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首村

廉首村

廉首村地處賽岐北部,位於三江口的西側,與南面的羅江村隔江相望。發源於政和縣鎮前的穆陽溪(古稱廉溪)經歷了重重關山,在這兒與富春溪相匯,古人就認這裡是廉溪之“首”,於是把村子稱作“廉首”。廉首民風樸實,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據史料記載,古時廉首村便是福安142個主要村落之一,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名人輩出,遠近聞名。在廉首村里村的一條幽靜、潔淨的小巷裡,坐落著一座建於清代的磚木結構民居,這裡便是歷史名人張白山的故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廉首村
  • 所屬地區:華東地區
  • 電話區號:0593
  • 郵政區碼:355001
  • 地理位置:賽岐北部
  • 人口:約1200
  • 方言:閩東語福安話
  • 著名景點:張白山故居
村鎮簡介,村鎮文化,碼頭遺址,古代墓葬,民居建築,張白山故居,文化名人,張白山,張幼銑,張炯,氏族姓氏,高姓,張姓,

村鎮簡介

廉首村位於三江口的西側,南面與羅江村隔穆陽溪相望,東臨賽江與賽岐北部新區隔江相對。發源於政和縣鎮前的穆陽溪(古稱廉溪)經歷了重重關山,在這與富春溪(交溪)相匯,古人就認這裡是廉溪之“首”,於是把村子稱作“廉首”。廉首村現有戶籍人口約1200人,主要是高、張二姓,張姓800多人,高姓300多人;天主教人口約有300人,張姓居多。
在商品經濟浪潮的強大衝擊下,鄉親們告別了自給自足的傳統農耕生活。年青人紛紛走出故鄉,選擇到城鎮和城市發展;老年人大多依戀著家園,捨不得住慣了的老屋,心甘情願地當起“留守人員”。堅守家園的鄉親除了傳統的種植農業外,也發展多種經營,主要是栽培經濟作物,葡萄和茶葉已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許多人因此脫貧、致富,村里一幢幢新蓋的樓房便是明證。

村鎮文化

廉首江濤依舊,江潮依舊,但是世道已變,舊貌與新顏並存。

碼頭遺址

村口錦浦地方連線廉首—羅江的渡口已經沉寂,昔日通往縣城的古官道上芳草萋萋,時斷時續;公路修進了村里,村民出行比什麼時候都便捷。古渡邊的《廉江埠頭碑》依然安在。這個石碑與眾不同,是一個長立方體,頂部呈椎形。落款時間為“嘉慶十六年辛未(1811 年)”,碑文載有“緣首”、“信士”的姓名及樂捐錢款數額;該碑立於此處已有二百多年,是見證古代交通的不可多得的文物。

古代墓葬

離渡口不遠的坡地上有兩處古墓,與其他地方常見的“風”字形墓不同,墓碑兀自前立,墳在碑後。兩墓都修於清初,迄今約四百年。其一位於古廟之旁,碑面中間刻“明庠賓靜軒張公墓”八個大字,邊側小字有“公諱邦定字景安號靜軒行曹九,於順治四年(1647年)……造……嘉慶十二年(1807年)……重修”。可知這是一處張姓讀書人的長眠之地。另一處碑面中刻“皇朝恩榮僎賓方昌高”九個大字,旁邊小字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三月造壽域於錦浦嶺頭後堂山內。自敘曰:‘歷盡風波日已斜,自憐無術煉丹砂,封山中終是家。’”可知墓主人姓高,是一個享受“皇朝恩榮”的“僎賓”;這個身份反映了古代廉首村,鄰里和睦,敬老愛幼,溫良恭儉的良風美俗。

