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是2021年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 發布單位:廣州市人民政府
  • 實施時間:2021年7月22日
  • 發布日期:2021年7月22日
實施方案,解讀,

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全面落實《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數位化發展的意見》(粵府〔2021〕31號)、《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函〔2020〕328號)及年度工作要點要求,加快廣州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著力提升數位化生產力,探索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新生態,以更高質量推進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指示要求,抓住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雙重機遇,發揮廣州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重要作用,以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為驅動,圍繞要素流通、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數位化轉型、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強化創新要素高效配置,加快穗港澳規則對接,深化數位技術研發套用,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發展,大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經濟社會各領域數位化轉型,率先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將廣州打造成為粵港澳數字要素流通試驗田、全國數字核心技術策源地、全球數字產業變革新標桿。
  二、試驗目標
  力爭通過2年左右時間試驗探索,構建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數字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和產業數位化滲透率不斷提升,到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超過2800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穗港澳數字經濟規則對接機制基本完善,實現數字經濟創新要素在穗港澳充分匯聚、順暢流動、深度套用。在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數字經濟核心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把廣州建設成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廣東)核心區,總結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創新發展經驗,有力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三、重點任務
  (一)加快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 建設高速萬物智聯網路。全面建設5G SA(獨立組網),推進F5G(第五代固定網路)建設,利用50G PON(無源光纖網路)技術探索試驗萬兆接入能力。在率先實現5G商用的基礎上,擴大700MHz頻段廣電5G網路的試驗和建設規模。到2022年,全市累計建成5G基站達3.89萬座,建成高可靠、低時延、廣覆蓋的5G網路連續覆蓋城市。搶先部署下一代網際網路等傳輸類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IPv6(網際網路協定第6版)端到端貫通能力。加快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等行業套用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行業公共服務平台。穩步推進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廣州)擴容增能和二級節點建設,到2022年,共建成35個以上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累計標識解析註冊量超50億。加快NB-IoT(窄帶物聯網)建設,積極發展LPWAN(低功耗廣域網),深化IIOT(工業物聯網)在工業製造領域的行業套用,推動設備聯網數據採集,到2022年,實現全市NB-IoT網路深度覆蓋。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網、衛星網際網路、6G等未來網路,規劃部署量子保密通信城域試驗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布局先進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升級改造,建設基於GPU(圖形處理器)的人工智慧、區塊鏈算力中心,加快完善自主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超算資源共享圈。積極布局建設智慧型計算中心等新型高性能計算平台,鼓勵發展安全可擴展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布局建設低時延類小型或邊緣數據中心,推進高等級綠色雲計算平台及邊緣計算節點建設,推動計算生態向移動端遷移。開展傳統數據中心整合改造提升工程,整合提升低、小、散數據中心,加快套用先進節能技術,提升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推動集約綠色發展。探索構建基於超導計算、量子計算、類腦計算、生物計算、光計算等新型計算體系的算力基礎設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3. 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升級改造。全面推進智慧機場、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廣州白雲機場建設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智慧化改造,支持南沙港打造全數位化、智慧型化、無人化的灣區示範性港口,打造全國智慧城市軌道交通標桿示範。加大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等技術在智慧交通建設等方面的套用,進一步提升綜合交通樞紐智慧化水平。引導電廠集成智慧型感測、智慧型管控、智慧型管理等功能,構建智慧發電運行管理系統。加快數字配電網建設,推動構建新一代運維體系,實現生產管理高度數位化和安防能力提升,打造技術先進的“一體化、標準化、模組化”的智慧型設備套用,構建全覆蓋、配網全域立體智慧型化監控體系及5G+新一代高級量測體系。建設電動汽車智慧充電樁,支撐負荷密集區域配電網高效安全運行。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能源建設,建好用好廣州市能源管理與輔助決策平台,提升能源精細化智慧型化管理水平。(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港務局、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省機場集團、廣州供電局、廣州發展集團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促進創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
