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細胞牙齒

幹細胞牙齒

日本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培育出了具有完整功能的牙齒,雖然新技術為牙病患者帶來了一線曙光,但生物工程技術在牙科上的臨床套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幹細胞牙齒
  • 定義:牙齒修復技術
描述,原理,實驗過程,

描述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13日報導,日前日本科學家用幹細胞技術培育出了具有完整功能的牙齒,並在小鼠身上進行了成功的移植。這種由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的牙齒和自然生成的牙齒相比,不但在外觀上沒有多少區別,而且同樣具有一定的硬度並對疼痛敏感。相關論文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研究人員稱,雖然這一突破是在實驗鼠身上實現的,但卻為那些因外傷、衰老或牙病失去牙齒的人帶來了福音,或許未來某一天科學家就能用這種技術讓牙齒從牙床中重新“長”出來。

原理

胚胎幹細胞是身體的母細胞,是一切細胞和組織的來源。它們沒有差別,專家認為,它們可以生成器官的所有細胞種類。因為它們有生成不同種類細胞、繁殖以及自我更新的能力,科學家們希望用幹細胞治療各種疾病和失調,包括癌症、糖尿病和損傷。

實驗過程

研究人員將兩種不同類型的幹細胞混合在一起,而後將其放置在一個充滿化學混合物和維生素的環境中進行培養。5天后,他們發現這些細胞生成了一個小小的牙蕾。而後,研究人員將牙蕾放入一個特製的小塑膠盒中,再將它們一同植入實驗鼠的體內進行下一步的培養。60天后,這個小牙蕾長成了一顆完整的牙齒。雖然這看起來似乎比較怪異,但讓牙蕾在實驗鼠體內發育是為了保證人工牙齒能夠獲得體內的液體和化學信號。當完全長成後,人工牙齒被從塑膠小盒中取出,而後移植到小鼠下頜骨中一顆事先被拔掉牙齒的位置上。六周后,人工牙齒與下頜骨實現結合,能夠與其他牙齒一起咀嚼食物。
俄科學家嘗試幹細胞牙齒再生
喀山聯邦大學“基因和幹細胞技術”開放實驗室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新方法,利用幹細胞的再生能力,在實驗室內再生了狗的缺失牙齒。採用的方法為:分離狗大網膜和皮下脂肪處的幹細胞,將分離出的幹細胞置於由生物相容性鈦金屬材料構造的多孔小球內,並將此小球置於實驗狗缺失牙的牙床處。實驗結果顯示,幹細胞開始生長並分化形成供血組織,經過一段時間後,在實驗狗的缺失牙齒部位形成了牙組織。
哈佛科學家幹細胞牙齒再生實驗
利用幹細胞技術進行牙齒再生的研究由來已久。近日,就有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利用弱雷射刺激實驗老鼠暴露的牙齒結構及其下方的軟組織,激活了一種叫做TGF-β的生長因子,從而刺激幹細胞再生出牙本質;日本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從狗的齶骨中取出牙胚,從牙胚中提取出幹細胞並將其與膠原纖維一起培養之後,再植入狗的齶骨,經過20周以後,狗長出了完整牙齒;中國的科研人員將人尿液中的細胞誘導成多能幹細胞,並將這些幹細胞進一步誘導成上皮膜樣結構,進而與小鼠的牙胚間充質細胞混合後,“種”在小鼠腎臟中。大約3周后,“種”出了一批大小為1立方毫米左右的“再生牙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