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魯克塔格群

庫魯克塔格群

庫魯克塔格群,以群為岩石地層單位的地層結構。諾林1935年命名。本群總體特徵為一套厚度巨大的海相沉積層,有人認為包括三套冰川沉積和兩套間冰期的碎屑沉積。主要分布於新疆庫魯克塔格天山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魯克塔格群
  • 外文名:Kuluketage Gr
  • 地層單位編碼:04-65-0317
  • 地層地質年代:Z
  • 階代碼:Z
  • 地區代碼:4
命名,沿革,特徵,備考,

命名

諾林,1935年命名;高振家、朱誠順等,1980年,重新厘定並介紹。

沿革

E. Norin在庫魯克塔格地區(1931)調查時指出“在喀拉帖肯烏拉山南側首次發現一套輕微變質的沉積岩系,以庫魯克塔格系(Quruqtage Series)稱之。”並認為這套沉積總厚幾千米,構成一個連續沉積;1957年十三大隊未曾採用此名稱;高振家等(1963)曾正式採用這一名稱並 稱為庫魯克塔格群,將其中的前震旦紀變質地層(愛爾基斯建造)單獨分出,其餘的震旦紀淺變質沉積歸屬到此群內,並進一步明確了其上界與下寒武統西山布拉克組為假整合沉積,下界不整合超覆於愛爾基斯群(後改稱為帕爾崗塔格群)之上。1973—1976年新疆區域地層表編表組及高振家(1977—1978)指出,本群包括三套冰成岩(雜礫岩)。並進一步劃分為八個組。自上而下為:上震旦統:漢格爾喬克組水泉組育肯溝組扎摩克提組;下震旦統:特瑞愛肯組、勒通溝組、照壁山組貝義西組

特徵

本群總體特徵為一套厚度巨大的海相沉積層,有人認為包括三套冰川沉積和兩套間冰期的碎屑沉積。後者部分為深海濁流沉積,在庫魯克塔格西部、中部、東部均可見到。以中庫魯克塔格地區發育最佳出露最完整。其厚度中段為6292.8m;西段為5295.5m;東段較薄,僅厚3564.7m。本群的時限,按各組已知同位素年齡資料其下限大體為800—850Ma(塔里木運動);上限按與鄰區對比資料及上覆含小殼及三葉蟲化石的早寒武世沉積推測大體在600Ma左右。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
相關圖書相關圖書
作者1: E.Norin
年份1:1937
系名:新元古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