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歷程
清朝末期,因修建
盧漢鐵路,要在黃河上架起一座大橋,於是清政府找來洋人設計建造。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
張之洞上奏清政府,建議修築自
盧溝橋至
漢口的盧漢鐵路(建成後改名為京漢鐵路)。由於黃河流寬水急,因而建造跨越黃河的鐵路橋樑,成為重要的關鍵性工程。設計階段有四個建橋選擇點,最後選擇原
鄭縣,因為其黃河兩邊地勢平坦,地處邙山尾,土質堅硬、河床較窄、河道穩定、費用較低。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清政府批准鐵路督辦
盛宣懷興建盧漢鐵路,在鄭州北部的黃河上架橋已迫在眉睫。巨大的工程對清政府本身來說,難度極高,所以委託了比利時公司,比方承建鄭州黃河鐵路橋的技術負責人是沙多。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清政府請德、美、意三國專家到現場察看,選定大橋橋址,其北岸從沁河到橋址有大壩防護,南岸邙山頭土質堅硬,是河道的天然屏障。
清光緒二十六年至二十七年(1901至1902年),開始設計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因河水分南北槽,中間為一沙地,故設計兩側各為25孔31.5米的下承鋼鈑梁。全部橋墩103台,各由8根管樁組成;在桁梁與鈑梁之間為對渡墩,共兩個,各由14根管樁組成,橋面為直線,平坡。從勘察橋址到設計圖紙整整用了4年時間,後經多方論證,又拖了3年。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9月1日,黃河上第一座鐵橋動工建造,為單線鐵路橋,工程造價庫平銀265萬兩。橋墩扎在淤泥里,而非岩石層,這導致橋樑不夠穩固。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2月1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竣工。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4月1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通車。從此,原平漢鐵路的火車由
漢口始出,經停鄭州,通過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達終點北京盧溝橋站。耗時近10年修建的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總體算下來運營了10年,因為工程質量問題,大橋自身開始老化。
民國十四年(1925年)1月12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因設計問題,橋樁不堪重負,致使兩節客車墜入河中,300餘人死亡。而因為鄭州黃河大橋為南北通道之咽喉,戰爭之要塞,在戰爭時期的毀壞更是接二連三。
民國十六年春天(1927年)
直奉戰爭中,
張學良攻打守橋的
吳佩孚部下,炸毀了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第10孔梁。
民國十九年(1930年),
蔣閻馮大戰,馮部又炸毀了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第16孔梁。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國民政府軍炸毀了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部分橋墩,並將南端42孔鋼樑運往湘桂及
黔桂鐵路使用。
民國三十三年4月(1944年),日軍第二野戰鐵路部隊用先進的架橋機,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就修復了鄭州黃河鐵路大橋,之後大橋於8月3日被炸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0月22日,
劉鄧大軍解放原鄭縣的城外之戰,率先切斷了駐鄭蔣軍北逃路上的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橋上橋下炮火轟鳴,殺聲震天,大橋成為兩軍必爭之地,國民黨軍隊對大橋進行破壞。
從1948年到1958年,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經歷了10年維修,繼續“服役”10多年。
1949年至1952年,原
鄭州鐵路局5次對大橋加固,使得2400噸列車可以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通過。
1956年8月5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修復工程完成,通車一年多,大橋經受了黃河大洪峰的考驗。
1958年7月17日,黃河花園口出現歷史罕見的特大洪峰,流量達每秒22300立方米,水位98.35米,大於10000立方米/秒的洪水持續79小時,7天洪水總量61億立方米。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遭受重創,有5個橋墩出現險情,11號橋墩被洪水沖毀,相鄰兩孔橋身塌落水中,京廣鐵路中斷。7月18日,周恩來親臨現場指導。經過半個多月的搶修,黃河大堤化險為夷。8月1日,大橋修復通車。同年為防止大橋阻水,新建京廣鐵路黃河大橋,以利防洪。
1969年10月,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改造為單行道公路橋,橋面進行改造工程,加鋪了鋼筋混凝土板,仍由鐵路橋工部門負責維護。每次放行只能通行30~50輛汽車,同一批放行的尾車發一面紅色的‘尾旗’,作為通行區間閉鎖的辦法。改造完畢後供南來北往的汽車通行,擔負起通汽車的任務。
1986年10月,
鄭州黃河公路大橋建成,由於該橋的鋼樑淨高低,汛期阻水嚴重,原鐵道部、水利部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拆除該橋。
198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將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拆除,7月27日開始拆除。
1988年6月24日,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拆除完畢。
橋樑位置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位於黃河下游上端,途經該橋鐵路為原平漢鐵路。遺址位於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黃河橋村。
橋樑設計
橋樑結構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採用鋼體結構。在橋跨布置上,兩側設計為下承鋼桁梁,中間為上承鋼板梁。基礎設計採用鑄鋼管樁,各樁在地面以上部分以鋼拉桿連成整體,增強穩定性。樁的上端套以特製的樁帽,樁帽上設定橋箱和支座墊梁等以承托鋼樑。全橋墩台中承托鋼桁梁的為由管樁組成的大墩各; 承托鋼板梁的為由管樁組成的小墩;在桁梁與板梁之間為由管樁組成的過渡墩。橋面線路為直線梁之間為由管樁組成的過渡墩。橋面線路為直線平坡。
1952年,鄭州黃河鐵路大橋的鋼樑全部更換為蘇制上承式鋼桁梁。
設計參數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全長3015米,共102孔,為單線鐵路橋,設計載重等級約合E-35級,保固期限15年。在橋跨布置上,兩側設計為25孔31.5米的下承鋼桁梁(施工時改為北端26孔,南端24孔),中間為52孔215米的上承鋼板梁。全橋墩台103個,其中承托鋼桁梁的為大墩,共50個,各由10根管樁組成; 承托鋼板梁的為小墩,共51個,各由8根管樁組成;在桁梁與板梁之間為過渡墩,共2個,各由14根管樁組成。橋面線路為直線梁之間為過渡墩,共2個,各由14根管樁組成。。
載重等級 | |
---|
設計速度 | 5千米/小時(1948年),15千米/小時(1950年5月) |
---|
車道設定 | |
---|
保固期限 | |
---|
建設成果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工程開工後,建橋所需的材料、機具均通過漢口用馬車、牛車、人力車轉運到工地。然而,基礎施工在灘地進行時,管樁入土深度13至16米,以水泥砂漿填實,結果一夜之間被洪水沖歪了38個橋墩。技術專家立即商量解決方案,最後採用拋投石籠的辦法,才保證了橋墩的牢固。
文化特色
1987年7月,開始拆除鄭州黃河鐵路大橋上部的鋼樑,於1988年6月24日拆除完畢。河南省報經水利部批准留下南端5孔橋樑160米作為工業文物保存在黃河南岸的原址上,作為景區開放遊覽。
2016年2月,黃河第一鐵路橋(鄭州黃河鐵路大橋)舊址入選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價值意義
鄭州黃河鐵路大橋(鄭州黃河第一鐵路橋)被稱為“中國鐵路橋樑之母”,是黃河上修建的第一座鐵路橋,也是新中國成立以前最長的橋。(鄭州人民廣播電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