民居建築

村里古民居很多,儘管大多已經年久失修,但仍可以看出當初的氣派。青磚黛瓦,門樓、匾額、馬頭封火牆,都在向人們傾訴昔日的光彩。廉首的里村巷路深處有一幢舊式瓦房,這是現代文化名人張白山的故居,已失管多年,屋宇頹舊、陰濕;但是門首天井照牆上的“天光雲影”四個墨字,依然清晰地暗示著房主人的讀書人身份。據村民的介紹,村里文物包括字畫原有很多,後來在歷次政治運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中悉遭厄運,破壞殆盡,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
村裡有一座天主堂,聳立在新舊民居的叢林中,顯得特別搶眼。廉首是福安最早接受天主教的村落之一,明朝崇禎時就開始與西方異質文化有了接觸。廉首天主堂始建於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民國初年曾重建過一次,現存天主堂為新建建築。
江邊一個六角涼亭,棕紅蓋頂,白色柱欄,格外引人注目。亭子名“聽潮亭”,臨風面江,樹木掩映,是廉首最美的景致。亭邊立有一碑,上鐫鄉賢張炯先生的《聽潮亭賦》:
聽潮亭,聽潮亭,潮來潮去永不停。
廉水賽江潮相匯,千船萬舶乘潮行。
雨後潮來彩虹耀,日落潮去晚霞明。
沙鷗弄潮濤拍岸,青山迎潮樹垂蔭。
村莊如今潮巨變,改革春潮喜人心。
聽潮不如弄潮去,走在潮上稱雄英。
世事如潮晚不急,政通人和潮水平。
鄉賢建亭為聽潮,後輩聽潮宜聽音!

張白山故居

張白山故居占地約250平方米,規模雖不大,但整體布局合理,建築風格別具一格,主體建築為前堂後廳式,分為前後兩進。位於廉首村的張白山故居整體呈灰暗的色調,與周邊村發所建的鋼筋水泥樓房相比,更顯示出其年代的久遠。
一進門,便見一個大約2平方米的石砌天井,天井上方字刻“天光雲影”四字仍依稀可辯。據了解,過去故居里字畫頗多,可惜由於年代久遠,長期流失損壞,當時“書香門第”的景象已不復存在。1912年張白山在此出生,在這裡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其居室在右廂房,現無人居住,空房閒置。左廂房住有一戶村民。

文化名人

張白山

張白山(1912—1999),現代作家,外國文學翻譯家、古典文學研究家,福建福安人。1928年在福州省立理工中學讀書。不久到北平基督教青年學校專攻英語,翌年升入匯文中學。其時,受“五四”新文學運動影響,開始創作詩歌和散文。1932年高中畢業後,因參加反帝大同盟,只身前往上海。旋即考入復旦大學,隨後又轉入杭州之江大學國文系專攻文學。1937年大學畢業後在上海參加救亡運動。次年離開上海赴武漢參加郭沫若領導的抗戰工作,到鄂北、鄂西宣傳抗日。1939年任鄒韜奮、柳湜主編的《全民抗戰》周刊特約記者。1940年西行入川,在重慶加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1941年皖南事變後,轉到廣西桂林師範學院任教授。1942年參加桂林文協,編輯《自由中國》。1943年桂林淪陷,重返重慶,先後在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南開中學執教。後歷任商務日報、新民報編輯主任。解放戰爭後,參加上海軍管會,任上海文聯秘書長。1955年入北京,調入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曾任《文學評論》編輯部主任,《文學遺產》副主編,《文學研究》編輯,古代文學研究室副主任。張白山著述頗豐,主要有文學評論著作《宋詩散論》、《王安石》、《關於謝翱研究》、《杜甫研究》等,小說散文集《苦澀的夢》等。並參加《唐詩選注》、《中國歷代著名文學家評傳》等書編寫工作。同時他也是一位外國文學翻譯家,主要譯作有:列夫·托爾斯泰《主與仆》、《襲擊》,彼得格拉道夫《蘇聯歷史教程》等。
張白山書法作品張白山書法作品

