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廣州市第十三學前身為私立教忠中學,創辦於1902年,著名民主志士朱執信先生為教忠中學的第一屆學生。1953年學校正式改名為“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先後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學校位於著名的廣州市文化教育中心區域文德路,環境幽雅,翰墨飄香,底蘊豐厚;是一所完全中學。學校兩個校區,高、國中共教學班50個,學生2268人。學校擁有善於管理的中層幹部隊伍,一支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一支優質高效的行政隊伍。214位教職員中有專任教師166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其中高級職稱57人,研究生學歷及課程班學習(含在讀)48人,南粵優秀教師4人,南粵教壇新秀2人,市優秀教師、班主任37人,市骨幹教師3人,越秀區名教師2人。 為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學校每年教師到國內、國外學習、培訓、考察,以鼓勵教師成為新時期學者型、專家型的教育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 簡稱:十三中學
  • 創辦時間:1902年
  • 所屬地區:廣東省廣州市
  • 類別:公立高中
學校改革,所獲榮譽,學校歷史,清朝光緒時期,辛亥時期,民國時期,日本侵華時期,建國後,成員學校,錄取規則,

學校改革

自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學校對校園全面規劃,重新設計並建造了形態優美,寓意豐富的學校大門,改建了實驗室,對體藝綜合樓進行功能的改造。2007年底將興建100米直線跑道以塑膠運動球場。在爭創省一級學校過程中,對各教學功能室進行全面的設計與裝修,以滿足新課程對教育教學的要求,學校在各間課室和教學專用室都建有多媒體教學操作平台,極大地最佳化了課堂教學條件。整個校園環境幽雅,整潔美觀,綠樹參天,鮮花常開。 隨著辦學條件的改善,學校在堅持教育教學改革,構建、實踐“激勵教育、自主發展”模式,在推行素質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
廣州市第十三中學
校園風景校園風景

所獲榮譽

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高,成績斐然,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學生參加全國、省、市級各類學科競賽累計獲得過600多項次獎勵,其中1999年以來,學校連續三年組隊參加廣東省“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獲一等獎,參加第十二屆中國上海“頭腦奧林匹克競賽”獲特別獎。2006、2007年學生們參加全國國中套用物理知識競賽、全國“華羅庚杯”少年數學決賽獲全國二等獎等獎項,國中學生美術作品還在《廣州日報》教育專欄中展示。
1988年全省完全中學分類檢查中,受省教育廳表彰的全市唯一一間市屬普通中學
1994年10月,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市教育委員會正式批准為首批的“廣州市一級學校”
1997年和1998年分別被評為廣州市、廣東省首批 “綠色學校”
2001年獲高中畢業班工作評估一等獎;
2004年高中、國中畢業班工作評估雙一等獎,高考升學率逐年提高,重點、本科比率均超市下達的指標數,實現100%升學。
2006年 榮獲廣東省一級學校稱號。
2010年,被評為廣東省健康教育促進學校金牌學校。
2011年,以優秀等級通過了“第五批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評估、“提升廣東省500所普通高中辦學水平”驗收,初三畢業班以進步幅度最大和同組第一名的絕對優勢獲得越秀區國中畢業班工作一等獎和進步獎。高三畢業班獲得了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二等獎。

