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學校冠名,編輯本段學校凸現“四大亮點”,編輯本段發揮優勢傾力扶持共建教育合作基地,編輯本段抓住機遇藉助優勢提速發展打造品牌,編輯本段決策背景與戰略意義,編輯本段倍加珍惜機會借外力謀發展,
基本內容
東江中學成廣州大學附屬中學
2009-12-24廣州大學與東源縣建立戰略合作聯盟暨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冠名簽約儀式,在東源縣東江中學舉行。根據協定,雙方將在辦學理念、師資培訓、推薦優秀畢業生任教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市委書記陳建華和廣州大學黨委書記易佐永、校長庾建設出席了簽約、掛牌儀式。
校縣合作辦學在我市尚屬首次
東江中學是東源縣按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標準新建的一所重點高級中學,學校毗鄰河中實驗學校,與河職院、河源理工學校、市技工學校連成一片。學校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規劃辦學規模為6000人。首期工程於今年9月1日竣工並開學,現有高一學生1500人。
東江中學除正式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外,同時掛“廣州大學教育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點農村基礎教育實踐基地”和“廣州大學師範生教育實習基地”3塊牌子。
據悉,縣政府與高校合作辦學在我市尚屬首次。按照協定,廣州大學將在辦學理念、師資培訓、學科骨幹掛職、推薦優秀畢業生任教等八方面對東江中學提供幫助與支持。
為河源教育發展開闢新路徑
在簽約儀式上,陳建華說,廣州大學與東源縣建立長期的校縣戰略合作聯盟關係,將在山區縣域發展研究、共建產學研基地、推動山區教育事業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幹部培訓培養等領域開展合作,這是繼今年10月廣州大學與河源簽約合作培養碩士生之後,雙方合作的再次拓展與深化。
陳建華說,雙方的合作為河源教育的發展開闢了新路徑,為河源的科學發展注入新動力。希望雙方能夠秉承“加強交流、友好合作、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宗旨,真誠合作、加強溝通、密切配合,為雙方的發展提供最良好的條件和最有力的支持,使合作結出累累碩果。
易佐永表示,廣州大學一定依託自身優勢,不斷深化合作,用我所長、盡我所能、全力以赴地開展好雙方的合作與交流。
市領導黃少良、吳有必、具鐵祥等出席了簽約、掛牌儀式。
學校冠名
廣東省河源市東源縣東江中學於2009年12月23日正式冠名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並同時掛“廣州大學教育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基礎教育研究中心”、“廣州大學教育學原理碩士點農村基礎教育實踐基地”和“廣州大學師範生教育實習基地”3個牌子,掛牌儀式於當天舉行。
縣政府與高校合作辦學在河源市尚屬首例,這對新辦的東江中學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學校依託高校的先進教育理念,藉助高教教育資源優勢,教學設施設備配置、管理水平與整體辦學實力將在短時間內得到全面的提升。本期專題對東江中學與廣州大學合作辦學的背景、思路、模式和目前學校的相關情況進行全面報導,讓全市人民民眾和莘莘學子共同見證這一盛事,加深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東源重教興學、加快“普高”工作步伐的決心、魄力和成效。敬請讀者關注。
11月24日,東源縣委書記成偉明、縣長藍岸率隊到廣州大學,就合作辦學問題與廣州大學領導進行友好協商,簽訂了合作辦學協定。
編輯本段學校凸現“四大亮點”
東源縣在工期短、資金缺、壓力大和受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破除萬難,全力以赴,超常規推進,確保了學校在今年9月1日前竣工順利開學。目前學校辦學凸現“四大亮點”:
一是校址選擇要求高。東源縣委、縣政府在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經過反覆論證,最終將學校選址縣城東環路南側的東江河畔,處於河源東江教育園區的中心位置。這裡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教書育人的理想之地。建成後不僅成為市區的重要板塊,而且對於推進縣城“旺城擴城”戰略的實施、加快縣城建設步伐具有重大作用。
二是規劃設計標準高。邀請3所建築設計院設計出3份《東江中學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由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等單位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3份設計方案進行了評審,採取“優勝劣汰”的原則選定的規劃方案由國家甲級設計院廣東省高教建築規劃設計院設計,且設計方案吸取了3個方案的優點,“設計理念先進,功能布局合理”。
三是教學設施配置高。學校按照省一級普通高中標準高起點設計建設,教學樓一幢一個年級,每個年級組設40個班,每班50人;課室採用85英寸電子白板多媒體教學平台教學;學生宿舍每間住8人,內設有衛生間、沖涼房、洗衣台,熱水採用太陽能+熱水泵供水系統;綜合樓內設有圖書閱覽室、多功能學術報告廳、琴房等功能室;學生食堂可一次性容納6000人用餐,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與行政區獨立,布局規劃合理,設施配置與校園環境一流。
四是師資配備高素質。在全國範圍內公開高薪(年薪18萬元)聘請了一名經驗豐富、能力卓越的人擔任學校校長;從華南師範大學招聘了60名應屆師範類本科畢業生擔任學校的專任教師,面向全國招聘了8名骨幹學科教師和7名碩士研究生,教師初始學歷大學本科以上,領先於全市其他中學,組成“優秀教師+優秀碩士畢業生+優秀本科畢業生”的教師隊伍,師資隊伍空前強大;且教師隊伍老、中、青搭配合理,結構科學。
編輯本段發揮優勢傾力扶持共建教育合作基地
廣州大學負責人表示,該校將本著“加強交流、友好合作、培養人才、服務社會”的宗旨,充分發揮廣州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在教學管理、師資力量、辦學經驗等方面進行扶持,切實提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教學隊伍素質、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把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打造成教育實驗基地、東江流域一所名牌學校,建設成為教學試驗陣地、人才成長搖籃,形成雙贏的教學合作基地,促進東源普通高中教育快速發展。據介紹,廣州大學將在八方面對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提供幫助與扶持:
一是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幫助東源縣做好學校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樹立先進的辦學理念,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是在組織舉辦的省、市級中學校長、骨幹教師培訓或研討活動,爭取給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適量名額的校長或教師參加,予以免費培訓。且每學期儘可能派出教育專家、骨幹教師到該校舉辦教育專題講座或教師業務培訓,幫助提高教師教育理論水平和教學能力。