  1. 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政務數據開放“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提升數據開放共享水平,以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為主,公安大數據平台、智慧廣州時空信息雲平台等為輔,形成自然人、法人、自然資源與空間地理、社會信用和電子證照等基礎資料庫。探索建立政府“首席數據官”制度,推動公共數據套用場景創新。在人口管理、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教育、交通、生物安全等領域,統籌組織開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建立開發利用目錄清單,明確邊界條件和監管措施。深化政企數據互聯互通,強化政府、行業領域可用數據資源歸集與分析,促進政府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安全可信、共享共用。拓展數據資源採集渠道,鼓勵企業、行業協會、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等市場主體,採用網路搜取、感測採集、自願提供、有償購買等方式,推動行業數據、第三方社會數據有序匯聚。大力發展數據清洗、建模、可視化、用戶畫像、行業分析、信用評價等數據服務產業,鼓勵企業、科研機構開展數據共享、開放、分析等精準化服務,實現由提供數據向提供服務轉變。(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市公安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教育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國資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建立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探索建立數據流通與治理沙盒試驗區,開展對數據確權、個人數據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預研。加快推進數字經濟領域立法工作,建立數據資源全鏈條制度體系。建立健全數據生成採集、整合匯聚、確權定價、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基礎性規則,規範數據交易行為,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和數據安全管理。引導培育大數據交易市場,搭建省級大數據流通、交易綜合服務平台,促進大數據產業和實體經濟、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數據跨級、跨域融合。探索區塊鏈、電子認證、隱私保護、數據安全等技術在數據確權與拆分、評估與定價、質押與抵押、訪問與傳輸等領域的創新套用,發展數據資產評估、大數據徵信、大數據融資等相關配套服務。爭取國家支持在廣州特定區域實行穗港澳三地數據跨境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率先探索穗港澳數據要素流通規則,促進數據資源在大灣區充分匯聚、順暢流動和深度套用。爭取國家支持允許穗港澳聯合設立的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專用科研網路,實現科學研究數據跨境互聯。探索建設南沙(粵港澳)數據服務試驗區,爭取國家支持建設離岸數據中心,開展國際大數據服務。加快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數字樞紐建設,打造國際型信息基礎設施樞紐、數據資源樞紐、國際合作樞紐、數字產業樞紐。(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委網信辦、市大灣區辦、市科技局、市教育局、黃埔區政府、南沙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推動數字貿易快速發展。建設數字貿易交易促進平台,促進境內外數字經濟資源、內容、產品、服務、項目的展示和交流對接,提供數字著作權確權、估價和交易流程服務。推進“智慧廣交會”建設,在組展、招展等業務環節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建成全天候商貿平台。加速推進天河中央商務區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打造數字貿易的重要載體和數字服務出口的集聚區。依託南沙自貿區、空港經濟區,提高跨境貨物通關效率,創新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方式,加強廣州商貿、製造、服務等產業鏈聯動,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貿易規模。積極參與國際數字貿易規則與標準制定,加快數字貿易發展和數位技術套用,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探索建設國際網際網路專用通道,為數字貿易提供快捷便利化的數據專用通路。引導專業批發市場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套用實施數位化轉型,提升產業服務水平。鼓勵企業搭建面向國際的基於網際網路、區塊鏈技術的電子商務、跨境貿易、對外投融資、數據服務、技術標準等服務平台,鼓勵先進技術和模式向海外複製推廣。(市商務局牽頭,市委網信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區政府、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按職責分工負責)
