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白竻根、刺三甲、風黨竻、苦粉竻、刺三加、苦刺頭、三甲皮、雞腳菜、刺五爪、三葉五加、香藤刺、三五加、鵝掌竻。
入藥部位
根或根皮。
性味
味苦、辛,性涼。
歸經
歸脾,肝經。
功效
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活血舒筋。
主治
用於感冒發熱,咽痛,頭痛,咳嗽胸痛,胃脘疼痛,泄瀉,痢疾,脅痛,黃疸,石淋,帶下,風濕痹痛,腰腿酸痛,筋骨拘攣麻木,跌打骨折,痄腮,乳癰,瘡瘍腫毒,蛇蟲咬傷。
相關配伍
1、治感冒發燒:三加皮根15-60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2、治咳嗽痰中帶血:刺三加根12g,九重根(土百部)、果上葉、割雞尾、白及各9g。煎水服。
3、治咳嗽及哮喘:刺三加根15g,倒生根15g,葵花杵心15g。煎水服。(2-3方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4、治麻疹合併肺炎:白簕根、青桐木、麥冬、桑白皮各6g,葛根9g。水煎服。(《梧州地區中草藥》)
5、治風濕關節痛:(白簕花)根30-60g。酌加酒水各半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6、治小兒麻痹證初期:鮮(白簕花)根120g,薏苡仁、赤小豆各60g。水煎服。
7、治喉炎:乾白簕根30-60g。煎服。(《粵北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搗敷或煎水洗。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用。
採集加工
9-10月間挖取,鮮用,或趁鮮時剝取根皮,曬乾。
炮製
採集,洗淨,曬乾。
形態特徵
白簕又名三加、白簕花、簕鉤菜。攀援狀灌木,高1-7m。枝細弱鋪散,老枝灰白色,新枝棕黃色,疏生向下的針刺,刺先端鉤曲,基部扁平。葉互生,有3小葉,稀4-5;葉柄長2-6cm,有刺或無刺;小葉柄長2-8mm;葉片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中央一片最大,長4-10cm,寬3-6.5cm,先端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上面脈上疏生剛毛,下面無毛,邊緣有細鋸齒或疏鈍齒,側脈5-6對。傘形花序3-10,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的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cm;總花梗長2-7mm,無毛;萼筒邊緣有5小齒;花黃綠色,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mm;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核果漿果狀,扁球形,直徑約5mm,成熟時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3200m以下的山坡路旁、林緣或灌叢中。分布於中南至西南各地。
藥材性狀
根皮呈不規則筒狀或片狀,長2-7.5cm,厚0.5-1.5mm。外表面灰紅棕色,有縱皺紋,皮孔類圓形或略橫向延長;內表面灰褐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折斷面不平坦。氣微香,味微苦、辛而澀。
藥理作用
1、抗疲勞作用;
2、抗癌作用;
3、抗衰老作用;
4、抗菌消炎作用;
5、免疫增強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根,止熱咳。”
2、《天寶本草》:“散寒清火,治腳膝疼痛,橫行骨節並麻木,偏正頭風。”
3、《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白帶,筋骨痛,風濕麻木。”
4、《嶺南採藥錄》:“撞紅症,以之煎服;亦治跌打傷,去瘀生新。”
5、《湖南藥物志》:“退熱去風,舒筋活血。”
6、《貴州草藥》:“理氣,平喘,止咳。”
7、《台灣藥用植物志》:“主治胃炎疼痛。”
附註
作三加皮共同入藥者尚有:①剛毛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L.) Merr. var. setosusLi,又名:毛三葉五加《台灣藥用植物志》,分布於江西、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②康定五加Acantuopanax lasiogyne Harms,又名:三加皮《西藏常用中草藥》,箭爐五加《植物分類學報增刊》,分布於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和西藏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