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平湖門
- 起源:惠州古城門之一
- 地址:近平湖的中山西路口處
- 出處:《國民日報》
叫賣的喊著: “黃塘芥菜!”、 “白糖沙糕板!”;買尿肥的挑著特製木桶邊走邊喊著: “倒尿啦!”;收破爛的喊著: “收買爛銅、買呀爛鐵……”買賣聲伴隨著人群進進出出,熱鬧非凡。城外湖邊埠頭泊滿著賣魚的、賣豬苗的、運糧的、運尿的小船,討價還價、熙熙攘攘又是一番景象。午後行人稀少,靜得街上迴響著“啾、啾、啾……”的打石聲和“嘭、嘭、嘭……”的彈棉花聲。當夕陽西下,城門拱擁進滿門白光。走出城門,則見上下天光、波光渺渺。湖邊擺滿露天茶座,人們在此聊天飲茶,這是小孩最嚮往的地方。冬夜的打石街黑壓壓,高聳的城樓俯視著幾盞黃色的街燈,顯得異常的冷寂。冪風吹送著賣雲吞麵者,敲打的竹板聲: “扁、扁、篤……”,最有特色的是一個賣糖水的瘦個子用白話、惠州話混合唱道: “枸杞頭、羅漢果、去痰火。馬蹄茅根竹蔗水,清涼解熱去濕火。……” 五八年拆除平湖門擴闊街道,中山西路與西湖渾然一體,西湖逐漸成為城中之湖了。