  4. 深化數字科技和產業國際合作。鼓勵香港、澳門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包括在穗的分支機構)申報粵穗聯合基金和廣州重點領域研發計畫,就數字經濟重大科研項目開展粵港澳合作。加快推動中新國際聯合研究院、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等創新平台建設,深化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前沿科技交流合作。持續發揮廣州國際創新節、海交會、創交會等高層次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展示平台作用,加強人才、科技、產業國際合作與交流。把握廣州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契機,深化數字經濟國際交流,舉辦數字經濟主題大會、論壇,匯聚國際頂級創新要素。加快境外合作數字經濟園區建設,鼓勵和支持數字經濟領域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在新興產業領域爭取國際標準組織、國際協調組織、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落戶廣州。(市科技局牽頭,市政府外辦、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科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完善數字經濟創新體系建設。
  1. 構建高水平戰略創新體系。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機遇,圍繞數字科技前沿領域,加快謀劃建設人類細胞譜系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探索建立多方共建共享機制。加快推進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等省實驗室建設,積極爭取建設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粵港澳節點。推進廣東粵港澳大灣區國家納米科技創新研究院、廣東省大灣區積體電路與系統套用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廣州人工智慧與先進計算研究院、華南理工大學先進材料學科平台等高水平創新研究平台建設。在第三代半導體及積體電路、新型顯示、未來通信高端器件、超高清視頻、生物醫藥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國家產業創新中心、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平台。(市科技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農業農村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集中力量開展數字經濟基礎通用技術、前沿顛覆技術和非對稱技術的研究創新。持續推進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畫,著力突破積體電路製造設備、材料和工藝、基礎軟體、工業軟體等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探索發展FDSOI(全耗盡絕緣體上矽技術)、異構集成等積體電路新技術路徑。支持大型工業軟體企業突破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E(計算機輔助工程)、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等關鍵核心技術。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孿生等新技術領域開展技術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及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在6G、太赫茲、8K、量子信息、類腦計算、先進光子和集成晶片等前沿技術領域啟動一批基礎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項目。推動數字經濟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市科技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 加快重大載體建設和試點示範。全面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慧創新套用先導區、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建設,打造人工智慧與區塊鏈技術創新策源地、集聚發展新高地、開放合作重點區和制度改革試驗田。面向關鍵共性技術和平台需求,建設國際化的開源項目和開源社區,鼓勵企業圍繞人工智慧、區塊鏈、先進計算等重點領域,構建開放、融合、具有引領發展能力的創新生態,形成多元創新主體共同參與、協同創新平台有力支撐、場景套用深入融合的產業生態圈。舉全市之力打造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發揮琶洲核心片區(含廣州大學城)、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魚珠片區創新集聚和產業融合優勢,建成世界的數字經濟示範區、金融科技先行區、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智慧核和科技成果轉化示範基地。中新廣州知識城強化數字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積極推動數位技術與智慧型裝備、智慧城市等領域深度融合,打造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產業集聚區。廣州科學城圍繞創業孵化、成果轉化、國際技術轉讓等領域,打造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集聚區。南沙科學城對接全球高端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基礎研究和產業技術創新融通發展,探索數位技術在海洋經濟、人工智慧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鏈、社會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套用與創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和社會公共服務數字轉型示範區。聯動發揮全市各區域型數字經濟集聚區主體作用,構建數字經濟協同發展格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4. 推進新技術跨界融合與模式創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材料技術、能源技術等新技術交叉融合,支持跨界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計算生物、人工智慧與智慧型診療、藥品研發、基因檢測、3D生物列印等生物醫藥領域重點技術的交叉融合。支持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在醫療大數據分析和診療中的創新套用。大力推進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處方的共享共用。以生產領域為重點積極發展共享經濟,重點推進廠房、設備、員工等生產要素共享平台發展,探索共享製造的商業模式和套用場景,促進流通和消費領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大力發展特色化平台經濟,推動電商服務從消費領域向工業領域延伸,積極構建工業電商平台,支持農業、物流業、貿易等細分領域的垂直電商平台與綜合平台實現錯位發展。大力推動線下線上結合的跨界融合創新,加快發展線上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等線上服務新模式。(市科技局、市商務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農業農村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
