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PX知識
PX,即
對二甲苯。PX是英文P-Xylene的簡寫,其中文名是1,4-二甲苯(對二甲苯),以液態存在、無色透明、氣味芬芳,屬於芳烴的一種,是化工生產中非常重要的原料之一,用它可生產精對苯二甲酸(PTA)或對苯二甲酸二甲酯(DMT),PTA或DMT再和乙二醇反應生成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即聚酯, 進一步加工紡絲生產滌綸纖維和輪胎工業用聚酯帘布。PET樹脂還可製成聚酯瓶、聚酯膜、塑膠合金及其它工業元件等。除此之外, PX在醫藥上也有用途。
根據《全球化學品統一分類和標籤制度》和《危險化學品名錄》,在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在內的很多西方國家,PX都不屬於“危險化學品”。歐盟把PX列為“有害品”,原因是當人體吸入過量PX時,對眼睛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能出現急性中毒反應。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規定中有“過量”二字。
項目簡介
廈門市海滄PX項目,是2006年廈門市引進的一項對二甲苯化工項目,該項目號稱廈門“有史以來最大工業項目”。
2005年7月,項目於通過國家環保總局的環評報告審查。2006年7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2006年11月正式開工,計畫2008年12月完工投產。然而,該項目自立項以來,遭到了越來越多人士的質疑。因為廈門PX項目中心地區距離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只有7公里,距離擁有5000名學生(大部分為寄宿生)的
廈門外國語學校和北師大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僅4公里。不僅如此,項目5公里半徑範圍內的海滄區人口超過10萬,居民區與廠區最近處不足1.5公里。而10公里半徑範圍內,覆蓋了大部分九龍江河口區,整個廈門西海域及廈門本島的1/5。而項目的專用碼頭,就在廈門海洋珍稀物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的珍惜物種包括
中華白海豚、
白鷺、
文昌魚。
事件發展
政協提案
2007年3月,在全國人大、政協“兩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等105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簽署提案,建議廈門PX項目遷址。此舉,引起了媒體和民眾的強烈關注。
民眾反對
2007年5月下旬,隨著工程的推進,更多的信息通過媒體、網路等渠道被披露,對廈門海滄PX化工項目一無所知的廈門市民接到了一條簡訊,簡訊的內容是:“翔鷺集團合資已在海滄區動工投資(苯)項目,這種巨毒化工品一旦生產,意味著廈門全島放了一顆核子彈,廈門人民以後的生活將在白血病、畸形兒中度過。我們要生活、我們要健康!國際組織規定這類項目要在距離城市一百公里以外開發,我們廈門距此項目才16公里啊!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見簡訊後群發給廈門所有朋友!”
同樣的內容也在廈門人經常去的論壇和部落格中廣泛傳播。PX這個陌生的字眼都在短時間內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一些市民準備以多種方式表達對在廈門上馬PX項目的抵制。
2007年5月28日,廈門市環保局局長用答記者問的形式在《
廈門日報》上解答了關於PX項目的環保問題。次日,負責PX項目的騰龍芳烴(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英宗博士同樣以答記者問的形式在《廈門晚報》發表長文,解釋了PX工廠的一些科學問題。
2007年6月1日至2日,“PX風波”不期而至。為抵制PX項目落戶廈門海滄區,部廈門市民以“散步”的形式,集體在廈門市政府門前表達反對意見。
項目緩建
2007年5月30日,廈門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丁國炎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廈門市政府決定緩建PX化工項目,市政府已委託新的權威環評機構在原先的基礎上擴大環評範圍,進行整個化工區區域性的規劃環評。同時,啟動“公眾參與”程式,廣開簡訊、電話、傳真、電子郵件、來信等渠道,充分傾聽市民意見。接著,解疑釋惑。2007年6月7日、8日,圖文並茂的科普讀本《PX知多少》25萬冊,免費送到市民手中。
區域環評
2007年6 月7 日,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
