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安寺(廣東省揭陽市廣安寺)

廣安寺(廣東省揭陽市廣安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安寺位於廣東揭陽市揭東區錫場鎮後圍、東倉二鄉之交,創建於民國時期,1998年冬由住持、今省佛協常務理事、揭陽市佛協副會長、揭東縣佛協會長釋耀瑜募資重建告峻,1997年3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又建頤養院3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安寺
  • 創建於:民國時期
  • 地點:廣東揭陽市揭東區錫場鎮
  • 重建時間:1998年
簡介,歷史,

簡介

廣東揭陽市揭東區錫場鎮後圍、東倉二鄉之交的廣安寺,創建於民國時期,1998年冬由住持、今省佛協常務理事、揭陽市佛協副會長、揭東縣佛協會長釋耀瑜募資重建告峻,1997年3月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又建頤養院3幢。
釋鏡賢(1892—1976,俗家磐東)住持向旅泰僑胞和當地善信募化,經歷2年,即於1915年告竣,在原有一間狹小善堂上,重建擴大為廣安寺。“文革”中被占為竹器社。
重建的廣安寺終於在1998年11月28日舉行重建落成暨佛像開光典禮。寺總投資約1千萬元,建築面積2千平方米(總占地8畝),坐東北向西南,分為三進,有大峰殿、大雄寶殿(400多平方米)、藏經樓(下層正中玉佛殿,南側為觀音閣,北側為地藏閣)。藏經樓內有佛教經典著作近萬部,如台灣佛院基金會所贈《中華大藏經》。
廣安寺

歷史

廣安寺座落於揭東縣錫場鎮東倉鄉與後圍鄉交界地方,座北向南,前面為榕江支流,河上原有廣安橋(也稱東倉橋)。寺占地面積約7千多平方米。清末民初釋鏡賢師傅(公元1892—1976年,俗家磐東人。)開始籌建。該地原為狹小舊廟,鏡賢師傅見此地為交通要道,形利地好,嫌其廟狹小而且久年失修,遂決心重建。廟前榕江支流原有木橋,不利行旅。也擬重建。
釋鏡賢師傅當年渡海出洋,到暹羅一帶向華僑募捐,得到當地善男信女的熱心捐款,依靠民眾之力,歷經二載,寺與橋都於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建成,稱廣安堂、廣安橋。現存大雄寶殿即為當年所建。但因年久失修,加之在“文革十年”中多被毀壞,寺中原有石刻、匾額、楹聯也多蕩然無存。
1990年4月由釋耀瑜師傅主持寺務。釋耀瑜師傅俗家新亨人,為中國佛學院蘇州龍巖山分院首屆畢業生,曾先後在蘇州龍巖山、汕頭證果寺、饒平佛教協會服務。他自來廣安寺之後,易名廣安堂為寺,並著手繼承鏡賢師傅未竟事業,一是修繕恢復大雄寶殿,左火巷、廚房等,二是重建藏經樓、觀音閣、地藏閣;三是蒐集佛家典籍。在重修重建寺廟的同時,著手修築廣安寺周圍道路,拓寬路面,變崎嶇小路為平坦大道,以利於行人車輛往來。
經過幾年的陸續修葺,大雄寶殿基本恢復昔日雄姿,殿中匾額、楹聯已分別聘請名家書寫、木刻描金懸掛。殿中供奉木雕描金釋迦牟尼、文殊、普賢三佛坐像,高近二米,法相莊嚴。寺內香菸繞繚,梵音悠悠。大殿之後則依地形重建藏經樓,左右又分別建觀音閣、地藏閣。雖然因地域限制,卻也建得小巧玲瓏,樓上雕樑畫棟,彩繪耀眼。廣安寺現架藏有經典近萬部,特別是由台灣佛陀基金會所捐贈的《中華大藏經》一部,更是洋洋大觀,近年又在大雄寶殿前面修建照壁,停車場、大門,正在興建的尚有天谷亭、放生池、花圃等附屬建築物。
廣安寺主體建築現已基本完工,成為揭東縣一處佛教勝地,現被列為揭東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寺中有專職僧人十多人,主持為釋耀瑜師傅,任揭東縣佛協會長,揭陽市佛協常務理事,揭東縣政協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