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睿(明代四川巡撫)

廖睿(明代四川巡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廖睿(1370~1427),今廣東梅州人,明代廉吏,明永樂年間曾任北京御史,後升任四川巡撫等職。其執法威嚴,為官清正,剛正不阿,被明成祖朱棣封為 “驄馬御史”。500 年前,他用朝廷給他養老的俸祿,發動鄉里建築灌溉用蓄水湖,解放後改建為劍英公園。現該園已建成為梅州革命傳統教育、廉潔文化教育基地和市民休閒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本名:廖睿
  • 字號:字文聰,號江東
  • 所處時代:明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系莆心堡人
  • 出生時間:1370
  • 去世時間:1427
  • 官職四川巡撫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人物紀念,

個人簡介

廖睿(1370~1427),字文聰,號江東,據清《光緒嘉應州志》載,系莆心堡(現屬梅江區三角鎮大壢村)人,明永樂元年(1403)中進士,欽擢監察御史,為官清正,剛正不阿,為朝野推崇,更因長得魁梧高大,有嚴如獅威之譽,故常伴皇帝出巡各地,留下許多故事。

人物生平

1417年廖睿升任四川巡撫,在任時常關心民間疾苦,巡檢四鄉水旱災患,曾多次到都江堰視察,盛讚都江堰工程之偉大,並多次盡職之責令屬下官員組織民眾檢查維修,加固堤圍、涵閘,使都江堰工程牢固完好,發揮更大效益,造福人民。五年後(1422)廖睿懷德告老歸鄉,安居梅城大壢“聰馬”。第二年適梅州大旱,莆心堡情況更甚。於是廖睿毅然倡導,學習都江堰的做法,慷慨解囊,並主持擇地、組織當地鄉親歷三年時間,修築塘堤,作陂疏圳,分灌莆心、楊古狀、白土、三鄉田35頃另25畝。該塘深7尺,其周圍長1150丈。據史志載,時稱程鄉知縣高彥登聞訊,亦高度重視支持,親自“勘立石界,以杜私墾”,同時豎立碑記,以紀念和表彰廖睿創築新庵塘之功德。
廖睿畫像(來自於廖氏祠堂)廖睿畫像(來自於廖氏祠堂)

人物紀念

此後,廖睿便成為梅州乃至廣東一名人,其任御史之職及退休後仍為鄉梓興辦水利事業的事跡,一直為後人所傳頌。據導遊介紹,除《廣東通志》、《嘉應州志》、《程鄉縣志》立有其傳外,當地民間更流傳有歌云:“明朝御史廖睿公,清政美名冠粵東;志士榮歸仍福志,攝手攝腳築新塘。有新塘,子孫昌;無新塘,移四方。吾儕立志護新塘。”
新中國成立後,市縣兩級人民政府都把新塘作為古代傳留下的較大型的水利工程和歷史遺蹟,不但認真加以保護,而且多次投資維修。新塘的主要工程排灌設施,至今保存完好,塘區水面面積仍保持在400畝以上;並得與上游的小密水庫連成一系,擴大水源,不斷發揮其蓄水、灌溉和放養塘魚的效益。改革開放至今,新塘更配套建設成“劍英公園”,成為梅州市一個真正具有豐富歷史文化底蘊的旅遊場區。
庵子岌廖屋背新的“廖睿紀念碑”庵子岌廖屋背新的“廖睿紀念碑”
在導遊的引領下,我們試圖尋找當年知縣為廖睿豎立的紀念碑,為此,專程環行“劍英公園”內外園區一周,卻未能找見。後來,在園區外東側屬新塘頭的一座不高的矮山坡庵子岌廖屋背,我們看到了一座新的“廖睿紀念碑”。此紀念碑高約5米,據廖屋主人說,這是1988年冬,廖睿的裔孫、台灣台胞廖潤德回鄉探親,在環視新塘後找不到原紀念石碑後特捐款修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