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寺塔

幽居寺塔

幽居寺塔,位於河北省靈壽縣西北山區的沙子洞村,距縣城55公里。群山疊翠,環境清幽。據碑文記載,寺為北 齊天保八年(557年)趙郡王高睿所建,早年圯毀,僅存方塔一座和碑、幢及石佛像。1991年進行維修,保持了唐代古塔簡潔秀麗的風貌。2001年06月25日,幽居寺塔作為唐代古建築,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幽居寺塔
  • 地點:河北
  • 建立時間:北齊
  • 性質:共有
簡介,設計結構,歷史價值,旅遊價值,文獻記載,

簡介

幽居寺塔位於縣城西北55千米沙子洞村北側,坐北面南,背依翠峰,面臨清流,景
色秀麗,清靜幽雅,因此得名。該寺碑文表明,是北齊使節散騎常待都督定州諸軍事撫軍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趙郡王高睿為其亡父、母、伯、兄、妾及自身功德於天保七年(748年)修建。幽居寺塔平面呈正方形,建於方形石基上,一共有7級,高約20餘米。第一層正南面有拱形門,可以從拱形門進入方塔內。第二層以上,面闊和高度逐漸遞減,各層共有漢白玉小石佛像17尊,並隨著塔層逐層縮小,雕刻精細,是北齊石刻珍品。塔頂用仰蓮花托著塔剎,可謂獨具匠心。1956年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進行維修,保持了唐代古塔簡潔秀麗的風貌

設計結構

幽居寺塔由石灰石石塊砌成,作單層造。塔體外方內圓,造型簡潔,比例適度,堅固樸實
。它既不同於漢族傳統的樓閣式寶塔,也不同於元代盛行的由印度傳入中國的喇嘛塔(瓶型塔),可謂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塔原坐落在江南名剎秀峰附近,坐北朝南,通高11.2米,分台基、塔身塔剎三大部分。塔朝南辟一近似火焰的塔門,門高2.1米,闊0.72米,正面額上刻有“古塔重興”四個大字,東西兩面均刻有“阿彌陀佛”四字。幽居寺塔塔門兩側鐫有楹聯一副,上聯是“造塔功德願眾生”,下聯為“發菩提心同成佛道”。塔室似圓形井壁,上小下寬。底部直徑2.14米,頂部直徑1.65米,壁高3.75米,下部設有0.74米高的須彌座。須彌座正中束腰處有修塔題記:“澄覺精舍記”字樣,為考證建造年代提供了線索,左側刻有“吳門石匠吳德謙昆仲造”,右側刻“院道者志園同共斡緣”,上梟部飾有“惹草如意頭飾”。須彌座上環築十層武康石塊,並刻滿一排排浮雕小佛像佛像高4.5厘米,寬3.5厘米,僅雞蛋大小,一個個衣冠清晰,五官可辨,結跏趺坐在蓮座上。這些小佛像每排平均有180尊,共60排,計10800尊,“幽居寺塔”名稱由此而來。正對塔門有一尊高約30厘米,寬20厘米的佛像,它雖不算在,但在這裡卻是群龍之首,此像為佛祖釋迦牟尼,以示萬佛端坐恭聽佛祖在講經說法。塔剎是一個石雕葫蘆狀花瓶,寶珠結頂,下設覆蓮、相輪和四角起翹的佛龕,佛龕四周的壼門各鐫刻一尊坐佛,安放在由八層寬窄不等的石塊所組成的剎台上。據說,元代大書法家、湖州刺史趙孟頫見了這塔後讚不絕口,欣然揮筆題寫“幽居寺塔”。

