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濯小說選

康濯小說選

《康濯小說選》是1984年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康濯。

基本介紹

  • 書名:康濯小說選
  • 作者:康濯
  • 類別:小說
  • 定價:2.60元
  •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4年1月
  • 統一書號:10109-1684
作者介紹
原名毛季常,湖南省湘陰縣(今汩羅市)人,1920年2月出生在湘陰縣城。在湘陰縣立一高小讀書時曾為《小朋友》雜誌寫稿。中學時參加長沙省立高中的文學研究會,經常在校辦刊物和《通俗報》上發表洋溢愛國主義激情的詩歌散文小說
1935年冬組織長沙省立一中學生舉行一二九學生運動示威遊行,從此得到中共地下組織的教育和培養。1937年鼓動《湘陰民報》增辦《文藝副刊》,率先發表散文《故鄉瑣記》,並經常在中共地下組織主辦的《觀察日報》上發表宣傳抗日的文章。
1938年10月,為尋求抗日救國真理,歷盡艱險抵達延安,就讀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第一期。同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結業後隨沙汀、何其芳奔赴八路軍一二O師進行戰地實習,任三五八旅宣傳幹事。
1939年從部隊回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路社文藝團體副主任。1940年,任文化界抗日聯合會宣傳部長、晉察冀邊區抗日聯合會秘書長,編輯《文化導報》、《工人日報》、《時代青年》,經常深入阜平、平山等農村參加減租、反霸、土改等運動,寫了《臘梅花》、《災難的明天》、《抽地》等反映邊區人民抗日鬥爭的短篇小說。抗戰勝利後,仍在晉察冀邊區工作,主編《工人日報》、《時代青年》,兼區委副書記、土改工作和青年團負責人。公務雖繁,仍堅持創作,寫有《初春》、《春種秋收》、《工人張飛虎》、《明暗約》等短篇小說。尤其是以歌頌農村婦女反對封建爭取自由的《我的兩家房東》等小說,具有廣泛的影響,郭沫若譽之為"可以說已達到完善的地步"。
1948年在中共陝甘寧邊區中央局宣傳部參與編輯《人民文藝叢書》和《華北文藝》工作。1949年,在北京參與籌備全國第一屆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任全國文聯研究室研究員、中國作家協會創作員。寫了《我在鄉下》、《買牛記》、《第一個新年》、《前進》、《正月新春》等短篇小說。1950年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秘書長。1954年任《文藝報》常務編委、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創作委員會主任。其間寫作發表了一些理論文章,收入其《創作漫步》論文集。
1958年任河北省文聯副主席、黨組成員。1962年11月任湖南省文聯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受到殘酷迫害,從此病痛纏身。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復職。
1979年任湖南省文聯主席。參加全國第四次文代會,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他戰勝病魔,迸發出更強烈的創作熱情,寫出反映民族性格與社會現實的《洞庭湖神話》、《十一年一聚》。著有描述農村鬥爭的長篇小說《水滴石穿》、《東方紅》,短篇小說《冬天裡的早晨》、《公社秧苗》、《代理書記》等。1984年兼任《中篇小說選篇》顧問、優秀中篇小說評審主任,為繁榮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和培養文化新人,作出了貢獻。
1987年調北京,主持中國作協創聯部工作,從事專業創作。在50餘年創作生涯中,共寫有33部作品,計300餘萬字,部分作品先後被譯成日、英、法、俄等外文版。尤以《水滴石穿》在國外影響深遠。
1987年4月,他回汩羅紅花鄉毛家河尋祖,賦詩云:"四渴詩魂屈子祠,重瞻故里粥時居,毛家河上尋根處,不盡豐饒不盡詩。"並向汩羅市圖書館贈書600餘冊。1989年10月在岳陽市召開了康灌創作50周年作品討論會,對他的作品評價較高。1991年1月在北京病逝,終年71歲。黨和人民給予了高度評價,稱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現代作家、傑出的文學工作組織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