  1. 推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壯大。強化廣州作為中國軟體名城的產業集聚和輻射帶動作用,積極創建中國軟體名園,推動全市軟體信息服務業加快形成梯隊式協同發展新格局。重點發展基礎軟體、工業軟體、區塊鏈、互動娛樂等領域的軟體和信息服務業,著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快通用軟硬體(廣州)適配測試中心建設,建設信息技術套用創新產品資源池,推進金融、交通、通信、能源等重點行業協同攻關創新,打造信創產業高地。推進設計仿真工業軟體適配驗證中心建設,支持研發推廣CAD、EDA等工業軟體,夯實製造業數位化基礎。加快創建國家區塊鏈發展先行示範區,推動區塊鏈產業集聚,培育發展區塊鏈產業生態。推進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建設,做優做強互動娛樂產業。加快建設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大數據),構建大數據全產業鏈。(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負責)
 2. 加強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優勢。加快發展積體電路設計、超高清視頻和新型顯示產業。以片式化、微型化、集成化、高性能為目標,重點突破關鍵材料、核心電子元器件研發瓶頸,向中高端電子元器件研發與產業化發展。重點突破高端通用晶片設計,大力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晶片,前瞻布局毫米波晶片、太赫茲晶片,優先發展特色工藝製程晶片製造,支持先進制程晶片製造,積極推進數模混合晶片製造。加快推進廣州“粵芯”二期項目建設,推動積體電路設計、封裝測試企業做大做強。牽頭實施國家超高清視頻產業行動計畫,謀劃建設世界顯示之都,為建設全國超高清視頻套用示範區和內容製作基地提供硬體基礎。支持發展有機發光二極體、有源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微型發光二極體、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印刷顯示、柔性顯示、石墨烯顯示等新型顯示關鍵核心技術,加速雷射顯示、3D顯示等前沿顯示技術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超視堺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顯示器件生產線等重大項目建設,探索新型顯示與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創新融合,積極拓展車載、醫用、工控、穿戴、拼接、透明、鏡面等新套用、新市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高標準建設一批數位技術驅動型的數字創意產業園,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數字創意頭部企業。強化技術攻關和數字文化產業裝備製造發展,加快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混合現實、全息成像、裸眼3D等數字創意關鍵套用技術攻關、可穿戴式、沉浸式等數字內容製作設備製造產業。建設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雲平台,推動各類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台互聯互通,實現數據資源和套用服務合理調度。實施原創優質具有智慧財產權的知名文創作品培育工程,提升遊戲、動漫、網路文學等先進視聽內容生產和供給能力。加快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園區建設,發揮超高清內容產業集群效應。重點推進花果山超高清視頻產業特色小鎮、廣州國際媒體港、大灣區(花都湖)5G高新視頻數字創意產業基地等特色產業園區建設,做優做強優質內容生產,推進電視頻道和節目制播系統建設。發揮動漫遊戲電子競技產業全國領先優勢,依託科韻路軟體業集聚區等網際網路產業集聚區,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動漫遊戲品牌,建設國際一流的電競賽事場館。聯動發揮全市各區網際網路和數字創意集聚區作用,培育文商旅融合的數字創意新興產業生態。發揮天河區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以及龍頭企業優勢,促進粵港澳動漫遊戲、網路文化、數字文化裝備、數字藝術展示、數字印刷等數字創意產業合作。(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委宣傳部、市科技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體育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速重點領域產業數位化轉型。
  1. 深入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以汽車製造、高端裝備、家居、生物醫藥等行業轉型為重點,推進智慧型製造建設。支持智慧型製造企業強化智慧型感測器、控制器、工控作業系統、嵌入式軟體、工業數據分析軟體系統等基礎軟硬體研發。引導工業企業與軟體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加強合作,促進大數據與雲計算、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等融合集成,開發工業大數據套用解決方案。支持建設跨行業、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工業網際網路平台,持續完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平台、安全體系,推動企業將生產設備、核心業務系統等關鍵環節向雲端遷移。支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生產線裝備智慧型化改造,重點實施以傳統製造裝備聯網、關鍵工序數控化等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加快先進智慧型裝備和系統普及套用,建設智慧型生產線、智慧型車間和智慧型工廠,支持創建燈塔工廠。培育推廣個性化定製、網路協同製造、遠程運維服務、眾創眾包等智慧型製造新模式,推動“工業網際網路+供應鏈”創新發展。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高水平建設一批機器人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平台,支持建設國家工業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廣州)等檢測評價服務平台。實施“定製之都”示範工程,圍繞定製家居、汽車、時尚服飾、智慧型終端、專業服務等重點領域,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規模化個性定製龍頭骨幹企業,打造集總部經濟、展示體驗為一體的產業集聚園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負責)