學校歷史

清朝光緒時期

光緒二十七年(1901)八月,清廷鑒於內憂外患日益嚴重,下令廢科舉興學堂,把興學育才作為當務之急。1902年,在籍翰林丁仁長吳道鎔,舉人汪兆銓等紳士,籌建一所“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面向廣府各縣招生的新式學堂。辦學經費以廣府學宮明倫堂管轄的惠濟義倉每年捐撥白銀9600兩為主,輔以各縣明倫堂或冊金局等紳民社團的集捐,採用捐款與學額掛鈎的辦法,共籌得開辦費19297兩。1902年,在廣府學宮孝弟祠(今廣州市第十三中學)創辦了中學規制的教忠學堂,翰墨池(今蓮塘)南邊的明倫堂也可隨時借作講堂。與康有為創辦的、至今仍受到高度評價的萬木草堂舊址--仰高祠相距很近。(萬木草堂1893年冬由衛邊街遷此,1898年停辦,約在今文德路華師大接待站一帶。)光緒二十八年二月,“教忠”在貢院(今省博物館)招考,一時官紳畢集,總督陶模、巡撫德壽、學政(後改稱提學使)文治等“會同招考”以表重視,由學政親定甲乙以示公正。第一期考取54名,“皆一時之選”,朱執信(大符)榜上有名。七月開學,連同其他學額約有百餘名學生。由丁仁長為監督(相當於校長),經督、撫等向朝廷奏請立案。這是廣東較早興辦的學堂之一。
光緒三十二年(1906),廣東興學熱潮日趨高漲,但欠缺師資,經學政同意改辦初級師範,稱教忠師範學堂。以孝弟祠為校務處,在翰圃的空地上建講堂和宿舍。分四種學額:一是通額,由惠濟義倉每年捐款項下招考60名,免收學費,全省士子均可投考。二是公額,各縣明倫堂、冊金局等每捐銀100兩可占該縣學額兩名,免收學費,多者類推。三是義額,凡士紳捐銀500兩以上者,永給學額一名,免費入學。四是附額,因額滿未錄取,每年繳費24兩可作“附學”生。當時風氣初開,各縣多未設學堂,都樂於捐助。
課程有經學、史學、外語、算學、理化、體操等科目。教學儀器向日本購買,圖書則靠捐贈與購買。丁仁長能“事必躬親,誘掖後進,視學生如弟子,規模宏遠”,甚獲好評。1901~1904年是科舉考試與學堂並存時期,許多“教忠”學生參加了科舉考試,考取秀才的為數不少,其中梁鳴皋、梁鳴治兄弟同時考中舉人。這無疑是新舊交替時期的怪現象,在“教忠”尤為突出,但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出“教忠”學生舊學根底深厚,文筆優長。宣統年間,學部規定“畢業考試複試法”,各府、縣學堂畢業生要由省的學使複試;因“教忠”直轄於提學使,畢業考試時,派員監考,可免複試。例如,1909年,教忠師範生畢業考試,被梁啓超譽為晚清“詩界革命之巨子”的丘逢甲,當時就以廣東學務公所議紳的身分“會同考試”。據仁長記載,從1902~1911年,共有五期畢業生,共2000人,其中師範生1200人,中小學生各400人。那時“教忠”的師範畢業生,各縣學堂爭相延聘。

辛亥時期

辛亥(1911)革命後,丁仁長自動離職,由汪兆銓繼任。學堂改稱學校,曾一度被改稱“廣東公立師範學校”,後經汪兆銓等上書省民政廳長並轉呈教育部,認為一向是“民捐民辦”,屬私立性質,最後同意復稱教忠師範學校。但“教忠”兩字並沒有因帝制的推翻而更改,學堂的創辦者的確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忠君衛道”,但“忠”的含義較廣泛,如《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者謂之忠”,《說文解字》“忠,敬也”,所以“教忠”沿用了50年。

民國時期

民國建立的頭10年,時局不穩,“校款樣舍,屢感飄搖”(金曾澄語),學校沒有什麼發展。據官方的史料記載,1913年,在校生只有134名,教師9名;1921年6月,在校生是185名,教師20名,畢業生則有341名。1923年改辦初級中學,1928年8月,增辦高中師範科。1931年分為高國中男子部和女子部及附屬國小,繼續辦高中師範科。1932年12月,教育部頒《師範學校法》,規定私人或團體不得辦師範學校,“教忠”在次年改為“私立教忠中學”的可能性較大。據1934年統計,學校的建築面積約40000方尺(舊制,下同),其中有教室、辦公室、實驗室30多間,還有學生宿舍(當時有寄宿生140人)、禮堂(約3000方尺)、圖書館(約1000方尺,圖書8000冊);空地面積約28080方尺,其中有操場(約20000方尺)、園藝實習場(約1000方尺)。儀器標本約值2500元。1935年辦高國中完全中學,是“教忠”全盛時期。高國中和附小共有67個班,學生達3000餘人。
民國年代對學校影響較大的事情是1919年廣州的馬路建設。市政公所要把府學東街開闢成文德路,要把“教忠”緊靠府學東街的教室、宿舍、操場拆建成馬路。幸好在市政公所當“坐辦”、主管廣州拆城築路的曹汝英,曾在教忠學堂當過數學教師,經汪兆銓校長多方斡旋,市政公所給“教忠”開創了“賠償補建”的先例,在原廣府學宮的貫道門(今學校的西北部)補建教室、宿舍,在番山(又稱龜崗)右旁補建操場。原設在名宦祠(介於翰墨池與仰高祠之間)的附屬國小也因拆平築路,亦在貫道門附近的“深柳書室”舊址補建附小教室。學校師生原由崇聖殿(今中山圖書館南邊)後、番山旁進出,不太方便,於1926年在文德路增闢側門。

