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頭百姓》由南京市話劇團創編排演,講述了普通百姓張明華一家及街坊鄰居在改革開放轉型期的普通生活。張明華儘管下崗了,仍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最後在與惡勢力對抗中犧牲。該劇集中反映了平民英雄的精神風貌,先後獲得全國話劇新劇目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第十一屆文華大獎等榮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頭百姓
- 出品時間:2005年
- 出品公司:南京市話劇團
- 製片地區:中國南京
- 導演:李建平
- 編劇:王立信
- 類型:劇情
- 主演:於東江,王傳海,馬小寧,張艷燕
- 上映時間:2005年
- 對白語言:國語
劇目簡介,演職員表,創作初衷,二度創作,劇目評價,獲獎情況,
劇目簡介
南京市話劇團話劇《平頭百姓》是文化部2004-2005年度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初選劇目,此前還曾榮獲文化部2002全國話劇新劇目交流演出“優秀劇目獎”和第十一屆文華大獎。
該劇著力刻劃了一位下崗工人,以藝術的表現手法挖掘小人物身上平實、樸素、不屈於挫折、自強不息和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作品視角獨特,人物真實可親,個性鮮明,平凡之中見偉大,貼近觀眾,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感染力。該劇編劇為國家一級編劇王立信,導演李建平,主要演員有獲得第十一屆文華表演獎,第五屆中國話劇“金獅獎”,2002年全國話劇新劇目匯演優秀表演獎等眾多獎項的國家一級演員於東江、張燕燕等。
演職員表
導演:李建平
編劇:王立信
於東江飾演張明華;
張艷燕飾演張明華妻子;
王傳海飾演市長;
馬小寧飾演張明華朋友;
創作初衷
2002年,《平頭百姓》最初的創作初衷,是要謳歌南京一位因救助別人而犧牲的市民英雄周光裕烈士,但編劇王立信有他自己更多的想法。“一開始我就對自己說,不能完全寫周光裕一個人的真人真事,那樣可能會情節單一,人物也會偏於‘高大全’,整個劇就會流於程式化概念化。”王立信說,他最終只是以周光裕為基礎,而把眼光投向了更多的平頭百姓。“普通百姓是這個社會最大多數的群體,是支撐社會的基石,但他們擁有的話語權並不多,尤其像下崗工人這樣的弱勢群體話語權更少,他們需要被關注甚至同情;但同時他們在面對坎坷、權勢乃至不公、邪惡時表現出的樂觀與抗爭精神值得所有人尊敬。我寫這個劇就是想最真實地觸及和撫摸最基層民眾的生存狀態,同時也挖掘隱藏在平民樸實生活中的英雄精神。”王立信說,他所理解的“親民”,是不僅讓該劇親近觀眾,還希望社會上更多的人去親近、關心底層民眾。
二度創作
《平頭百姓》在二度創作時,導演李建平和全體演員與編劇心心相通。《平頭百姓》創排兩年多以來,在南京、瀋陽、杭州等地演出50多場,不斷打磨,目標似乎只有一個,那就是更加貼近現實、貼近生活。導演李建平說:“我們就是要把普通人的一點焦慮和小小歡樂搬上舞台,同時也把脊樑的力量和市民精神展現於舞台。”
演員的表演自然質樸,與其說他們在演戲,還不如說他們在舞台上生活。在工廠演出時,很多工人都指著台上的男主演於東江說:“快看,這就是替我們工人說話的張師傅”,女主演張燕燕則像是隔壁的大嫂那般親切。劇中很多情節因為演員的真情演繹常常讓觀眾忍不住潸然淚下。
劇目評價
該劇應邀進京為慶祝建國55周年、參加全國優秀現代戲展演。在北京長安大戲院演出兩場,全國政協、中宣部、中央文明辦、中國文聯等部門領導觀看了演出,對該劇給予高度評價。長安大戲院的經理看了該劇後,認為它在北京只演兩場太可惜,曾經和時任南京市話劇團的團長宋雲祥商量,想把這部話劇再次請進北京進行商演,他對這部戲的票房充滿信心。
一部獲得政府大獎的劇目被劇院邀請商演,說明它在贏得專家讚譽的同時也獲得了另一種首肯———來自觀眾和市場的首肯。很多看過這部話劇的觀眾都認為,它說的就是咱老百姓身邊的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其實它之所以獲得文華大獎,很大程度上也和這種親民的力量有關,評獎專家也是有著血肉之軀的普通人,同樣被這種力量深深打動。
同時,該劇在舞美方面,梧桐樹、民國大屋頂建築、秦淮民居等充分體現南京地域特色,為劇情和人物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環境烘托,得到各方好評。
獲獎情況
《平頭百姓》獲得中國第七屆藝術節文華大獎,是江蘇省當時參演七藝節劇目中唯一一部獲得大獎的劇目,也是當時文華獎設立20多年來南京市幾代文化工作者衝擊文華大獎首次圓夢。
該劇在獲得文華大獎的同時,還獲得了文華編劇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舞美設計獎、男女主角的文華表演獎5項文華單項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