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廈門大學歷史最長影響最深的學生社團,它於1926年在魯迅先生的指導下成立,距今已有87年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廈門大學鼓浪文學社
- 地點:廈門
- 成立:1926年
- 歷史:87年
介紹,相關信息,
介紹
這是廈門大學歷史最長影響最深的學生社團,它於1926年在魯迅先生的指導下成立,距今已有87年歷史,2011年12月迎來它85歲的生日。
鼓浪社和《鼓浪》周刊的命令,乃經魯迅先生推敲同意,然後採用的,帶有“鼓起時代的浪潮”,啟發民智,振奮人心的意思。早年的《鼓浪》每星期附在廈門《民鐘日報》上出版,內容不限文藝作品,也兼登學術性作品,自1926年12月1日至1927 年1月5日,共出了7期,第6和第7期為“送魯迅專號”。以後,由於戰紀和文革,幾度停刊,復刊,但《鼓浪》始終精益求精,銳意進取,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文學新人。
鼓浪文學社不僅得到魯迅開始的一代代校內名師的指點,而且受到冰心,舒婷等全國著名作家的關懷,刊物質量不斷提高。散文家陳慧瑛,林丹婭(廈大中文系教授),詩人張詩劍,黃奇石,文藝理論家許中,林興宅及俞兆平,朱水涌(廈大人文學院副院長),潘世墨(廈大副校長)等人和嶄露頭角的小說家北村,都曾是鼓浪的鼓浪的骨幹並從這裡走向文壇。
相關信息
在廈大85年校慶上捐贈給廈門大學魯迅紀念館的物品中,有一件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全國上下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那就是廈門著名文史專家洪卜仁老先生捐贈的《鼓浪》第7期。
一直以來,我國研究文學史的專家都認為《鼓浪》只出版了6期,包括《魯迅全集》中有關《鼓浪》的注釋也是如此。因為在1927年1月魯迅離廈赴廣州之前,《鼓浪》推出了一期《送魯迅先生專號》,以此來紀念魯迅先生在廈期間為廈門文學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時隔80年,歷經戰亂、淪陷、文革等歷史動盪,當年的報紙幾乎都未能保存下來,後人也就無從考證。
一次偶然的機會,洪卜仁老先生在舊貨市場上居然找到了《鼓浪》第1期、第5期、第6期和第7期。他欣喜若狂,立即買了下來,並趁廈大85周年校慶之際,捐贈給了廈大魯迅紀念館。此番第7期《鼓浪》的出現,徹底推翻了文學界此前關於《鼓浪》的認識。
原來,在魯迅先生離開廈門之後,《鼓浪》又推出了《送魯迅先生專號(2)》。對此,洪卜仁推測:“由於第一期專號中沒有標明‘(1)’,所以人們一般不會想到後來又出了一個‘(2)’,於是長期以來文學界都認為《鼓浪》終結於第6期送別專號。可能是當時懷念魯迅先生的文章很多,一期報紙無法全部包容,所以在魯迅先生離開之後,大家又精選了一些好的文章出了一期,這才出現了專號第2期。”
那么會不會有第8期呢?洪卜仁認為,由於在出第7期報紙的時候,魯迅先生就已經離開廈門了,所以不太可能還出第8期。因此第7期《鼓浪》已經是最後一期了。由於洪卜仁的這個巨大發現,《魯迅全集》的編者已表示將修改《魯迅全集》中關於《鼓浪》的注釋。
據洪卜仁老先生的考證,魯迅雖然於1927年離開了廈門,但是他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仍然不遺餘力地指導著廈門的文學青年。1933年廈門的《鷺華》月刊出版之時,魯迅先生給予了大力幫助,並熱情地向國外讀者介紹,極大促進了《鷺華》的發展。
洪卜仁表示,正因為《鼓浪》是魯迅先生在廈期間創辦的,所以他願意把這幾期報紙捐贈給廈大的魯迅紀念館,這樣才能讓它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