潘岳宣布,將對廈門市全區域進行規劃環評,包括PX項目在內的重化工項目都將根據規劃環評的結果予以重新考量。至此,關於廈門PX項目的種種傳言暫時隱退,公眾將期待的目光投向未來。
2007年12 月5 日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環評報告結論為,廈門市
海滄南部空間狹小,區域空間布局存在衝突,廈門市在海滄南部的規劃應該在“石化工業區”和“城市次中心”之間確定一個首要的發展方向。報告同時披露了海滄現有的石化企業翔鷺石化(PX項目的投資方)五年前環保未驗收,即投入生產,並其污染排放始終未達標。
公眾參與
2007年12 月8 日,廈門網開通了“環評報告網路公眾參與活動”的投票平台;9日,投票突然被中止,10日投票平台被撤消。在投票結束之時的結果顯示,有5.5萬張票反對PX項目建設,支持的有3000票。
2007年12 月13 日,翔鷺騰龍集團(PX項目方)辦公室通過媒體發布了《翔鷺騰龍集團致廈門市民公開信》。信中稱:1、PX(對二甲苯)低毒,不會致癌致畸,也不是核子彈;2、
海滄PX項目採用世界先進的工藝專利技術,環保投資巨大,安全穩定和可靠性更有保障;3、海滄PX項目與居民區完全可以和諧共處。並宣稱翔鷺石化是通過環保驗收的,其排放沒有超標。
2007年12月13日,廈門市政府開啟公眾參與的最重要環節——市民座談會。駐廈中央級媒體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以及廈門本地媒體,獲準入內旁聽。整場座談會持續四個小時。
最終結果顯示,49名與會市民代表中,超過40位表示堅決反對上馬PX項目,隨後發言的8位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中,也僅一人支持復建項目。
2007年12 月14 日,第二場市民座談會繼續舉行。第二場座談會有市民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等97人參加,62人發言。在座談中,除了約10名發言者表示支持PX項目建設之外,其他發言者都表示反對。座談會上,曾對海滄區做過獨立環境測評的廈門大學袁東星教授,用數據及專業知識對PX項目表示反對。
事件後續
2007年12月16日,福建省政府針對廈門PX項目問題召開專項會議,最終決定遷建PX項目。最終,該項目落戶漳州漳浦的古雷港開發區。
2009年1月20日,國家環保部正式批覆翔鷺集團的PX(對二甲苯的英文簡稱)和PTA兩個項目,項目已確認落戶與廈門相隔近百公里的漳州古雷半島。
這也是自2007年12月廈門召開PX項目公眾座談會,化解“散步”風波後,第一起實質性的後續進展報導。當年從廈門移至漳州的遷址意向,也將從紙面落到地上。
媒體評價
廈門PX事件具有分水嶺意義。
在事件全程中,我們見識了廈門市民強烈的公共精神,見識了他們的英雄主義氣概,見識了一個新階層,即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市民階層的崛起,他們那樣的帥氣,那樣的坦蕩,仿佛一個陽光少年。他們的崛起意味著人民已經長大,意味著一個新時代正在到來,即市民時代正在到來。
面對這樣的市民時代,面對長大了的人民,顯然,傳統的社會治理模式是已經失效了。我們常常說中國社會是一個轉型社會。這種轉型既處在現代文明的背景之下,就注定了不同於過去任何時代的轉型,不是成王敗寇,不是那樣的零和遊戲,根本上說,這樣的轉型只是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即從傳統的統治型,轉向現代化的公共治理。統治當然都是精英的統治,是據說掌握了社會發展秘訣,因而可以為人類規劃未來的極少數精英,對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芸芸眾生的統治。這種統治因此只能從單向出發,只能是統治與被統治,計畫與被計畫,命令與服從的關係。
將這樣的統治模式,適用於像廈門這樣的市民社會,適用於長大了的人民,那是大大的失當。廈門市民在事件全程中的表現,不僅英勇,而且智慧;不僅自信,而且自斂;僅僅因為一個偶發事件而短期聚合,表現已如此卓異,可見民間內生的力量實在未可低估。如何把民間內生的力量引入公共治理,用以重建秩序,正是當下中國的一個重大命題。
不是所有人都認識到了這一點。傳統社會治理模式的力量仍然強大,當下中國就處在兩種治理模式交錯的狀態中。廈門地方政府在十字路口最終選擇疏而不是堵,選擇向民意靠攏而不是與民意對抗,選擇把民意納入地方治理,使地方治理更具公共色彩。正是廈門地方政府這個明智的選擇,使得整個事件急轉直下,廈門市民最大限度的參與,媒體最大限度的自由討論,知識分子在自己的職業範圍提供專業意見,所有這些正常渠道才能真正啟動,才能最終起作用。給別人機會,實際上是給自己機會。廈門地方政府的明智選擇,成就了一段佳話,也會成就自己的歷史地位,在歷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章。而歷史的這種獎賞,無疑比什麼樣的現實的獎賞都更有價值,更值得全力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