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康納龍
- 拉丁學名:kangnasaurus
- 界:動物界
- 門:脊椎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目:ornithischia 鳥臀目
- 亞目:ornithopoda 鳥腳亞目
- 屬:kangnasaurus 康納龍
- 種:康納龍
- 分布區域:南非
- 食性:雜食
- 發現者:haughton,1915
- 命名者:haughton,1915
- 生活時期:白堊紀早期
- 模式種:庫氏康納龍
基本信息,發現歷史,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chinese )→ 康納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kangna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kang-na-sawr-us
含義( meaning )→ 康納農場的恐龍
目( order )→ ornithischia 鳥臀目
亞目( suborder )→ genasauria 頜齒類
cerapoda 角足龍類
ornithopoda 鳥腳亞目
類(infraorder)→ euornithopoda 真鳥腳類
iguanodontia 禽龍類
euiguanodontia 真禽龍類
dryomorpha 橡樹龍類
屬( genus )→ kangnasaurus 康納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k. coetzee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早期
分布( found in )→ 南非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雜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
推測體重( mass )→ ...
發現者( discoverer )→ haughton,1915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haughton,1915
發現歷史
模式種是庫氏康納龍(K. coetzeei),是於1915年被席尼·賀頓(Sidney H. Haughton)描述、命名的。正模標本(編號SAM 2732)是一顆牙齒,發現於南非開普省奧蘭治河流域的Farm Kangnas。化石發現處的地層年代仍不確定,可能屬於白堊紀早期。席尼·賀頓當時認為這顆牙齒來自於上頜骨;但在1985年,Michael Cooper再度鑑定,發現這顆牙齒來自於齒骨。這兩個不同的鑑定結果造成分類上的差異,席尼·賀頓將康納龍歸類於禽龍科,而Michael Cooper將康納龍歸類於更原始的橡樹龍科。
分布範圍
(意為“Kangnas lizard”)是一屬iguanodontian鳥腳類恐龍是白堊紀早期發現南非。它是從一個已知的和可能的某些顱後遺骸牙齒。有時,它被認為是可疑的或有效的屬。這可能是類似於橡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