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園

廢園

《廢園》是聞一多創作的現代詩。描繪了一幅荒涼敗落的畫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廢園
  • 外文名:Waste garden
  • 體裁:現代詩
  • 作者:聞一多
  • 描繪了:一幅荒涼敗落的畫面
  • 類別:文學
  • 國家:中國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名稱:廢園
體裁:現代詩
作者:聞一多

作品原文

廢園
一隻落魄的蜜蜂,
像個沿門托缽的病僧,
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
一堆爛紙似的雞冠花上,
聞了一聞,馬上飛走了。
啊!零落的悲哀喲!
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

作品賞析

《廢園》描繪了一幅荒涼敗落的畫面:殘破不堪、杳無人跡的花園。生機煥發的春天早已逝去,陽光燦爛的夏季也已結束,這是冬天即將降臨的一個時候,無情的秋雨扯天扯地地下著。一場秋雨一層涼,在秋風秋雨的掃蕩下,萬物蕭條,饑饉的、倉皇的、“落魄”的蜜蜂無所依傍,昔日鮮艷的花朵而今也腐朽潰爛了。
所有這一切都是在“廢園”中發生的。“廢”既是原因,又是結果。
整體的生存環境的惡化使弱小的個體生命失去了賴以存在的根基,“家園”的風暴足以摧毀一切,“沿街乞討”的蜜蜂、飽受踐踏的花木。詩人感慨萬端:“零落底悲哀喲!”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存格局裡,這樣的悲劇可謂不乏先例。
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必然伴隨著自身群體意識、整體觀念的加強,但是在這個時候,世界不同地區的民族卻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思想意識,並由這樣的思想意識而構建了各不相同的社會生活格局。西方民族的生存格局是以個體生命為基點、為軸心,家庭、集團、國家、民族等等這些較大的生存群落都必須適應個體 生命的需要,它們本身也僅僅是一幅框架,其實質性的內涵也是由個體生命加以填補、加以說明的。個體生命的興衰存亡首先是個體生命自身競爭、奮鬥的結果,群體生命的衰微也並不就意味著個體生命的“零落”。所以英國詩人拜倫在“故國沉淪”、“家園荒蕪人煙稀”的時候照樣“乘風破浪如箭”,“超過疾飛的兀鷹”(《恰爾德.哈洛德漫遊記》第一卷第十三節)雪萊亦能在卡斯爾累當權的黑暗時期,在“阿爾比溫死氣沉沉的海岸”,向壓迫者發出憤怒的詛咒(《寫於卡斯爾累當權時期》)。
在中國傳統社會裡,人們的生存觀念就不是這樣,我們的生存模式是以群體生命(家庭集團、國家、民族)為基點、為軸心,個體生命是從屬於群體生命的,它附著在群體生命中,服從群體生命的整體利益,在群體生命的發展運動中顯示自己的存在。由於個體生命的生存價值完全要由群體生命的利益來衡定,它也最終失去了獨立存在的可能性。這樣,當群體生命走向衰落、走向毀滅,個體生命幾乎是無從抗拒地成了悲劇性的殉葬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類悲劇既是活生生的歷史,又是沉甸甸的心理,歷史與心理互動作用著。“西風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髮多”,“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說的就是這類的“殉葬意識”。其中,尤其值注意的是,每當中國社會動盪不安、舊有的平衡發生傾斜、歷史進入某種轉折時期的時候,這樣睹物傷情,哀世悼亡的“天涯飄零”之作就愈發的層出不窮。
從歷史的理性目光來觀照,“五四”標誌著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開始,“五四”的社會動亂孕育著中國人民主、自由觀念的誕生與個性意識的覺醒,這都與中國封建社會中的任何一次動盪有著質的不同。但是,我們也有必要體會到:歷史的理性是一回事,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的個別感受又是一回事,特別是對聞一多這位敏於感受而富有傳統文化修養的詩人。就社會的失衡、權威的消亡、精神的潰亂(在聞一多當時看來)等等方面而言,“五四”不也具有許多的歷史特徵么?特別是,詩人生活在美國這一發達的現代化國度里,在一個先進的工業文明的對照之下,中國這個古老的農業大國的衰敗之象就愈發的觸目驚心了。這不就是活脫脫的“廢園”嗎?詩人由祖國的衰弱而生“故國不堪回首”的哀嘆,又由群體生命的萎縮而生飄零的悲淚,這都在“廢園”這一想像性的意境中得到生動細緻的表述,那“沿門托缽的病僧”式的蜜蜂,那任人踐踏,自生自滅的花草,很容易讓我們想起詩人那強烈的“海外孤客”的體驗。“是蜂底悲哀?是花底悲哀?”而我認為,這既是蜂的悲哀,又是花的悲哀,但更是“廢園”本身的悲哀,也是“廢園”的“主人”的悲哀。一個“廢”字背後,又隱隱地暗示著“人”的形象。“廢園”之“廢”當與“人”緊密地聯繫著:是家境的破敗?家人的遷徙抑或子孫的疏懶?這是作為讀者的我,從我的“期待視野”出發,提出的一點多餘的問題吧!
在中國詩歌史上,“廢園體驗”下的人生認識和詩歌觀念常常都是獨特的。二十世紀的詩人聞一多也是這樣,他繼承了中國文人的“零落底悲哀”,但又沒有陷入羸弱無力、怨天尤人的境地,轉而展開了自己深沉的思索。到了四十年代,詩人提出:中國傳統社會“就象一座房屋,蓋得既不好,年代又久了,住得不舒服,修修補補是沒有用處的,就只有小心地把房屋拆下,再重新按照新的設計圖樣來建築”。(《婦女解放問題》)這大概就是他“變廢為寶”的選擇吧!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著名現代詩人、文史學者、革命烈士,原名亦多,字友三,後改夕夕,又改名一多,曾用筆名夕夕。1899年11月24日生於湖北浠水縣。1925年聞一多回國,在北京藝專任教,並成為徐志摩主編的《晨報副刊·詩鐫》的主要撰稿人。他在論文"詩的格律"中要求新詩具有音樂的美(音節),繪畫的美(詞藻),建築的美(節的勻稱和句的均齊),由實踐到理論為新詩發展探索一條值得重視的藝術途徑。1922年,去美國留學,學習繪畫,進修文學,研究中國古典詩歌和英國近代詩歌,1928年1月,第2本詩集《死水》出版。1927年任第四中山大學文學院教授並被選為校務會議中文學院的唯一代表。1928年秋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1944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後出任民盟中央執行委員、雲南總支部宣傳委員兼《民主周刊》社社長,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遊行。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慘遭國民黨特務暗殺。聞一多在7月15日雲南大學舉行的李公朴追悼大會上講演,憤怒斥責國民黨反動派,當晚即被國民黨特務暗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