日本侵華時期

日本侵華戰火擴大,廣州的學校紛紛外遷,但“教忠”的負責人卻沒有外遷的打算,曾發出“城存與存城亡與亡”的豪言壯語。但現實是殘酷的,廣州淪陷前幾天被迫停課,使數十年來購置的圖書儀器等教具在日偽統治時期損失殆盡。廣州淪陷後,金曾澄等在澳門籌設分校,艱苦備嘗,有條件的“教忠”學生都陸續到了澳門複課,又招收當地的學生,一年後中小學生已達1000餘人。澳校校長由學校董事長金曾澄暫兼。1942年初,金曾澄回內地任新職,校董會舉朱葆勤繼任。教務主任沈芷芳也由澳門轉入內地,在鬱南連灘鎮另設一分校以收集內地學生。抗戰期間,兩分校同時存在。

建國後

日本投降後,校董會立即派員返廣州籌備復校事宜。校舍大半被敵偽毀壞,圖書儀器校具蕩然無存。經過慘澹經營,於1946年春,教忠中學終於復校,仍由金曾澄兼任校長,復校三年才將校舍修復。1949年10月,“廣州解放了,教忠中學和全國人民一樣獲得了新生”(朱葆勤語)。據1950年11月的官方史料記載,教忠中學有11個班,學生407名,教職員25名,其中教師17名。1952年9月與力行中學合併,1953年7月又與萬川中學合併。10月,校董會與全體師生熱烈請求改歸公立,市政府接管“教忠”,並更名為廣州市第十三中學。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老校從而邁進了一個新時代。
50年來,“教忠”是一所享有較佳聲譽的學校。萬千學子在此接受基礎教育,他們“或升大學以期深造,或謀職業以展所長,士各有志,不必盡同”(金曾澄語)。校友朱執信是中國近代傑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能有這位舉國知名的校友是“教忠”的莫大光榮。能有像丁仁長、金曾澄這兩位廣東近代最為資深、頗負時名的教育家當“教忠”一始一終的校長,也是很值得稱道的。
從人文地理而言,“教忠”這塊“風水寶地”有著豐富的歷史內涵。秦置古縣番禺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史料說,縣有番禺二山,因以為名;有的認為番禺是一座山。持二山說的,普遍認為位於廣州市第十三中學與孫中山文獻館之間的高地就是昔日番山的遺蹟。1990年市第十三中學興建新校舍時,挖地基挖出的全是紅土層與紅砂岩,說明學校是番山的主體部分。五代十國時,南漢皇帝劉?NF024?鑿平番山,積石為朝元洞(後更名為清虛洞)。在番山,北宋紹聖三年(1096)官府就設學課士,南宗淳?四年(1244)已建有番山書院,元朝則改創為“廟學及東西齋”,到明清兩代更擴建成規模宏大的廣府學宮,清末康有為的萬木草堂以及丁仁長的教忠學堂,現代的廣州市第十三中學、文德路國小、孫中山文獻館,它們的面積、規模、功能,歷代雖有大小不同之分,但作為文化教育的“聖域”卻長達900年,歷久不變,教澤綿長,人才薈萃,這在廣東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來看亦屬罕見。
現任領導:
康惠玲副校長,主要負責文德南校區及初三畢業班教學、教研工作。
韓潔副校長,負責文德北校區教學、教研工作。
黎樹光黨委書記,負責學校黨委、工會及高中部德育工作。
陳支南校長,負責學校全面工作。
黃堅副校長,負責學校國中部德育工作
文穗華副校長,負責禺山校區教學、教研工作。

成員學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教育(EPD)”項目成員學校。
中國西部教育顧問單位,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實驗學校。

錄取規則

錄取分數線
年份
錄取類型
批數
招生區域
最低分數
末位考生
志願
末位考生
分數
最低分數
末尾同分
序號
末位考生
分數同分
序號
2012
公費
第一批
老三區
617
63
1
617
63
2012
擇校
第一批
老三區
620
135
2
620
135
2011
公費
第一批
老三區
615
287
2
639
57
2011
擇校
第一批
老三區
640
27
3
648
60
2012年招生計畫
學生類別 招生人數
公費 238人
擇校 32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