2. 加快智慧型汽車套用示範。推進車載高精度感測器、車規級晶片、智慧型作業系統、車載智慧型終端、智慧型計算平台、信息安全、高精度地圖(定位)等產品研發和產業化,培育全國領先的解決方案和產品供應商。建立健全智慧型汽車測試評價體系及測試基礎資料庫,建設多源導航平台,建立完善包含路網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統,構建先進完備的智慧型汽車基礎數據體系。推進南沙區自動駕駛與智慧交通產業示範區、生物島5G自動駕駛套用示範島、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小鵬汽車智聯總部、花都智慧型網聯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等示範園區建設,加快智慧型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模型、軟體、硬體、車輛及道路等在環測試工具開發,完善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庫,進一步推動中心城區自動駕駛道路測試和場景套用。搭建多層縱深防禦、軟硬體結合的安全防護體系,開展車載信息系統、服務平台及關鍵電子零部件安全檢測,強化遠程軟體更新、監控服務等安全管理。爭創全國車聯網先導區,推動建立粵港澳大灣區內部跨市、跨境測試及套用協同機制,建設環大灣區車路協同試驗網。(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科技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探索智慧金融創新發展。深入實施“電子金融、數字金融、智慧金融”發展戰略,推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深度滲透,推動客戶行銷、風險防範、金融監管等領域的智慧化提質升級。積極推進智慧銀行建設,推廣智慧型櫃員機、無人網點等新業態新模式。鼓勵金融機構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鼓勵金融機構運用金融科技創新產品和服務,積極推動廣州市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探索構建廣州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依託金融科技建設安全、高效的技術系統。建設完善“金鷹系統”(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打造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的廣州模式,打擊各類非法集資、非法融資活動,維護金融秩序健康穩定。推進廣州市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建設,推動數字金融穩健創新發展。(市地方金融監管局牽頭,市科技局、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按職責分工負責)
  4. 做大做強數字會展產業。依託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平台優勢,加強“雲上廣交會”“智慧廣交會”建設,推動“線上數字經濟+線下實體會展”融合轉型。加強琶洲地區會展企業集聚,加快推動物聯網、VR/AR、數字孿生、多媒體展示、全息投影等技術在各類會展活動中的套用,提升參展商家與觀眾的互動體驗。加強對會展數據資源價值的深度挖掘,支持企業建設具有統計數據、分析評估等功能的會展信息管理系統。加大力度在琶洲地區引入數字經濟領域國際性、高規格、前沿創新性題材的主題展會,支持工業自動化、智慧型裝備、智慧物流、智慧型工廠、智慧交通等數字經濟題材展會做大做強,發揮展會平台作用,促進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融合。加快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四期展館建設,做大做強“廣交會”品牌,提升會展業核心競爭力。(市商務局牽頭,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5. 推動數字農業升級發展。加強數位技術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中的套用,推進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和流通環節的數位化轉型。依託廣州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等重點平台,促進農業科技創新孵化。深化物聯網、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無人機等技術手段在農業中的套用。加強農業數據管理,有效實現農業氣象災害預判、農業生產實時監控、精準管理、遠程控制和智慧型決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樞紐城市,完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信息平台建設,採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農產品全生命周期溯源、質量安全與流通服務管理。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套用,強化蔬菜、水果、畜禽、禽蛋、養殖水產品可追溯,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追溯制度機制。支持增城5G農業試驗區建設,支持花都、從化、番禺、南沙等區深化種養、旅遊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現代都市農業發展水平。加快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拓展絲苗米、遲菜心、荔枝等特色優質農產品網上推介銷售渠道,發展農產品直播帶貨和農業跨境電商等新業態。(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商務局、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市氣象局、相關區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數位化公共服務供給。
  1. 加快數字政府疊代升級。完善政務信息化建設,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物聯網、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數字政府領域的套用,實施基礎設施聯通最佳化工程、大數據流通治理工程、公共平台互通協同工程、創新套用工程、標準化工程。以開放、安全、合規為原則,在統籌規劃和統一標準的基礎上,建立全市統一的政務區塊鏈基礎平台。通過可信身份、電子證照共享和政務服務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利用、共享校驗,最大限度地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限、減環節,打造“一網通辦、全市通辦”的“穗好辦”政務服務品牌,建成“一網統管、全城統管”的“穗智管”城市運行管理中樞。打造覆蓋政務信息化全鏈條、跨部門、跨層級的聯合運營體系,實現全市數字政府各相關機構、組成要素一體化協同發展。(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負責)
