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佩珩

康佩珩(1878~1922),字子韓,五級村人。少舉秀才。1905年留學日本,並參加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1906年回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康佩珩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子韓
基本信息,人物介紹,

基本信息

康佩珩(1878~1922),字子韓,五級村人。少舉秀才。1905年留學日本,並參加孫中山先生組織的同盟會。1906年回國。

人物介紹

因康帶頭剪辮剃髮,人稱康禿子。是年,由東京回國的同盟會員榮福康帶來通知,約山西分會幹事谷思慎來東冶鎮集會,召開會議。康佩珩、王建基、趙三成參加了會議,傳達了總部關於“加緊革命運動,實行武裝起義”的指示。康佩珩在宏道鎮川路學校任教,以兵法教學生,培養革命人才,進行起義準備。
1911年辛亥革命太原起義後,閻錫山委任續桐溪為忻代寧公團長,康佩珩為副團長。康與續有隙,不願與之合作,未到任。閻錫山囑康負責維持五台地方治安,康即由宏道鎮返回血級村,召集鄉里士紳林銘山、朱應龍、趙三成等,成立了東冶保全社,並吸收各村青少年,組織了保全隊,從村民中收繳各種武器,向地主豪紳籌借經費。在政治上竭力推行新政,指揮男人剪辮子,女人放纏腳,推倒神象辦學堂,傳播新文化。康藍與民團團長郭振都帶領保全隊員沖入縣衙,捉住清廷知事牛葆忱,推翻了清朝政府在五台的統治。
山西軍政府成立後,閻錫山任大都督,任命康佩珩為潞澤遼沁營務處長兼長治縣長。當時散匪游勇滋擾地方,康到任後,親率隊剿除,地方秩序逐漸恢復,商旅稱便,閻亦嘉勉。
康佩珩性耿介,不畏權貴,人甚敬畏。康畲為地方興辦公益事。東冶至豆村,相距入十里,山路崎嶇,不通車輛,康即出資與募資修築,大便交通。蘑菇嶺上立碑頌其德。
康佩珩後因病逝世,終年四十五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