組站和貨運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州南站除了辦理貨運及水陸聯運外,還兼辦粵漢鐵路的列車編組。
1970年,編組任務移交到廣州北站,黃沙車成為一個純貨運車站。
20世紀90年代,廣州南站成為全國水陸兼備、站港合一的特大型綜合性貨運站,擁有專用碼頭港岸線842米,可停泊3000噸以下船隻,有近十年的年均貨物吞吐量達525萬噸,年均運輸收入近2億元,對繁榮廣州經濟發揮了積極作用。
2005年6月,城市發展規劃需要,廣州南站關閉。
2011年3月,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籌建廣州鐵路博物館。
2014年1月26日,廣州市將黃沙車站舊址遺存的帶站台倉庫建築認定為廣州市歷史建築。
2022年5月18日,廣州舉辦“齊聚文博力量共享美好旅程”國際博物館日暨中國旅遊日啟動儀式,廣州鐵路博物館正式開館。
建築格局
綜述
廣州鐵路博物館占地面積28950平方米,是中國南方最大的鐵路博物館。其中室外面積18489平方米、室內面積10461平方米,分兩個室內展館和一個露天展區。兩個展館都是以前的車站舊貨倉,屬於廣州市歷史建築“粵漢鐵路黃沙車站舊址”。1號館由“艱辛歷程”“新生之路”“開拓先行”“高鐵時代”“繼往開來”5個展廳組成,展現廣州鐵路百年歷史;2號館展出鐵路工業遺產和鐵路老物件;露天展區主要展示部分機車、車輛、線路、信號等鐵路設備。
展廳
“艱辛歷程”展廳主要通過展示粵漢鐵路蒸汽機車模型、收股執照、界碑,廣九鐵路華段修建的股息債券等物,講述廣州鐵路建設的開端以及民族危亡時期,鐵路工人展開革命鬥爭的艱辛歷程。鎮館之寶“飛輪”路徽的驚艷亮相,透露出鐵路人對鐵路事業騰飛的美好願景。
“新生之路”展廳主要介紹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改革開放前廣州鐵路的發展經歷,展示鐵路人頑強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瘋狂破壞、積極搶修鐵路的可貴精神,講述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鬥爭中,鐵路人擔負戰略重任,為黨和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英勇事跡。
“開拓先行”展廳主要展現廣州鐵路局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勇當鐵路改革的“排頭兵”、先行先試的“試驗田”,創造多項全路第一,為中國鐵路改革不斷探索新路。廣州鐵路局在全路率先創辦旅遊行業、開辦酒樓,改制為全國第一家鐵路運輸企業集團—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全面實行資產經營責任制。鐵路建設穩定推進,建成20世紀中國第一、世界第十的雙線鐵路隧道—大瑤山隧道。
“高鐵時代”展廳主要展示粵湘瓊高鐵迅猛發展,深刻改變交通發展格局,提升人們美好出行品質,搭建“一帶一路”國際貨運大通道的巨大進程。從“速度之變”“路網之變”“裝備之變”“服務之變”中感受鐵路跨入新時代。
“繼往開來”展廳主要展示廣州鐵路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助力脫貧攻堅工作成績,講述百年來廣鐵湧現出的可歌可泣的傑出人物代表事跡,展現鐵路先賢的開創、探索、鑽研和拼搏奉獻精神,指引15萬廣鐵人奮勇前行,為鐵路的高質量發展、為創造人民美好出行環境再創佳績。
在露天展區中,展覽大量大型的設備,有建設型蒸汽機車、YZ22型綠皮硬座車廂、鐵路道口、42米窄軌鐵路長廊、鋪滿列車方向牌的展示牆等。
館藏文物
綜述
廣州鐵路博物館室內展館集陳列、收藏、展示、科普、教育於一體,現藏有歷史文物和老物件4000餘件,其中展示1390件。
重要藏品
廣州鐵路博物館室內展館藏有鎮館之寶—“飛輪”路徽,還有粵漢鐵路的界碑和股票、百年鋼枕和鋼軌等,並陳列著11種動車組模型。在露天展區中,有建設型蒸汽機車、鐵路道口、YZ22型綠皮硬座車廂、42米窄軌鐵路長廊、鋪滿列車方向牌的展示牆等。
參觀信息
廣州鐵路博物館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黃沙大道譽江路3號。
免費。
每周二至周日9:00一17:00(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16:00後停止進館)每周一進行閉館。
所獲榮譽
2023年10月,入選為第十批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客流情況
2023年5月18日,廣州鐵路博物館對外開放滿一周年。一年來,廣州鐵路博物館接待遊客31萬人次,接待各界團體210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