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余甘子、菴摩勒、余甘、庵摩落迦果、土橄欖、油柑、望果、油甘子、牛甘子、橄欖子、喉甘子、魚木果、滇橄欖、橄欖。
入藥部位
果實。
性 味
味苦、甘、酸,性涼。
歸 經
歸肝、肺、脾、胃經。
功 能
清熱利咽,潤肺化痰,生津止渴。
主 治
感冒發熱,咳嗽,咽痛,白喉,煩熱口渴,高血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鮮品取汁服。
禁 忌
脾胃虛寒者慎服。
相關論述
《本草拾遺》:“主補益,強氣力。取子壓取汁,和油塗頭生髮,去風癢。初塗發脫,後生如漆。”
生理特性
喬木,高達23米,胸徑50厘米;樹皮淺褐色;枝條具縱細條紋,被黃褐色短柔毛。葉片紙質至革質,二列,線狀長圓形,長8-20毫米,寬2-6毫米,頂端截平或鈍圓,有銳尖頭或微凹,基部淺心形而稍偏斜,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乾後帶紅色或淡褐色,邊緣略背卷;側脈每邊4-7條;葉柄長0.3-0.7毫米;托葉三角形,長0.8-1.5毫米,褐紅色,邊緣有睫毛。多朵雄花和1朵雌花或全為雄花組成腋生的聚傘花序;萼片6;雄花:花梗長1-2.5毫米;萼片膜質,黃色,長倒卵形或匙形,近相等,長1.2-2.5毫米,寬0.5-1毫米,頂端鈍或圓,邊緣全緣或有淺齒;雄蕊3,花絲合生成長0.3-0.7毫米的柱,花葯直立,長圓形,長0.5-0.9毫米,頂端具短尖頭,藥室平行,縱裂;花粉近球形,直徑17.5-19微米,具4-6孔溝,內孔多長橢圓形;花盤腺體6,近三角形;雌花:花梗長約0.5毫米;萼片長圓形或匙形,長1.6-2.5毫米,寬0.7-1.3毫米,頂端鈍或圓,較厚,邊緣膜質,多少具淺齒;花盤杯狀,包藏子房達-半以上,邊緣撕裂;子房卵圓形,長約1.5毫米,3室,花柱3,長2.5-4毫米,基部合生,頂端2裂,裂片頂端再2裂。蒴果呈核果狀,圓球形,直徑1-1.3厘米,外果皮肉質,綠白色或淡黃白色,內果皮硬殼質;種子略帶紅色,長5-6毫米,寬2-3毫米。花期4-6月,果期7-9月。
產 地
江西、福建、台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生於海拔200-2300米山地疏林、灌叢、荒地或山溝向陽處。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南美有栽培。
採集加工
9~10月果熟時採收,開水燙透或用鹽水浸後,曬乾。
性狀鑑別
果實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2-2cm。表面棕褐色至墨綠色,有淡黃色顆粒狀突起,具皺紋及不明顯的6棱,果柄長約1mm,果肉(中果皮)厚1-4mm,質硬而脆。內果皮黃白色,硬核樣,表面略具6棱,背縫線的偏上部有數條維管束。乾後裂成6瓣。種子6,近三棱形,棕色。氣微,味酸澀,回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