歷史價值

幽居寺塔是北齊時期的重要塔之一。幽居寺由北齊官寺定國寺僧標禪師北齊定州刺史
六州大都督、趙郡王高 叡,同舍異珍,建斯靈宇。先由僧標草創寺宇,繼有高叡擴建創新,增築靈塔。寺以塔為中心,是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且保存至今。塔平面為方形,創建於北齊,重修於唐代塔身建於簡樸的方形台座上,每邊長五.二三米,密檐七層,高約二十三米。第一層較高,南面辟半圓形石拱門。門框由整條石材雕琢而成,框線及門楣上滿布線刻蓮花化生童子、雲龍、金翅鳥及忍冬紋飾;周飾波斯聯紋。整幅圖案的雲龍紋雕刻,雲氣飛動,龍神矯矢,展示了高超的北齊藝術風格。塔身自第二層以上每層的高度依次遞減,外部輪廓也逐漸內縮,使塔體外形呈方錐形,顯得優雅簡樸,挺拔穩固,是北朝磚塔的典型遺存。
幽居寺塔幽居寺塔

旅遊價值

幽居寺塔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遊觀光者,對靈壽縣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
極的促進作用。1994年至今,每天到這裡學修佛法或旅遊觀光者川流不息,已經接待了亞洲美洲、歐洲諸多國家和來自全國各省市、地區學法者不計其數,旅遊觀光者更是不計其數。幽居寺塔,這裡山清水秀,勝跡如林。唐宋詩人王勃、杜甫、范成大及清代文家李調元等皆留戀此地,為後人留下不少名篇佳作。處處顯出迷人神韻;幽居寺塔依山傍水:腳下,婉蜒綿長的凱江水滔滔不絕地繞寺奔騰而去;背後,巍峨的山頂上,一座片石砌成的十四級宋代古塔直插雲霄。沿著186級兩米寬的石梯登上山頂,富饒遼闊的田野和繁華美麗的中江城盡收眼底,更兼山上涼風習習,足以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進入山門,寺內乳白色的露天大佛。一條寬18米,長400米的仿古大街直達的彩色照壁。照壁正面,浮雕是由四條騰飛的金色巨龍守住大海四角。大海中,兩頭威猛的金色麒麟保護著巨大的金色法輪。法輪上方是斗大的“南無阿彌陀佛”八個紅色大字;法輪下方是釋海空上師篆寫的“如意輪金剛法祖庭”;法輪的左右各有兩個大字, 一邊是“顯密”,一邊是“圓通”,標誌著該寺是一個顯密兼修的道場。照壁背面,中央有個特大的“福”字,到這裡的男女老少,總忘不了閉著眼去觸摸“福”字,都希望從此五福臨門。幽居寺塔前的第一座殿是天王殿。殿前,四個花壇、八棵青翠欲滴的塔松和兩排茂盛的箭竹整齊劃一地分列在兩邊,且配有兩頭兩米多高的既威猛又和善的大石獅子,給人以特別莊重,特別清靜之感。登上十二級台階,兩邊石欄桿上的十二生肖活靈活現。孩子門最喜歡小獅子口中的活寶,爭相玩弄,竟將其模得光滑溜圓。天王殿前的巧妙布局已令人嘆為觀止,天王殿內的佛像更讓你心潮澎湃。開懷大笑的彌勒佛,使你倍感親切;威武的韋馱菩薩會讓你肅然起敬;逼真的四大天王,高有丈余,有的持琵琶,有的提寶劍,有的擒地龍,有的抓銀鼠,一個個都腳踏妖魔鬼怪。此處佛像,無論比例、造型、無論色彩、神態,可謂巧奪天工,無可挑剔,你看後定會讚不絕口。
幽居寺塔幽居寺塔

