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定五加
- 拉丁學名:Eleutherococcus lasiogynu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傘形目
- 科:五加科
- 屬:五加屬
- 分布區域:西藏(波密、林芝、察隅)、雲南和四川(康定、金川、馬爾康)
- 生境:山腳路邊, 山坡灌叢
- 海拔:2000 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醫用一,醫用二,藥用,物種特徵,
形態特徵
喬木或灌木,高1-6米;枝灰色或淡灰棕色,無毛,疏生扁刺;刺基部膨大,先端鉤曲。葉有3小葉,在長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長2-5厘米,無毛,無刺或有刺;小葉片紙質,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或倒卵形,長2-6厘米,寬1.5-4厘米,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兩側小葉片基部歪斜,較小,兩面均無毛,邊緣全緣或中部以上有鋸齒,側脈5-6對,不甚明顯,網脈不明顯;無小葉柄或幾無小葉柄。
傘形花序直徑1.5-3厘米,有花多數,3-7個組成短圓錐花序,稀1-2個頂生;總花梗長0.5-2厘米,密生易脫落的白色絨毛;花梗長5-10毫米,密生早落的白色絨毛;萼長1.5毫米,密生白色絨毛,開花前絨毛已脫落,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萼齒上有時有絨毛殘留;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2毫米,開花時反曲,無毛;雄蕊5,花絲長2毫米;子房2室;花柱2,基部合生。
果實扁球形,長7-9毫米,黑色,宿存花柱長1.5毫米。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中或路旁山麓,海拔2000-3200米。
分布範圍
分布於西藏(波密、林芝、察隅)、雲南(德欽)和四川(康定、金川、馬爾康)。
主要價值
醫用一
【藏藥】甲賽日:根皮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小兒筋骨痿軟《滇省志》、《藏本草》。
【瑤藥】五加皮:用於風濕痹痛,腎虛腰痛,陽痿[4]。
【佤藥】得堅:嫩尖泡飲用於咽乾口燥,頭暈[5]。
【苗藥】Dol bub chad(多布叉),Vob bel diangd(窩布當),Zabnx nab bella ok(喳努彎敗凹):根皮治冷經,慢經引起的風濕疼痛,腰酸背疼,年老體虛《苗醫藥》、《苗藥集》。五加刺,猴威家來:根皮用於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四肢拘攣,腰膝軟弱,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湘藍考》。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醫用二
根皮(三加皮):辛,溫。祛風除濕,壯筋強骨,逐瘀活血。用於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
藥用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五加科植物康定五加的根皮。
【功 效】:祛風除濕、活血散瘀。
【主 治】: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溫。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
【別 名】:箭爐五加(《植物分類學報》)、三加皮(《西藏》)、毛蕊三加(《新華本草綱要》)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於西藏東南部和四川西部及雲南西北部。
【拉丁名】:康定五加 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
【考 證】:始載於《中國植物志》。
本種枝刺、小葉數目及小葉片形狀極像白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inn. Merr. , 但本種總花梗、花梗及萼均有早落的白色絨毛,而白簕的花序完全無毛。一般在開花期毛已脫落,但可從幼小花序或總花梗、花梗和萼齒殘留的白色絨毛以與白簕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