張幼銑

廉首村
張幼銑(1922—2012年),又名鄭重。早年就讀福安縣扆山中學,加入中共。民國27年(1938年),17歲的幼銑受組織之命考入桂林黃埔軍校參加抗日,同時長期潛伏在國軍內部為中共提供情報。曾任國軍將領李良榮的副官和警衛營長。1949 年李良榮任福建省主席兼國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官,張為省府國防專員和兵團司令部參謀。這一年秋季,解放軍第十兵團發動廈門戰役,張幼銑為該戰役的勝利做出特殊貢獻。1952 年,張幼銑被作為反動軍官送往龍巖農場勞動改造,長達18 年。文化大革命後,張幼銑的地下工作歷史被組織上承認,因而獲離休幹部待遇,定居廈門。晚年奔走兩岸,為祖國統一效力。2012年9月去世,享年91歲,享受副部職待遇。

張炯

廉首村
張白山之子。中共黨員。1948年參加革命。曾從事學生運動,在農村開展武裝鬥爭,擔任游擊隊政委等。196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文學函授大學校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作品與爭鳴》主編,《評論選刊》社長,中國社科院文研所兼少數民族文研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兼世界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作協第五、六屆副主席、第七屆名譽副主席,兼理論批評審員會主任,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文學學科專家組組長,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1979 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創作思想導向》《社會主義文學藝術論》《毛澤東與新中國文學》《新時期文學格局》《社會發展與中國文學》《美·真誠·樸素——丁玲創作論》《文學真實與作家職責》《新時期文學論評》《文學的攀登與選擇》《文學的回眸與思考》《走向世紀之交》《評論與對話》及《張炯文學評論選》《張炯文集》等17 種,編著《新中國文學史》,主編《中華文學發展史》(三卷)、《中華文學通史》(十卷)和《中國文學通典》、《新中國文學五十年》等。獲國家圖書獎提名獎、中國圖書獎、當代文學優秀研究成果表彰獎、英國劍橋國際傳記中心20世紀成就獎。

