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丁蟲

幾丁蟲

幾丁蟲(chitinozoans)是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生活在4.8億至3.6億年前的遠古海洋中,身體長度以微米計,形態上看,有長頸瓶狀、壺狀、圓筒狀等多種形狀,像是一個個微型“漂流瓶”。

2020年9月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幾丁蟲
  • 拉丁學名:chitinozoans
  • 舊稱:幾丁類、幾丁蟲
  • 類別:海生微體古生物化石
基本介紹,詳細信息,幾丁蟲關係,形態特徵,新進展,

基本介紹

古生物化石。它是昆蟲中壽命最長的一種。單體或群體。大小50~2000微米不等,多小於500微米。外形為長頸瓶狀 、壺狀或圓筒狀等 。殼壁為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類幾丁質。多數學者認為幾丁蟲屬動物界也有人認為它是昆蟲。

詳細信息

已絕滅的一類親緣關係不明、分類位置不定的海生微體古生物化石。單體或群體。大小50~2000微米不等,多小於500微米。外形為長頸瓶狀、壺狀或圓筒狀等。殼囊主要由殼體和殼頸組成(少數不具殼頸);沿中央軸輻射對稱。一端開口,稱口端;另一端封閉,稱反口端。表面光滑或具粒狀、線狀、刺狀或皺狀等各種紋飾。生存於5億年前到3億年前的奧陶、志留及泥盆紀。鑒於其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類幾丁質殼壁,德國微體古生物學家艾森納克(1931)最初將其作為一類獨立的化石,命名為幾丁蟲。
幾丁蟲
幾丁蟲
幾丁蟲殼壁質地極脆,殼體部分厚度大致均勻,向口端常漸趨變薄。殼壁結構有 1層、2層或3層者,外層常具紋飾。殼壁成分到尚無定論,不過,多認為屬有機質,但非真正幾丁質。幾丁蟲的分類主要依據外部形態、表面紋飾、殼體底緣特徵等,亦有部分按內部構造劃分。學者將其列為幾丁蟲目,分兩大類(亞目)、3科、50餘屬、400多種。巴里(1981)提出一個較為適用的分類方案,分幾丁蟲為口蓋幾丁蟲及頸塞幾丁蟲兩大類。口蓋幾丁蟲下僅包括鏈幾丁蟲科及 4個亞科。頸塞幾丁蟲類含錐幾丁蟲科及瓶幾丁蟲科的10亞科。
多數學者認為幾丁蟲屬動物界。主要說法有:①與原生動物有關;②屬於或類似於某些已絕滅的後生動物卵囊,幾丁蟲殼壁的超微結構研究亦支持此說;③是一類獨立的已絕滅的後生動物;④幾丁蟲殼囊是筆石原胎管之前的階段,即所謂前原胎管(preprosicula)期的化石;⑤和淺水的溝鞭藻等藻及菌類有關。還有人認為幾丁蟲並非一自然類群,而是包括後生動物、藻菌類等的混合類群。
幾丁蟲
幾丁蟲

幾丁蟲關係

幾丁石又稱胞石,舊稱幾丁類、幾丁蟲。是一類具有有機質外壁的海洋微體化石,形狀一般為燒瓶形,一端開口一端封閉,大小約為50到2000微米,生存於奧陶紀至泥盆紀世界各大陸。最早由德國微體古生物學家埃森納克發現於德國北部的冰川漂礫中。這類化石分類不明,多數認為是多毛綱或腹足綱動物的卵,也有人認為是某種單細胞植物。

形態特徵

種類而異,小的不足1厘米,大的超過8厘米.成蟲體色一般很美,具金屬光澤.頭 較小,觸角短,足短.幼蟲體長而扁,乳 白色.