  2. 築牢智慧城市數字底座。加強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在智慧城市治理過程中的套用,建設部署感知靈敏、互聯互通、決策及時的城市大腦神經感知網路。深入推進智慧交通發展,提升城市交通運行智慧型化管控水平,加快網際網路數據和城市路口信號控制系統雙向互通,實行交通控制隨流量柔性調節,建設停車信息平台,提升車位查詢、地圖導航、車位預約等服務水平。積極推進智慧燈桿建設,加快推進現有燈桿“一桿多用”改造。以城市建設和智慧型管理為導向,加快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推廣套用,建設具有規劃審查、建築設計方案審查、施工圖審查、竣工驗收備案等智慧型化輔助審查的廣州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加強城市人口、能源管理、環境保護、食品藥品、市場主體、公共安全等領域數據歸集、挖掘及關聯分析、精細化管理,加快城市人口監測大數據平台等平台建設,為妥善應對重大突發公共事件、創新特大型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綠色發展新模式提供支撐。(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管局、市生態環境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提升智慧醫療服務成效。推進“網際網路+健康醫療”發展,完善智慧門診、智慧住院、5G遠程醫療、智慧醫保、智慧健康養老等服務。加快線上線下分級診療服務和醫聯體建設,鼓勵醫聯體、網際網路醫院、藥房、商保的信息共享。健全服務安全管理責任制度,加強醫療機構及數據管理平台安全防護,實施分級分類管理,探索在保障個人隱私數據安全基礎上,實現電子健康檔案、體檢結果等醫療數據共享。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深化套用,支持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醫療服務協同創新以及臨床和科研套用創新。加強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態勢研判、防控部署、應急聯動,鼓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位技術,在疾病監測、風險預警、流行病學調查、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市衛生健康委牽頭,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醫保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 提高智慧教育套用能力。構建“網際網路+教育”服務體系,建設智慧校園、智慧課堂,加快推進5G、超高清視頻技術等在教育領域普及套用。探索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VR/AR等信息技術在個性化教學、教育智慧財產權保護、教學資源共享等領域套用創新,支持多終端線上教育。引進虛擬現實教學、線上自我測評、開放式創客實驗室、全景直播互動教學等新一代智慧型化設備和教學場景。建設廣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整合部、省、市各級公共數據資源,實現數據共享及系統互聯互通。推動學生體質體能監測、教師發展、校園安全、智慧閱讀、校車動態大數據管理,提升校園智慧治理能力。(市教育局牽頭,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協調。
  發展改革、網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試驗區建設指導,統籌協調試驗區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強化政策協同和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和省的支持,推進一批政策試點、設施試點、套用試點、專項工程優先在廣州落地實施。加強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部門要加強創新政策探索和配套政策制定,切實形成工作合力。各項工作牽頭部門應制定具體工作方案或計畫,明確階段性目標和時間節點,定期總結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推進。(市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加大要素保障。
  充分發揮市級相關專項資金和投資基金作用,積極爭取國家和省重大專項資金支持我市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鼓勵市金融機構加大金融科技創新力度,開發數字經濟領域科技融資擔保、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等產品和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數字經濟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拓展融資渠道。充分運用政府採購政策支持數字經濟相關創新成果,推動數字經濟新技術新產品套用推廣。完善最佳化數字經濟領域重大項目用地、用能等要素資源配置和保障,將項目用地需求列入我市年度土地利用計畫,對納入國家、省、市重大規劃和重點項目管理的重大項目,優先保障項目用地、用能等指標。加強數字經濟人才培養,鼓勵有條件的高校增設數字經濟相關專業和課程,創建數字經濟領域一流學科。鼓勵高校、職業院校和重點企業採用“五業聯動”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機制培養“數字工匠”,加強數字經濟高端人才引進。(市委組織部、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強化協同治理。
  建立健全更具彈性的行業監管體制,建立完善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機制,包容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推動構建適應新業態新模式特點的從業人員權益保護機制,探索建立新型靈活就業社會保障制度和從業人員技能培訓體系。加強對數字經濟的統計監測和評估,探索數字經濟統計監測方法,開展區域性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規模體量、帶動效應(含對本地生產總值貢獻率)、就業和產業結構影響、質量效益等關鍵指標監測,科學監測評估實施成效。(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統計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促進經驗創造。
