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丁蟲

幾丁蟲

幾丁蟲

chitinozoans

已絕滅的一類親緣關係不明、分類位置不定的海生微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幾丁蟲
  • 拉丁學名:chitinozoans
  • 舊稱:幾丁類、幾丁蟲
  • 類別:海生微體古生物化石
基本介紹,詳細信息,幾丁蟲關係,形態特徵,新進展,

基本介紹

古生物化石。它是昆蟲中壽命最長的一種。單體或群體。大小50~2000微米不等,多小於
500微米。外形為長頸瓶狀 、壺狀或圓筒狀等 。殼壁為不透
明或半透明的類幾丁質。多數學者認為幾丁蟲屬動物界也有人認為它是昆蟲。
幾丁蟲幾丁蟲

詳細信息

已絕滅的一類親緣關係不明、分類位置不定的海生微體古生物化石。單體或群體。大小50~2000微米不等,多小於500微米。外形為長頸瓶狀、壺狀或圓筒狀等。殼囊主要由殼體和殼頸組成(少數不具殼頸);沿中央軸輻射對稱。一端開口,稱口端;另一端封閉,稱反口端。表面光滑或具粒狀、線狀、刺狀或皺狀等各種紋飾。生存於5億年前到3億年前的奧陶、志留及泥盆紀。鑒於其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類幾丁質殼壁,德國微體古生物學家艾森納克(1931)最初將其作為一類獨立的化石,命名為幾丁蟲。
幾丁蟲幾丁蟲
幾丁蟲殼壁質地極脆,殼體部分厚度大致均勻,向口端常漸趨變薄。殼壁結構有 1層、2層或3層者,外層常具紋飾。殼壁成分到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多認為屬有機質,但非真正幾丁質。幾丁蟲的分類主要依據外部形態、表面紋飾、殼體底緣特徵等,亦有部分按內部構造劃分。目前多數學者將其列為幾丁蟲目,分兩大類(亞目)、3科、50餘屬、400多種。巴里(1981)提出一個較為適用的分類方案,分幾丁蟲為口蓋幾丁蟲及頸塞幾丁蟲兩大類。口蓋幾丁蟲下僅包括鏈幾丁蟲科及 4個亞科。頸塞幾丁蟲類含錐幾丁蟲科及瓶幾丁蟲科的10亞科。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幾丁蟲屬動物界。主要說法有:①與原生動物有關;②屬於或類似於某些已絕滅的後生動物卵囊,幾丁蟲殼壁的超微結構研究亦支持此說;③是一類獨立的已絕滅的後生動物;④幾丁蟲殼囊是筆石原胎管之前的階段,即所謂前原胎管(preprosicula)期的化石;⑤和淺水的溝鞭藻等藻及菌類有關。還有人認為幾丁蟲並非一自然類群,而是包括後生動物、藻菌類等的混合類群。
幾丁蟲幾丁蟲

幾丁蟲關係

幾丁石又稱胞石,舊稱幾丁類、幾丁蟲。是一類具有有機質外壁的海洋微體化石,形狀一般為燒瓶形,一端開口一端封閉,大小約為50到2000微米,生存於奧陶紀至泥盆紀世界各大陸。最早由德國微體古生物學家埃森納克發現於德國北部的冰川漂礫中。目前這類化石分類不明,多數認為是多毛綱或腹足綱動物的卵,也有人認為是某種單細胞植物。

形態特徵

種類而異,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過8厘米.成蟲體色一般很美,具金屬光澤.頭 較小,觸角短,足短.幼蟲體長而扁,乳 白色.

新進展

幾丁蟲作為一類已滅絕的海生生物化石,其親緣關係和分類位置一直沒有明確定論(現在多數學者認為其是某類後生動物的囊殼),然而其演化快,分布廣,是開展奧陶紀生物地層研究的重要門類之一。對該時期的幾丁蟲展開系統古生物學及生物地層學研究,將有助於深化該時期的生物宏演化研究,提高區域內外地層對比的精度。
幾丁蟲
基於以上目標,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梁艷博士、唐鵬博士與法國科學中心的Florentin Paris教授對湖北宜昌界嶺剖面廟坡組的幾丁蟲展開系統古生物學、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地層學研究。研究揭示了一個高豐度、高分異度的幾丁蟲化石組合,含16屬43種,極大地豐富了該時期的幾丁蟲材料。首次在華南地區報導了波羅的地區中、晚奧陶世之交的帶化石分子Laufeldochitina stentor及特徵分子Cyathochitina sebyensis,岡瓦納北部特徵分子Lagenochitina ponceti亦為首次在華南出現。廟坡組的幾丁蟲屬於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晚期至晚奧陶世桑比早期,其生物地理分區不明顯。該研究建立了1個幾丁蟲生物帶:Laufeldochitina stentor帶,進一步劃分為Cyathochitina megacalix sp. nov.和Armoricochitina granulifera 2個亞帶,用於區域內外的生物地層對比。建立了Cyathochitina megacalix sp. nov., Cyathochitina raricostata sp. nov. 及Eisenackitina tenuis sp. nov. 3個新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