三是定期派出若干名學科骨幹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掛職,並指定一名掛任該校副校長。
四是定期或不定期派出若干名學科骨幹教師到東源就農村基礎教育問題或其他領域課題開展研究和指導,共同推動山區經濟尤其是教育事業的發展。
五是根據東源需求安排師範類專業學生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進行實習,推薦優秀師範畢業生到校任教。
六是儘可能為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提供教學信息,實行教學資源共享,幫助學校及時掌握先進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儘量為學校提供高考備考指導和幫助,幫助及時掌握備考信息,指導科學備考過程管理,提高高考備考能力和水平。
七是創造條件促成“廣州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廣大附中)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結成姐妹學校,在學科上開展“結對子”幫扶,具體由廣大附中與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商榷,定期組織學校教師到廣大附中進行相關學科的現場觀摩學習,並適當組織廣大附中有經驗和教學成果突出的教師到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進行教學指導,為教學一線的教師提供學科教學交流的平台。
八是上述校長、骨幹教師培訓、教學研討活動、掛職鍛鍊、教育信息交流等方面活動的參與人員,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可惠及和擴大至東源其他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編輯本段抓住機遇藉助優勢提速發展打造品牌
“經過縣委、縣政府與廣州大學領導的多次交流、溝通與協商,最終爭取到了廣州大學與東源縣政府合作興辦東江中學,這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大好事,一項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必將在東源教育發展史上抒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東源縣委書記成偉明在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舉行冠名掛牌前夕接受記者採訪時直言,東源縣與廣州大學合作興辦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開創了河源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辦學的先河,影響重大,意義深遠,對山區探索與高校合作辦學之路具有先行與示範性作用。
成偉明說,東源縣委、縣政府對東江中學的辦學定位與目標是把東江中學創建成一所環境、師資、生源與校風一流的品牌學校,最終打造成河源名校,創建成廣東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但靠東源縣目前的基礎與實力,想在短時間內實現上述目標是不現實的。實行合作辦學後,廣州大學將在發展規劃、教育理念、師資培訓、教育管理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幫助與指導,這對於提升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師資綜合素質與教學質量,縮短實現縣委、縣政府辦學目標的時間與進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
成偉明表示,東源縣將與廣州大學真誠合作,發揮主人翁的作用,認真履行合作辦學的責任與義務。一是以“砸鍋賣鐵”的決心與勇氣,想方設法籌集資金,推進學校二期工程建設,進一步完善學校設施設備建設。二是建立聯席會議制度,每年一次就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的發展及其他教育領域的戰略性問題與廣州大學開展交流和研究,共同促進和提高東源縣教育發展水平。三是藉助廣州大學的人才優勢,積極探索山區普通高中與高校合作辦學之路,為東源、乃至全市加快“普高”工作步伐提供經驗與借鑑。四是抓住機會,藉助廣州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力爭在短時間內全面提升學校的教學管理水平、師資綜合素質與教學質量,把學校打造成廣東省國家示範性普通高中,實現辦學目標。
編輯本段決策背景與戰略意義
興建東江中學是東源縣委、縣政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省第十次黨代會及市委五屆三次全會提出的高中教育發展目標,學習借鑑梅州辦學經驗與規模,經過深思熟慮,在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結合東源高中教育發展的現狀與實際,為滿足民眾對高中優質學位的需求,讓東源老百姓的子女有書讀、讀好書,破解高中教育發展的“瓶頸”,打好普通高中教育攻堅戰,推動高中階段教育上台階、出品牌而作出的一項戰略性決策。對於實現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目標,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城鄉教育資源均等,提高全民整體素質,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實現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促進農村經濟有效增長,加快農民致富奔康步伐具有戰略性意義,是一項造福百姓的“德政工程”和“希望工程”。
編輯本段倍加珍惜機會借外力謀發展
廣州大學附屬東江中學校長潘剛明說,學校將倍加珍惜機會,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在廣州大學的直接指導下,藉助其先進的辦學理念與師資培養力量的優勢,全力做好六項工作:一是制訂好中長期發展規劃,使學校在規劃的引領下,快速、有步驟地前進,避免發展的盲目性。二是藉助高校專家團隊力量指導和加快校園文化建設,形成獨特的辦學風格,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三是抓住機會,依託廣州大學的師資培育資源,加大行政管理隊伍與教師隊伍的培訓,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和教師綜合素質。四是針對大規模辦學的特點,藉助廣州大學的研究機構開展農村高中教育課題研究,探索山區農村高中教育發展規律,從而遵循教育規律,理性辦學。五是依託廣州大學的教育網路資源,加強與珠三角地區名校的聯絡與交流,吸收先進的辦學理念與管理經驗,促進辦學水平的提升。六是全力配合廣州大學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實習、教育實踐活動等工作,為學校招聘高素質的教師提供師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