  對在市本級事權範圍內主動改革探索、對其他地區有借鑑意義的政策制度,相關部門要加強推廣。對較為成熟的、具有基礎性支撐性的重大政策舉措,按程式上報國家和省推廣。加強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示範案例宣傳,組織發布數字經濟改革試驗優秀案例集,促進數字經濟產業集聚成果經驗推廣。梳理總結創新經驗和特色亮點,推動與試驗區內其他城市及非試驗區地區的橫向交流,互學互鑒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好經驗好做法,促進試驗區典型特色做法的整套複製、有效推廣。(市有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1年7月22日印發

解讀

 一、工作背景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部署,2019年10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聯合發布《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將在廣東省、浙江省、福建省、重慶市等六個地區,創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2020年11月3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將加快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引領全國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工作部署,積極發揮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以及省會城市的擔當作為,加快創新引領,全力支撐全省試驗區建設,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制定了《廣州市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一)試驗目標
  《實施方案》緊密銜接國家、省對廣州的定位要求,基於提升數位化生產力、探索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新生態的視角,提出2年左右試驗探索目標:
  體制創新方面構建形成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策法規體系、公共服務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和技術創新體系,率先探索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總結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的創新發展經驗,引領全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方面到2022年,全市電子信息製造業產值超過2800億元,軟體和信息服務業收入超過6000億元,數字經濟對地區生產總值貢獻率和產業數位化滲透率不斷提升。
  規則對接方面穗港澳數字經濟規則對接機制基本完善,實現數字經濟創新要素在穗港澳充分匯聚、順暢流動、深度套用,在數據要素高效配置、數字經濟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圍繞要素流通、核心技術產業發展、數位化轉型、數字治理、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等關鍵環節,提出試驗區建設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加快數字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建設高速萬物網際網路,布局先進算力基礎設施,加快傳統基礎設施“智慧+”升級改造;二是促進創新要素安全高效流通,推動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建立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推動數字貿易快速發展,深化數字科技和產業國際合作;三是完善數字經濟創新體系建設,構建高水平戰略創新體系,加強重點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大載體建設和試點示範,推進新技術跨界融合與模式創新;四是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優勢,推動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壯大,加強電子信息製造業發展優勢,推動數字創意產業集群化發展;五是加速重點領域產業數位化轉型,深入推進智慧型製造發展,加快智慧型汽車套用示範,探索智慧金融創新發展,做大做強數字會展產業,推動數字農業升級發展;六是加強數位化公共服務供給,加快數字政府疊代升級,築牢智慧城市數字底座,提升智慧醫療服務成效,提高智慧教育套用能力。
  三、方案特點
  (一)注重前沿引導和試驗探索
  圍繞國家對廣東省試驗區重點探索“數字經濟創新要素高效配置機制、支撐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定位要求,《實施方案》注重前沿技術方向引導和數據要素流通配置機制探索。如探索建立數據流通與治理沙盒試驗區,開展對數據確權、個人數據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預研;探索建立穗港澳數據要素高效流通體系,爭取國家支持開展國際大數據服務、實行穗港澳三地數據跨境開放共享及安全管理;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網、衛星網際網路、6G等未來網路。
  (二)注重政策銜接和廣州特色
  《實施方案》全面貫徹國家戰略部署,緊密銜接落實《廣東省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方案》重要布局、重點任務和重大事項,同時結合廣州數字經濟發展實際,將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國際數字樞紐、人類細胞譜系大科學研究設施、國家生物信息中心粵港澳節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等廣州的重大載體、重大項目、重大事項等納入方案加快推進,是一個銜接落實全省工作部署、充分融入本地發展實際的廣州方案。
  (三)注重合力創新和推廣實踐
  《實施方案》任務明確,分工明晰,利於高效推動落實,各項工作牽頭部門需制定具體工作計畫,定期總結工作情況,研究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各項工作按時按質推進。在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徑落地方面,對在市本級事權範圍內主動改革探索、對其他地區有借鑑意義的政策制度,明確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橫向、縱向推廣宣傳,對較為成熟的重大政策舉措,按程式上報國家和省推廣,促進廣州試驗區典型特色做法的整套複製、有效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