氏族姓氏

廉首村世居族群主要以高、張二姓為主,張姓八百多人,高姓三百多人;其中天主教人口三百多人,多以張姓為主。

高姓

根據廉首村的族譜資料,最早遷居廉首的是廣陵高氏。《廉江高氏世系圖》:“祚公播遷廉江立業垂裕,為肇基始祖,生子芹公,芹公生鳳公、麟公,分福、祿兩支。”清嘉慶十一年(1806 年)福安名人陳從潮在《廣陵郡派廉首高氏宗譜·序》中稱:“福安廉首高氏,望出廣陵。五代時閩有高龔仕閩王,官少傅。嗣是四世,至石晉開運二年(945 年),由長溪仕洋遷柳田(今溪柄水田),復遷廉首……其族文學茂才世不乏絕”。
廉首高氏非常珍愛自己的歷史,對本氏族宗譜能在明清激烈的社會動盪中得以倖存十分自豪。道光十七《廉首高氏宗譜·序》稱:“當倭寇犯閩,人菸灰燼,荊棘闐牆,流離播遷余之,舉邑之富姓巨族能保其宗譜者十不逮一,而高氏之譜獨存,豈非仗祖宗之靈!”廉首高氏宗譜錄有一詩(清·葉憲撰),表達了對功名的渴望。
東風楊柳滿江城,把酒相邀敘別情。
愧我初從天上至,恙君又向日邊行。
鏗鏘臨佩搖瓊響,燦爛朝衣錦繡明。
此去定知膺上考,御前金榜重題名。
嘉慶九年(1804年)廉首高氏重修宗譜,邀得當時福安名人解元陳從潮為其作序,足以彰顯廉首高氏的向學傳統和在地方的聲望。
民國時期廉首高而山(又名高裕松)可謂當時賽岐的風雲人物,在地方很有名氣。他將所經營的商號以“高旭記”為總名,涉及茶、糖、京果、航運等行業,並起龍頭作用。尤其是茶業,從上世紀的30年代到40年代末,經久不衰,高而山成為當時福安的商界巨頭。民國22—26年(1933—1937年)高而山擔任了4年福安縣商會主席。
抗戰初期,福建省貿易公司福春茶行在賽岐設立第一分制廠,由高而山擔任經理。抗戰勝利後,高旭記茶廠紅、綠、烏三茶並舉。茶廠面積1000方丈,廠房5間,註冊資本20億元(舊幣),其中流動資金10億元。年產紅茶4000擔,花茶(綠茶)、烏龍茶各2000 擔,年產值約百億元;原料毛茶除福安本地進5700擔外,還從寧德、霞浦各進綠毛茶3000擔,收購範圍幾乎囊括福安的下半縣和寧德、霞浦兩縣周邊地區,為當時閩東實力最強的茶廠之一。此外,高旭記在福州還辦有分廠,進行薰花加工;在上海、台灣、香港等地設茶葉辦事處。由於高而山還兼營輪船公司,茶葉運輸十分利便;高旭記茶廠的精製成品茶由自家輪船運往福州、香港、上海、天津,再轉運南洋、歐洲市場。
民國35年(1946年),高而山與林贊成合股創辦福康輪船公司,擁有福康、福泰2艘輪船,主航福州、廈門、廣州、溫州、上海、舟山、台灣基隆,在賽江航運發展史上可圈可點。他還在賽岐小賽港東岸大面積開發房地產,形成一條嶄新的“賽新街”(又名“高升街”,即今之“解放街”)。據1952 年統計,賽新街原高而山名下的房產有44號,其中市房(樓店)37號,民房7號,賽岐的許多重要機構,如糧站,保健院,貿易公司的門市部、辦事處、購米部,保險公司,人民銀行,中鹽公司等都設在這裡。
民國25年(1936年)11月8日,高而山為慶祝其父榮葬,同時為其母祝壽,邀集福安詩界名流在賽江旭樓舉辦詩會。福安秋園詩社重要成員廖宜西、李章甫、林仲琴、劉福愚、張雪堂、江青苹、林堯人、林幼琴、劉旭初、吳煥文等十人應邀赴會,並進行折枝詩吟唱。詩會定眼字為“先君安吉穴高壽喜南山”,以“先高”、“君壽”、“安喜”、“吉南”、“穴山”分別作一二四六唱,又作“梨園”第一唱,共獲詩作800 首,轟動賽江、韓陽。這些詩作後集為一冊《旭樓征詩吟稿》,成就閩東詩壇一時佳話。

張姓

張氏遷入時間比高氏遲了一百多年,宋元祐年間(1086—1093年),張育人(浡泉)率族由西隱遷廉首。
廉首張族系唐季張懷諒(張演)派下。唐昭宗時張懷諒父子兄弟俱從王審知入閩,始遷福州烏石山、南台二處;五代時為避朱梁之難,遷下邳,其後裔再遷大留等地。張族在歷史上功名不息、名人輩出。乾隆四十七年(1782 年)廉首張族重修宗譜,姻眷弟、解元陳從潮為新譜撰序(24 年後,陳叢潮又為廉首高氏撰寫譜序)。序云:清河張氏,亦扆之右族也。其先世自入閩而遷邑大留。至宋,起宗公生知神、衡泉、浡泉三子,而族益盛。知神自大留遷三塘,鄉賢觀公、泳公其裔也;衡泉遷穆陽;浡泉遷廉江,遂為廉江張氏。家舊有譜,明季遭倭亂,篇帙散失。今其族庠生式金同其族望輩因三塘總譜謀重修之。請序於余……余於張氏之族有厚望焉。廉首張族非常重視文化教育,歷史上有書館“石蘭齋”。張譜錄有前人為石蘭齋書寫的聯句,字裡行間無不洋溢著典雅。
此其一:
月照芸窗仿佛花間字句
風生池沼依稀筆下波瀾
其二:
蘭軒聚映千山月
墨海波含萬壑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