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奧陶紀筆石的早期演化輻射及其古海洋背景

華南奧陶紀筆石的早期演化輻射及其古海洋背景

《華南奧陶紀筆石的早期演化輻射及其古海洋背景》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馮洪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南奧陶紀筆石的早期演化輻射及其古海洋背景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洪真
  • 依託單位:南京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立足奧陶紀生物輻射這一地球科學研究的前沿領域,聚焦筆石早期輻射這一潛在的研究熱點,本申請項目選擇具有完整的台-坡-盆格局的華南作為研究區,重點對筆石的(屬級和種級水平)分異度、分支演化和古海洋環境等三個密切相關的問題展開研究。本申請項目的目標是,在以筆石帶為刻度的高分辨力時間框架內,展示筆石的分異度樣式以及分異度與分支演化和古海洋環境之間的協同關係,揭示筆石分異度變化的生物演化背景、古海洋背景和動力學機制。本申請項目的實施,將提升奧陶紀筆石早期輻射研究的精度,同時也為更加準確地闡明奧陶紀筆石的整個輻射進程提供實證。

結題摘要

本項目的實施大致經歷三個階段。1.野外研究(2010.03-2010.10):對2個地層區的5經典剖面進行實測,不間斷採集筆石標本4000餘塊,獲得高解析度地化樣品100多個。此外,在上特馬道克階-弗洛階採集微體化石(幾丁蟲、疑源類)樣品80個。2.室內研究(2010.11-2011.06):鑑定漂浮筆石5科和亞科、24屬、56種,幾丁蟲2科2屬11種,疑源類23屬33種。處理、測試碳氧同位素樣品93個、鍶同位素樣品61個、稀土元素樣品93個。3.論文撰寫(多集中在2011.07-2012.12):發表學術論文10篇,其中SCI論文6篇、一級核心期刊2篇。 主要成果:1.識別出10個筆石帶(自上而下):Didymograptellus bifidus帶、Pendeograptus fruticosus帶、Tetragraptus approximates帶、Hunnegraptus copiosus帶、Araneograptus murrayi帶、Aorograptus victoriae帶、Adelograptus tenellus帶、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anglica帶、Anisograptus matanensis帶、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帶。這是目前國內在下奧陶統中識別出的最完整的、可進行全球對比的筆石帶序列。2.建立了3個幾丁蟲帶(自上而下為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帶、Lagenochitina esthonica帶和Lagenochitina destombesi帶),並用筆石帶對其時限進行校正。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幾丁蟲化石帶。3.以詳盡研究的剖面為支撐,真實可信地描繪了早奧陶世筆石在科、屬、種級水平上的多樣性變化。這是在江南斜坡區迄今獲得的解析度最高的早奧陶世筆石多樣性曲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