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務院同意,自2009年2月28日起,廣東省廣州港口岸南沙港區、惠州港口岸港口碧甲作業區正式對外開放,江蘇省江陰港口岸正式擴大對外開放。自3月2日起,江蘇如皋港口岸正式對外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口岸
- 動態:美加航線,整體運價保持不變
- 正式對外開放:2009年2月28日
- 工作:切實加強檢疫查驗能力建設
動態
2、12月初,興亞開通廣州起到BUSAN直航服務,每周四截關;
3、中東、紅海航線運價繼續下調,艙位緊張;
4、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穩定;
5、美加航線,整體運價保持不變;
6、中南美、加勒比海航線,運價基本不變,部份船公司運價略有下調。
重要作用
在人力建設方面,廣州檢驗檢疫局各口岸均根據業務流量配備滿足工作需要的衛生檢疫專業人員,承擔健康諮詢、醫學巡查、醫學檢查、醫學急救、快速檢測等業務工作。各口岸高度重視對一線工作人員的業務指導和知識培訓,通過構建業務交流平台、舉辦培訓演練等方式,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術水平,使口岸現場檢疫人員的查驗能力得到普遍提高;在查驗力度方面,充分利用紅外體溫檢測儀這一剛性手段同時,注重提高現場醫學巡查能力,口岸衛生檢疫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廣州檢驗檢疫局設法增加了190多人支援口岸現場查驗工作,科學調配人手,結合實際制定工作程式,為防控工作提供人力保障。
在硬體建設方面,廣州檢驗檢疫局根據口岸工作實際需求,努力克服經費困難,在各旅檢口岸現場完善了醫學排查室、快速篩查實驗室等場所設定,並配備必要的診療設施和醫學急救、傳染病防治所需的個人防護用品,用於對染疫人、染疫嫌疑人進行隔離、留驗;不斷加大設備投入,配備了紅外線體溫檢測儀、核和輻射檢測設備和放射性物質收納器等儀器設施,強化檢驗檢疫措施。根據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廣州檢驗檢疫局在口岸增配了紅外線熱成像體溫監測系統、攜帶型紅外線體溫監測儀、水銀體溫計、空氣消毒機、甲型H1N1流感採樣和檢測試劑等,及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設備和物資保障工作,迅速投入的設備、藥械為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應急處置物資保障。
在制度建設方面,針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廣州檢驗檢疫局設立了明確的組織機構及職責分工,緊緊圍繞著《國際衛生條例(2005)》對口岸核心能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完善工作制度。通過一系列以“統一指揮、協同作戰、分級負責、快速反應、措施果斷、依靠科學、加強合作”為原則的培訓演練,進一步提高廣州檢驗檢疫局所轄口岸應對傳染病疫情、核化生恐怖攻擊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4月30日,在學習和領會了國家質檢總局甲型H1N1流感視頻工作會議精神後,廣州檢驗檢疫局立即啟動相關應急預案,成立口岸防控甲型H1N1流感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制定和部署了嚴格的防控措施,有條不紊地開展防控工作,所有口岸一線嚴格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確保疫情相關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廣州檢驗檢疫局高度重視與地方部門的協調聯動,加強與地方有關部門和口岸聯檢單位的溝通協調,在與市政府、市應急辦、市口岸辦、市衛生局和海關、邊檢、海事等聯檢單位協調溝通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了留驗工作程式、急救車轉運、轉送留觀人員信息通報、測溫設備計量校準、入境衛生檢疫秩序、防控設備和防護物資的調撥配備等大量問題。此外,廣州檢驗檢疫局積極與市應急辦、市衛生局、市疾控中心、市傳染病院、120系統緊密合作,就可疑病例的轉院排查和隔離診治、留驗、隨訪等工作具體流程和分工進行了協商,並落實具體工作措施。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加強了口岸傳染病防控能力建設,有利於檢驗檢疫部門和地方部門協調聯動,共同保障口岸衛生安全。
廣州檢驗檢疫局所轄各口岸累計查驗航空器6780架次、船舶5768艘次、其他交通工具1902輛(列);查驗入境旅客121.5萬餘人次,發現相關症狀排查1.1萬餘人次,送院診治1161人,留驗370人,送交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留觀隨訪人員信息10.2萬餘人次。
通過地方衛生部門通報確診的經廣州檢驗檢疫局所轄口岸入境的輸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共130例,其中截獲的確診病例為69例;在送地方留驗人員中檢驗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陽性29例。嚴密的口岸檢疫查驗措施,成功地將輸入性病例經口岸傳入進而傳播甲型H1N1流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有效防止了甲型H1N1流感在國內的發生和擴散,保障了人民民眾的健康安全,成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