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魏爾

庫爾特·威爾一般指本詞條

庫爾特·威爾(Kurt Weill,1900年3月2日-1950年4月3日),是德國(晚年歸化美國籍)作曲家,自1920年代代起活躍至過世。他是劇院的首席作曲家,並替音樂廳創作了許多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庫爾特·魏爾
  • 外文名:Kurt Weill
  • 出生日期:1900年3月2日
  • 逝世日期:1950年4月3日
  • 職業:德國(晚年歸化美國籍)作曲家
  • 畢業院校:柏林高等音樂學校
  • 代表作品:《三分錢的歌劇》
介紹,歌劇創作,

介紹

代起活躍至過世。他是劇院的首席作曲家,並替音樂廳創作了許多作品。
庫爾特·魏爾生於德騷,父親是猶太教堂祈禱的主要領誦人,也寫些宗教儀式音樂。魏爾自幼顯露出音樂才能,1918年入柏林高等音樂學校從洪帕丁(E.Humperdinck,1854~1921)學習作曲。一年後離校到德騷歌劇院任見習指揮,但次年重返柏林,成為布索尼在普魯士藝術院指導的高級作曲班的學生。雖從布索尼學習3年,卻似乎並未接受老師關於“青年古典主義”的主張,而是創作接近馬勒、R.施特勞斯後浪漫主義風格的作品。
例如1921年的《第一交響曲》為單樂章結構,並有豐富的復調織體和尖銳的半音音響。但接下來的幾年,魏爾從高度情感表現轉向節制約束。例如《小提琴與管樂協奏曲》雖然調性自由,和聲新穎,仍蘊涵有豐富的情感內涵,但織體清晰,力度適中,顯露出某種新古典主義的傾向,是他早期最優秀的作品。1923年,魏爾結識了表現主義劇作家凱西舍(Kasiser),合作創作歌劇。《主角》一劇於德雷斯頓首演,其簡潔明晰的新古典主義引起廣泛關注,也證明了他天生的為劇場寫音樂的才能。接下來的獨幕輕歌劇《給沙皇拍照》也有近似的風格。

歌劇創作

20年代下半葉,德國出現嚴重經濟危機,人民生活貧困,政治動盪不安。魏爾與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詩人和劇作家布萊希特(B.Brecht,1898~1956)交往,使他的思想和創作出現了重要轉變。魏爾認為音樂是促進社會變革的動力,達到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是歌劇。他的見解與布萊希特關於“敘事劇”的理論(藝術應使觀眾相信世界是可以改變的,應激發他們的變革現實的興趣和願望,養成積極處世的態度)相共鳴。1927~1933年,兩人合作創作了大量的舞台作品,這些作品對音樂-戲劇觀念作了全新的闡釋。他們認為要排除音樂與戲劇中的一切浪漫主義思想感情和個人表現,卸去音樂的色彩手段和舞台的華麗效果,用最精練的手段,向最廣泛的觀眾表述。其結果是舞台置於一個程式化的結構內,用歌曲代替詠嘆調。他們首次合作的作品是1927年的《麥赫戈尼城》,描繪一座人們沉醉於花天酒地生活的城市,以象徵和諷刺當代德國精神和道德的墜落。配樂僅有6首歌曲和一系列器樂間奏,吸收了流行音樂、爵士、舞曲、夜總會歌舞等因素並加以再創造,毫無外在華飾,始終與他大眾化的目標相聯繫,只在某些器樂插段繼續保持他早期作品中那種複雜的、自由的半音語彙。兩年後,他們將這部歌劇擴展成3幕大型歌劇《麥克戈尼城的盛衰》。魏爾減少了原劇中器樂插段的複雜性,為歌曲配上以三和弦及協和和聲為基礎的,更為簡潔的伴奏。
三分錢的歌劇
二人合作最成功的,是作於前兩部歌劇之間,根據英國民謠劇《乞丐歌劇》改編的《三分錢的歌劇》(1928)。歌劇的聲樂部分擯棄一切現代音樂的繁複雕琢,完全是極端間接的歌曲,唱來朗朗上口,即使是話劇演員也能擔當,卻有著難以言表的魅力。器樂部分則作精心處理,和聲新穎,將不同的調直接並列而不經任何轉換過程,對位織體的疏密恰到好處,樂隊伴奏組和自由。如民謠歌手的演唱和男主角“小刀麥克”唱的街頭敘事歌,都配以手搖風琴的伴奏。《三分錢的歌劇》上演40餘年,經久不衰,有著持久的生命力,體現了魏爾是一位掌握高超技巧的當代作曲家。
在美國的最後14年
1933年,因其猶太血統不能安身德國而流亡國外。在巴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型器樂作品《第一交響曲》以及與布萊希特的最後一次合作:帶歌曲的芭蕾《七大罪孽》。1935年經倫敦赴美。在美國的14年,專注於為百老匯寫音樂劇,成功地吸收融化美國通俗歌曲的表現手法,創作了《黑夜中的女郎》、《街景》等一系列優秀作品,直接影響到伯恩斯坦(L.Bernstein)、桑德赫姆(S.Sondheim)等美國作曲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