文獻記載

據《靈壽縣志》記載:北齊趙郡王高叡,歷選太行勝概,得朱山之陽,建祁林寺(即
幽居寺)。置僧舍二百間,擇行僧二千餘眾居之。齊亡,寺亦荒廢。繼盛於元大德間。經過一千四百多年的變遷,寺院早已廢圮,但卻較完整地保留了七級方磚塔一座及一部分附屬文物,包括古碑四通(北齊碑二、元碑二)、以釋迦、阿閦、無量壽等三佛(高叡為亡父、母、兄、妻及自身造)為主的漢白玉石佛像二十一尊和石經幢一座。這些現存佛教遺蹟,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高叡為北齊高祖、神武帝高歡弟趙郡王高琛之子,《北齊書》及《北史》皆有傳。據其本傳記載,高叡(公元五三六——五七O年),小名須拔,三歲父高琛死,為高歡鐘愛,養於宮中,恩同諸子。十歲喪母,母為魏女侍中、華陽郡長公主元氏。東魏興和(公元五三九——五四二年)中,襲爵南趙郡公。文宣帝高洋即位,叡進封爵為趙郡王,邑一千二百戶。天保七年(公元五五六年),以「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定州諸軍事、撫軍將軍、儀同三司、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趙郡王」的身分,造漢白玉石三佛像。八年(公元五五七年)被召赴鄴。後受任防衛長城內外。皇建元年(公元五六0年),孝昭帝高演臨終,高叡受託顧命奉迎世祖於鄴,以功拜尚書令。世祖死,高叡與馮翊王潤、安德王延宗及元文遙等人,參奏當朝權臣、鮮卑人和士開,被太后殺於雀離佛院,時年三十六歲,死無贈謚。高叡崇佛,從其所造寺、像可見一斑。傳載數母逝,他居喪盡禮,「持佛像長齋(齋戒禁食),至於骨立(形容消瘦,如皮包骨),杖而後起(需拄杖方可立起)。該碑立於幽居寺塔外東南角,高近二米,寬一米,三十八行,每行六十四字,凡三千餘字。碑額題〈大齊趙郡王之碑〉十字,正書「天保八年(公元五五七年)二月十五日立」。碑文詳述定國寺禪師僧檦創始該寺,趙郡王任定州刺史時拓而新之,更建靈塔的史實。對當地的地貌、形勝、傳說和佛教信仰,該地與北齊帝室的關係等,都有所記載。碑文用典馴雅工仗,行文繁麗多致,可資提供不少訊息。據〈趙郡王高叡修寺碑〉:又復運藍田之玉,采荊山之珍,鏤彈 變化,圖窮相好,可知該寺造像無論是選料還是雕鏤,都極精工。這從現存遺物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其中,〈趙郡王修寺碑〉碑額上部鑿佛龕,內浮雕釋迦坐像一尊,碑陰上部佛龕浮雕釋迦、多寶佛並坐像。碑首鑿佛龕,是北朝寺廟碑的通例。寺內現 存漢白玉造像,總計二十一尊,其中十八尊藏於塔內底層,三尊立於塔外。從造像紀年刻銘看,塔由三尊大型造像為高叡天保七年雕造,塔外大型造像為趙郡王國常侍房紹興於天保十年雕造。這批造像均為北齊雕刻藝術的傳世之作。塔內三尊大像,為幽居寺塔供養的主佛,正中為釋迦牟尼佛,右為阿閦佛,左為無量壽佛。三尊造像大小相近,高者一。四五米,低者一.三米,藝術作風統一,均為北齊造像傑作。頭雕低平磨光肉髻,面相豐滿,雙目微啟,神態安詳。身著偏袒右肩袈裟,雙手作說法印或施無畏、與願印,手腕戴鐲,兩腿結跏趺坐。這三尊主佛出自皇室高氏之手,彌足珍貴。該寺元代聖旨碑,還稱為「三尊佛祁林院」,三尊佛成為寺院的代稱,可見其影響之深遠。塔內其它小型造像,現均崁於底層三面牆壁上。多為坐佛像菩薩像僅一尊。高度在二十——四十八厘米之間。其造型多與三尊大佛相近,一尊為善跏趺坐佛,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兩側夾侍二弟子。菩薩作右舒相坐式,坐於細長束腰圓座上,雙手作施無畏、與願印。這些造像,大多雕刻技藝水平很高,造型特點顯著,可謂北齊造像中的上乘之作。
幽居寺塔幽居寺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