新進展

幾丁蟲作為一類已滅絕的海生生物化石,其親緣關係和分類位置一直沒有明確定論(現在多數學者認為其是某類後生動物的囊殼),然而其演化快,分布廣,是開展奧陶紀生物地層研究的重要門類之一。對該時期的幾丁蟲展開系統古生物學生物地層學研究,將有助於深化該時期的生物宏演化研究,提高區域內外地層對比的精度。
幾丁蟲
幾丁蟲
基於以上目標,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梁艷博士、唐鵬博士與法國科學中心的Florentin Paris教授對湖北宜昌界嶺剖面廟坡組的幾丁蟲展開系統古生物學、生物多樣性及生物地層學研究。研究揭示了一個高豐度、高分異度的幾丁蟲化石組合,含16屬43種,極大地豐富了該時期的幾丁蟲材料。首次在華南地區報導了波羅的地區中、晚奧陶世之交的帶化石分子Laufeldochitina stentor及特徵分子Cyathochitina sebyensis,岡瓦納北部特徵分子Lagenochitina ponceti亦為首次在華南出現。廟坡組的幾丁蟲屬於中奧陶世達瑞威爾晚期至晚奧陶世桑比早期,其生物地理分區不明顯。該研究建立了1個幾丁蟲生物帶:Laufeldochitina stentor帶,進一步劃分為Cyathochitina megacalix sp. nov.和Armoricochitina granulifera 2個亞帶,用於區域內外的生物地層對比。建立了Cyathochitina megacalix sp. nov., Cyathochitina raricostata sp. nov. 及Eisenackitina tenuis sp. nov. 3個新種。
幾丁蟲是在4億年前後的海洋中廣泛存在的、通常形似“花瓶”的一類微小化石,長期以來生物學屬性不清,以前大多被認為是某類生物的卵。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梁艷博士等通過研究提出,幾丁蟲更可能是獨立的生物而不是其他生物的卵,相關成果於2019年7月31日線上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幾丁蟲
幾丁蟲
得益於一批保存精美的標本和新技術在古生物學領域的套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梁艷副研究員等與來自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和中南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合作,就幾丁蟲的生物學屬性開展了新的研究,並取得了新的認識。這一研究成果日前已在國際地學期刊《地質學》(Geology)線上發表。
該研究採用近紅外顯微成像、顯微CT、雙束電子掃描和場發射電子成像等多項技術手段,發現長久以來被認為是畸變的特異標本實則是記錄幾丁蟲生殖瞬間的關鍵材料。這類特異標本的一大共性是在一個標本的反口極方向(俗稱 底部)發育一個與該標本具有相同形態特徵的、個體略小的不完整標本。通過對20枚特異標本的深入研究,識別出幾丁蟲的兩種生殖模式:一個母體一次繁殖一個後代(Fig. 1 A–E)或一次繁殖多個後代(Fig. 1 F–G)。
這兩種生殖方式與出芽和橫裂生殖分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又有明顯不同。相對出芽生殖而言,幾丁蟲的子代僅在母體的底部“出芽”。雖然子代的體室以類似“出芽”的方式呈母體的底部,但在母體的體室內,子代的頸部也幾乎在同步進行生長。橫裂則是水螅體在生成水母幼體之前進行橫裂產生多個碟狀幼體的過程,其生成的碟狀體在形態上與水螅體和水母均有顯著區別,仍需進一步的發展才能發展成為一個完整個體。而一個幾丁蟲母體一次繁殖多個後代的生殖模式是通過子代複製母體的形態特徵來產生新的個體,新個體一旦發育成熟,脫離母體,就已經是一個與母體具有高度一致形態特徵的完成體。根據已有的材料和研究結果,項目對幾丁蟲的生殖過程進行了復原(Fig. 4)。
高解析度下的超微結構分析顯示,無論是生殖標本內部出現的海綿狀構造(Fig. 2 Q–U)、從狀或枝狀構造(Fig. 3 D–T),抑或是緻密的殼表(Fig. 2 J–K)或殼體(Fig. 3 X–Y),均由直徑為幾十或百餘納米的球形顆粒組成(Fig. 5)。根據這些顆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的不同,形成各類形態構造,並最終發展成緻密的殼體。
根據本項研究對幾丁蟲的超微結構和生殖方式的最新研究成果,結合幾丁蟲呈輻射對稱殼體的形態特徵、廣泛的古地理分布和生態分布、較為顯著的種內差異,幾丁蟲更可能為一類獨立的原生生物,而非後生動物的卵或卵囊。
幾丁蟲
顯微CT下的特異標本;均可在母體標本體室內清晰地觀測到子代的
2020年9月14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愛沙尼亞、美國、英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團隊,運用最新顯微成像技術,捕獲了一種在遠古海洋中生存了1億多年的微小動物——幾丁蟲的繁殖瞬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