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在期待解釋

廣州在期待解釋

《廣州在期待解釋》是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大華周翠玲。本叢書旨在把“文化”從理論框架與抽象的描述中進行具體的還原,從“文化與生活方式”的角度提示廣州城市以及廣州人的獨特的價值觀、文化精神以及審美趨向等。

基本介紹

  • 書名:廣州在期待解釋
  • 又名:廣州文化與生活方式叢書
  • 作者李大華周翠玲 
  • ISBN:7306027417
  • 頁數: 150頁
  • 出版社: 中山大學
  • 出版時間:2006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 條形碼:9787306027412
  • 尺寸:23.5 x 17.5 x 0.9 cm
  • 重量:422 g
內容簡介,媒體評論,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不管存在著多么紛呈的看法,也不管理論的探討是否已經有了一個明晰的結果,廣州人領潮流之先、獨步當代的生活方式已經被人們競相效仿。近20多年來,全國各地無數人對廣州的選擇,究其實就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進而也就是對一種文化模式的選擇。正如美國城市建築學家劉易斯?芒福德的所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這個意義上,城市的生活方式就是城市的文化模式。
顯然,作為2000多年的歷史名城,廣州的魅力和氣質並不呈現在曾經的三朝十帝的皇家氣象上,也不規範在森然的禮儀典章里,而是體現在一系列的矛盾組合中:廣州人的務實、低調、樂天悠然與飲頭啖湯的開拓精神;廣州的邊緣性、非主流與作為近代中國曾經的政治中心與外貿中心;廣州社會的現代性與民間傳統的“古風猶存”——種種矛盾的因素和諧地並存著,使廣州社會在撲朔迷離中異彩紛呈。
歷史上,這一撲朔迷離中的異彩紛呈也正是嶺南的特徵。“九死南荒吾不悔,斯行奇絕冠平生”,如果這句詩不是被貶謫嶺南的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表達的浪漫和豪邁,至少也算是他對嶺南山川奇勝所表達的欣賞態度。確實,在北國人看來,自五嶺逶迤以南,滿目便是奇異的風土,充耳是嘔啞的粵音,往來交接的是蠻荒的習俗。於是,南來的人多半會有去國懷鄉的零落之感、孤篷萬里的身世之悲,而真的久居下來了,卻又像老馬戀棧,儘管未啖荔枝三百顆,也分明願意“不辭長作嶺南人”。實際上,嶺南的偏隅不僅使它成為在中原以外的一方奇異樂土,而且成為了一個不易破解的矛盾的組合:既是瘴氣蠻煙之地,又是物料豐饒的寶國,“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既是蠻語難越,又是張眼看世界的視窗。在政治命運和革命歷史進程的選擇中,一方面,嶺南遠離中國儒家倫理政治的中心,另一方面,在近代,卻又責無旁貸地成為了中國民主革命思想的策源地。開放改革的20多年,更成為了中國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先行一步的先驅。
正是這種複雜性,“嶺南文化”隨著嶺南社會在近20多年間的開放改革,已經成為了學術研究中的“顯學”,與各種地域文化相提並論。但在對嶺南地域文化的研究中,一種不容忽視的共識就是文化方式的“平民性”——滲透在茶香花香中的點點滴滴。
文化是依人而言的。在這裡,人創造了文化,同時也是文化選擇的結果。從文化是人類精神和物質生活的總和的最基本的定義出發,廣州文化就是廣州的綜合的生活方式而已。
在這一綜合的生活方式中,敢為人先、先行一步不僅是廣州人最重要、最突出的精神品質,而且是最引人注目的行為特徵。從歷史到今天,這一精神引領著他們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第一、創造了今天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從而使廣州成為了當今中國風潮最強勁的地區。而且,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開放的廣州對人的尊重與包容、對生命自由的追求,適宜文化的創造與共享、適宜人們的生存與發展。
因此,與其認為文化是一種理論指導,倒不如說,文化是廣州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的品質追求、工商活動的展開以及城中人的故事都可看作是“文化”的體現與傳承。人在文化中,認識廣州以及廣州人,一切文化解釋系統都不及生活方式來得徹底和全面。
我們關注的細節與層次。它將層巒疊嶂地體現廣州社會無與倫比的豐富性。故本叢書以如下的題目為宗旨:什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誰引導了廣州的文化潮流。
在第二卷《廣州在期待解釋》、第三卷《廣州的主題生活》中將分別展示廣州的精緻豐富與追求卓越的品質。

媒體評論

書評
是什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是誰引導了廣州的文化潮流?這本《廣州:文化與生活方式叢書》之一的通俗書籍力圖從廣告、交通、飲食和語言這四個方面,給予通透的回答。

圖書目錄

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代序)
一、廣告:製造廣州的商城名片
商城:廣告的沃土
“墟市”之廣告
“超市”之雛形
“洋”商的廣告入粵
獨步一時的民國商業促銷手法
“廣州製造”的廣告形式
叫賣廣告與廣州市井風情
創意無窮的招牌廣告
老字號中的濃郁粵味
在潮流浪尖上的廣告與廣告人
彰顯時代特徵的廣告
“先行”:意識與觀念的覺悟
標新立異的廣告實踐
“嶺南風格”的獨特性
二、路通財通:廣州人的出行方式
一切從改變觀念出發
揚名全國的“打的”
出行工具遞變的背後
路通財通:從“瓶頸”到路網的轉換
“通四海”·“達三江”
突破“瓶頸”的實踐
“2小時交通圈”的創建
捷運創造的“新城市”
行:30分鐘與小時
捷運與廣州時尚生活
汽車就是新生活
汽車的消費觀:在務實與時尚之間
要速度更要自由:一種態度
汽車改變了什麼
三、飲食廣州
粵菜作為廣州的符號
粵菜與城市符號
粵菜是一套禮儀
從“埋單”風行全國說起
“和味”:有容乃大
“和味”:湯底與粥底的比喻
“頭啖湯的意義”:改良與創新
生猛的僅僅是海鮮嗎
物無貴賤與平民生活
物無貴賤物物平等
以“韞食”的名義
從早茶到宵夜:亦忙亦閒的生活節奏
廣州的“飲和食德”
老字號:飲食是一種德行
飲食是最高的風雅
飲食與“意頭”
四、雙面”粵語的創造
“粵語”部落說
語言與文化的討論
“開放與封閉”的雙重性
推廣國語與學習粵語潮
粵語與嶺南社會的特質
粵語的“機心”
趨利求吉的語言方式
粵語的古雅與傳統民俗
“港化”下的粵語生活
粵語與開放視窗
從粵語詞語的“北伐”開始
粵語創造“新文化”
新式粵語形態:流動與複合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