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底溝類型裝飾紋樣

廟底溝類型是由首先發現和發掘於河南省陝縣廟底村遺址而命名的。距今5000—6000年間的廟底溝類型,以豫、陝、晉鄰境地區為中心,其影響面很廣,向西遠及甘青地區,北至河套地區。
廟底溝類型的裝飾花紋以彩陶紋樣為主。廟底溝類型早期彩陶紋樣以寫實的鳥紋和變體鳥紋為代表花紋。除去鳥的單獨紋樣外,圖案紋樣採取對稱和均衡的格式。廟底溝類型晚期彩陶的圖案紋樣則多為旋動多變的格式,以點、線、面的交錯、迴旋、勾連,構成了奇妙的花紋造型和意趣橫生的幾何形圖案。還出現了先在陶器上腹和口唇施淡紅色或白色陶衣,然後再在上面繪黑或黑、紅復彩花紋的彩繪方法,是現存較早的復彩花紋。這些都表明了廟底溝類型晚期的彩陶紋樣在藝術上臻於成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